侯曉亮 劉宇婷
摘? ?要:近年來,互聯網產業發展迅速,自媒體作為一種新興的產物在青年人群體中被廣泛應用,使高職院校學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同時,其價值觀也受到了新媒體使用的不小沖擊。這些都對當代高校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文章試圖通過對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政治心理現狀、影響進行分析,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從各個方面積極探索能夠引導大學生健康、積極的政治心理,使其成為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堅強主力軍。
關鍵詞:自媒體;政治心理;分析
現今,國家提倡大力發展高等職教業教育。高職教育也在積極努力,蓬勃發展,致力于培養出一批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的一線高素質、高技能人才。而對于高職院校學生這個在大學生中的特殊群體來說,其相比本科院校的學生在認知程度、思想成熟度、情感歸屬和行為習慣等方面存在較大差別。當代的大學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力軍,其政治心理狀況便會直接關系著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自媒體應運而生,其興起對高職院校大學生的三觀造成了不小的沖擊,誘發了諸多問題。因此,當下做好高職院校學生的政治心理分析工作十分重要,有助于塑造大學生健康良好的政治心理,有效激發其政治參與的積極性,是促進中國未來民主政治建設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
1? ? 自媒體的含義
自媒體的本質是信息共享的即時交互平臺,利用網絡新技術進行自主信息發布的個人傳播主體。這些傳播具有大眾化、及時性、開放性、便捷性等特點。其可以定時或者不定時地向大眾或者個人傳播規范性和非規范性的信息內容。現今常用的自媒體平臺包括微博、微信、論壇、貼吧等,但又不僅限于這些。
2? ? 自媒體時代高職院校學生的政治心理現狀
2.1? 政治認知基本正確,對國家重大政治活動能夠關注
新媒體作為信息傳播平臺,使高職院校學生可以通過微博、論壇、微信等平臺有機會更加深入地了解國家的政治活動,并且參與到內容的討論中去。在學生群體中,大部分學生能夠運用新媒體平臺快速獲取信息,并發表自己的見解,有基本的政治認知和一定的政治意識。
2.2? 政治敏感度不強,不擅長區分網絡信息真偽
現在的大學生幾乎都是“00后”,大多都是獨生子女,表現為思想活躍,個性獨立且張揚,自我意識較強,生活閱歷較少,缺少社會經驗。在海量信息面前,大多驚慌失措,表現在政治敏感度不強,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分析能力等方面,只能被動地接收各種信息。這種缺乏對網絡信息的篩選能力,容易使其受誤導,盲目跟從網絡評論人而改變了自己原來的立場和態度。
2.3? 政治冷漠度尚且存在,更為注重個人問題
調查發現,當代大學生對于人生中最大的幸福內容排行是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和工資數量,而服務社會、國家大事、政治問題則排在相對靠后的位置。高職院校學生作為大學生群體的一部分,也凸顯出了這種情況,其政治冷漠度尚且存在,平時只挑選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去關注。部分學生了解政治信息只是出于某一個目的,政治行為較為波動,熱情也有待提高。
3? ? 自媒體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政治心理的影響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自媒體的出現為公眾提供了更為廣闊的信息平臺。同樣,其也滲透到了學生的生活當中,不斷改變著學生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通過具體使用,可以發現自媒體在帶來好處的同時,也存在不少的缺陷和威脅。在其影響下,高職院校學生的行為方式、思想觀念和思維模式等方面都受到了巨大的沖擊,主要表現在政治認知、政治情感、政治行為這3個方面。
3.1? 政治認知能力不成熟
大學生的政治認知是對政治現象的領悟、評價和判斷。隨著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的蓬勃發展,自媒體應運而生,瀏覽微信、論壇、微博等媒體平臺逐漸成為人們接收信息和休閑娛樂的方式。高職院校學生可以通過自媒體搭建的便利平臺及時了解國內外形勢、政治經濟、國家發展、百姓民生等內容。同時,自媒體的爆炸信息量也會左右學生判斷,給學生的政治認知帶來沖撞。其無障礙、透明化傳播,也會使價值觀尚未穩定和成熟的高職院校學生處在理想不明、信念迷失和價值觀偏離的境界。
3.2? 政治情感立場不堅強
政治情感是個體對現實政治的一種反映形式,表現為個體對政治制度、政治行為等方面的內心體驗,是個人情感在政治領域中的表達。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是推動國家發展的主力軍,對于現實政治的情感認同度也會直接反映出其政治觀,這關系到國家的政治穩定和發展。自媒體時代促使高校和社會深度融合,再加上海量信息的沖擊,使缺乏社會經驗、內心不夠強大的大學生變得敏感脆弱。其會在自我本位和集體利益面前搖擺不定,既想要張揚自己的個性,又想要被集體接受和認可。在各種思潮的相互作用下,經驗不足和內心不夠強大的大學生往往會受到他人利用,凸顯出各種網絡暴力。
3.3? 政治行為舉動不正確
高職院校學生的政治行為舉動是當有了認知和產生了情感以后引發的政治實踐。自媒體時代,在巨大信息量的沖擊下,學生的關注焦點和問題容易模糊。當大量信息撲面而來時,他們也許只會讀一下標題而草草結束,這種只言片語和碎片化的信息常常會誤導學生,讓其產生錯誤的政治態度傾向,進而做出不正確的行為。
4? ? 自媒體時代培養大學生健康心理的路徑
4.1? 社會層面:優化環境,加強監管
自媒體的出現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拓寬高職院校學生的政治視野,另一方面,容易導致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偏離。首先,國家要制定并完善相關的互聯網法律法規,不斷強化網絡監管,凈化網絡環境,積極引導和利用自媒體做積極正向的宣傳,明確網絡道德責任意識,完善道德規范,營造良好的網絡教育環境,這樣才能有效保證網絡的良性發展。
4.2? 高校層面:轉變思想教育理念,構建健康校園文化
在自媒體浪潮中,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轉變工作作風和觀念,緊跟時代步伐,樹立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重視利用自媒體傳播的正向作用,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引導。一方面,可以探索開通自己的自媒體平臺,例如:微信公眾號、騰訊表白墻、微博、貼吧賬號等,用大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隨時發布社會熱點、時事政策、熱點信息、專業知識等。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滲透到自媒體中去,做到潛移默化的價值引領,這樣才會“潤物細無聲”。另一方面,可以積極構建健康的校園自媒體文化,利用高校自身優勢與自媒體平臺的優勢結合起來進行教育。例如開通微課堂、慕課等,并在業余時間積極開展與自媒體相關的校園文化活動,不斷感召與引導青年學生價值觀向正確的方向發展,把握輿論主導權,才能在微時代中搶占“微陣地”。
4.3? 個人層面:善用媒體平臺,重視政治實踐
網絡雖然無處不在,但是作為新時代的高職院校學生,應該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鍛煉自身的政治敏銳度和政治判斷力,時刻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做到高度警惕、學會明辨是非,善于區分和辨別網絡中的真偽信息。善用新媒體平臺這把“雙刃劍”的正面,摒棄網絡中庸俗、低俗、非主流的負面,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動搖,時刻與黨中央保持一致。黨的十九大曾指出:“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作為新時代的高職院校學生,應該不斷開拓視野、學會利用各種資源,增強自身學習,正確認識民情、國情和政治局勢。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豐富自己生活閱歷,增強自己綜合素質,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人。這樣國家就會有前途,民族就會有希望。
5? ? 結語
必須要高度重視自媒體時代高職院校學生的政治心理分析工作,只有通過深入分析和掌握其政治心理現狀和影響,才能找到更好的培養路徑,進而引導和鼓勵高職院校學生具備健康的政治心理素質,提高政治活動參與度,以便更好地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進程,為祖國的發展、民族的振興做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巧麗.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學生健康政治心理的培育[J].讀與寫雜志,2018(11):70.
[2]朱文晶.自媒體時代的大學生政治心理分析[J].江蘇高教,2015(7):123-124,130.
[3]蔣雨詩,李敏.網絡媒介視閾下的當代大學生政治心理[J].銅仁學院學報,2014(3):100-103.
[4]高士博.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才智,2019(1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