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偉芬
(貴港市人民醫院感染科 廣西 貴港 537100)
肺結核是臨床上一種常見慢性傳染性疾病,引發該病的主要因素是結核桿菌侵入人體后,到達肺部組織所致。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全球有超20 億人感染過肺結核,而我國肺結核感染人數位居世界第2 位,由于肺結核具有較強的傳染性,且病程相對較長,復發率較高,早期診斷對于治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1]。以往臨床認為診斷肺結核的金標準為細菌學檢測,但是因為敏感性較弱,誤診、漏診的發生率較高,加之結核分枝桿菌培養耗時相對較長,臨床應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分子生物學檢測開始廣泛應用于臨床診斷肺結核,為患者早期診斷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本次將在我院實施診治的疑似肺結核患者483 例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三種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在肺結核診斷中的價值,具體分析如下。
選取2019 年1—12 月在我院經病理、細菌學確診的肺結核患者痰標本483 份開展研究。男性269 例,女性214 例,年齡10 ~74 歲,平均年齡(45.39±5.32)歲。本次研究納入患者均符合《肺結核診斷標準》[2]中相關診斷標準,研究前患者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醫院倫理委員會對本次研究知情并批準進行。
ABI7300 熒光定量PCR 儀、BACTEC MGIT ?960 液體培養系統、GeneXpert 擴增檢測儀。抗酸染色試劑、晶芯分枝桿菌核酸檢測試劑盒、SAT-TB 試劑盒、MGIT 液體培養管、分枝桿菌聯合藥敏試劑盒、分枝桿菌培養添加試劑盒及MTB/RIF 檢測試劑盒。
涂片:依據標準化操作程序進行,選取標注干酪、膿樣或其他可疑圖片,在玻片正右側約三分之二處均勻涂抹1×2cm 橢圓形痰膜。
標本前處理:吸取約5ml 至50ml 帶螺旋蓋離心管,加入2%NALC-NaOH 去污染并液化痰液,震蕩20s 隨后靜置15 ~20min,加入PBS 至45ml,3000×g 離心15min 去上清,再加3ml PBS 中和Ph,混勻備用。
將數據納入SPSS 21.0 統計軟件中進行分析,使用χ2檢驗(SPSS Statistics 21.0)分別比較3 種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的陽性率,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
483 份痰液標本中涂片陽性118 例(24.43%),MTB 960快速液體培養陽性239 例(49.48%),SAT-TB 檢測陽性182 例(37.68%),TB-NTM-PCR 檢測陽性184 例(38.10%),Xpert MTB/RIF 檢測陽性257 例(53.21%)。三種檢測方法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0.855,P=0.000),陽性率最高為Xpert MTB/RIF 法,其次為MTB 960 快速液體培養。
483 份痰標本涂陽培陽117 例。SAT、TB-NTM-PCR 及Xpert MTB/RIF 法陽性率分別為83.90%、91.53%及96.61%,三種方法陽性率對比差異顯著,P <0.05。詳見表1。
表1 涂陽培陽時3 種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陽性率對比[n(%)]
483 份痰標本涂陰培陽124 例。SAT、TB-NTM-PCR 及Xpert MTB/RIF 法陽性率分別為62.90%、45.97%及80.65%,三種方法陽性率對比差異顯著,P <0.05。詳見表2。
表2 涂陰培陽時3 種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陽性率對比[n(%)]
483 份痰標本涂陰培陰234 例。SAT、T B-N TM-PCR 及Xpert MTB/RIF 法陽性率分別為1.71%、6.84%及16.67%,三種方法陽性率對比差異顯著,P <0.05。詳見表2。
表3 涂陰培陰時3 種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陽性率對比[n(%)]
483 份痰標本涂陽培陰7 例。SAT 法檢測陽性4 例,TBNTM-PCR 法陽性7 例,Xpert MTB/RIF 法陽性7 例。
肺結核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早期診斷對于患者病情防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往臨床上廣泛應用的傳統痰液細菌培養檢測雖然是結核分歧桿菌診斷的金標準,但是實驗過程較長,長達6 ~8 周,而痰液細菌涂片檢測則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從而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導致頻發誤診、漏診的情況,使患者的病情有所延誤,未得到及時的診治,這兩種方法臨床應用于肺結核患者的診斷中均具有局限性[3]。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分子生物學開始廣泛應用于臨床診斷中,其中主要包括SAT、TB-NTMPCR 及Xpert MTB/RIF 法。Xpert Mtb/RIF 檢測方法是具有獨立化、自動化的一種診斷平臺,其檢測方法可以不受人為因素的感染,TB-NTM-PCR 檢查方法是依據人體DNA 復制原理對結核分歧桿菌實施有效檢測,SAT 檢查方法是給予TMA 恒溫擴增技術發展的一種新型核酸檢測方法,其通過使用M-MLV反轉錄酶及極高轉錄活性的T7 R NA 多聚酶同時實現核酸恒溫擴增和實時熒光檢測,可以較為快速、直觀的反應樣本中MTB 的存在與否[4]。三種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都有著共同的優點,不僅操作簡單、同時實驗過程相對較短,且具有較高的生物安全性,可以對肺結核患者進行快速診斷,加之診斷準確性較高,所以在臨床肺結核的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5]。在本研究中,將痰直涂陽性和MTB 分離培養陽性作為金標準,同測序相較存在一定缺陷,從總體陽性率上看,Xpert MTB/RIF 總體陽性率53.21%,高于MTB 960 快速液體培養的49.48%,無法進一步判斷Xpert MTB/RIF 檢測總體陽性率53.21%是否一定由于MTB 960 法。學者蔡昕華[6]使用PCR、CPA 以及Xpert Mtb/RIF 檢測肺結核,其結果表明該三種方法對肺結核患者診斷符合率同痰涂片法結果并無二異,PCR 診斷靈敏度76.87%,CP A 法診斷靈敏度61.29%,X pert Mtb/RIF 診斷靈敏度84.62%,結果類似,可見本結果并非偶然。綜合來看,該三種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對肺結核診斷具備效果,在肺結核的早期診斷中具備優勢。
綜上所述,SAT、TB-NTM-PCR 及Xpert MTB/RIF 法在結核病的診斷中具有較好的輔助作用,其中Xpert MTB/RIF 法對涂陽、涂陰肺結核患者具有良好的檢出率,具備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