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華
(海門市中醫院藥劑科 江蘇 海門 226100)
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引起冠心病、腦卒中、心力衰竭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焦慮、擔憂等精神緊張人群發生高血壓的風險是正常人群的1.18倍[1]。原發性高血壓伴焦慮病人治療中,在原有降壓治療的基礎上添加抗焦慮劑能否提高療效,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間心血管科病區原發性高血壓合并焦慮病人121 例。其中男性57 例,女性66 例,年齡在32~90歲,平均48.36±15.32歲。高血壓病程平均6.5±2.6年。文化程度:大學24 例,中學66 例,小學30 例。入組標準:①同《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 版)所示相關診斷標準相符,具體為收縮壓(SBP)≥140mmHg,與/或舒張壓(DBP)≥90mmHg;②無精神病個人史與家族史、無智能障礙、無認知功能障礙、排除各種繼發性高血壓與惡性高血壓;③無明顯心、腎、腦與肝功能不全表現,無濫用藥物經歷;至少入選前14d 內沒有進行過抗焦慮藥物治療;④對入選病人用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2]進行評估.HAMA >14 分,且HAMD <7 分。經隨機方式把入選對象分研究組(61 例)、對照組(60 例)。兩組年齡、病程等無顯著差異。
1.2.1 研究組:采用常規降壓治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替米沙坦,依那普利,美托洛爾等),同時進行TC 膠囊口服治療,3 次/d,每次10mg;對照組:僅接受相同常規降壓治療。兩組治療時間均設為6周。治療過程中,要求病人每2周到醫院復檢一次。
1.2.2 隨訪調查 自制隨訪調查表。項目包含:日期,姓名,性別,年齡,收縮壓値,舒張壓値,肝功能,腎功能,軀體不適感,睡眠情況,精神緊張度,正性情緒,負性情緒,其他不良反應。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調查。
1.2.3 效果評價 藥物治療效果評價標準,顯效:SBP 和DBP 下降≥10mmHg,并下降到正常范圍,或降低≥20mmHg;有效:SBP 和DBP 降低10mmHg 以下,但已達到正常范圍;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者[3]。患者焦慮狀況采用漢密頓焦慮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進行評定,該量表共包括14 個項目,每個項目采用0 ~4 分5 級評分,得分14 分以上表明患者肯定有焦慮,得分越高,患者的焦慮狀況越嚴重。不良反應主要包括肝腎功能、便秘和頭暈等。
所有數據錄入epidata 數據庫,采取雙錄入方式。數據分析采用SAS9.0 軟件,兩組療效比較采用秩和檢驗,兩組焦慮狀況比較采用t 檢驗。P <0.05 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由表1 可見,研究組顯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研究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降壓效果比較[n(%)]
在HAMA 測評方面,治療前兩組HAMA 得分無顯著差異(P >0.05)。治療后兩組HAMA 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研究組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顯著(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HAMA 評分結果比較(xˉ±s)
兩組患者治療6w 后肝腎功能、血常規皆未見異常。跟蹤調查過程中研究組出現l 例輕度頭昏,對照組1 名病人發生便秘,2 例嗜睡,在實施對癥治療后,上述不良反應皆消失。在不良反應方面,對比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比較
PH 此類疾病同心理社會因素相關,在此病形成、進行以及轉歸方面,心理因素發揮著關鍵性影響[4]。大量PH 病人往往合并程度不等的焦慮問題,患者的情緒波動與血壓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 病人性格缺陷,或對自己的病情過度緊張、憂慮,或其它消極的社會心理因素均可引起交感神經功能亢進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素軸功能調節紊亂,導致血內腎上腺素以及去甲腎上腺素含量上調,導致外周血管收縮,增大阻力,使得血壓上調[5]。心理因素同高血壓相互作用,互為因果。因此,在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中,心理治療同樣重要。
傳統原發性高血壓治療中往往只注重單純使用抗高血壓藥物治療,未對病人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以及干預。為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本文對原發性高血壓合并焦慮患者增加了抗焦慮治療。新型抗焦慮藥枸櫞酸坦度螺酮主要經由激動5-HT(5-羥色胺)自身受體,調節自中縫核向海馬投射的5-HT 量,抑制5-HT 能神經活動,進而減弱行動系統的5-HT 效應,發揮抗焦慮作用[6],減少焦慮對血壓的影響。另一方面,枸櫞酸坦度螺酮可使延髓心血管中樞的交感反饋調節減弱,同時還能改善血管內皮功能[7],從而起到降壓作用。TC 屬于氮雜螺酮類抗焦慮藥,與苯二氮卓類相比,它無與劑量有關的成癮性、耐受性、戒斷反應和損害認知功能的作用,不影響正常人血壓,未引發重度副作用,對于藥物患者表現出較好的依從性[8]。本結果表明,對照組行降壓藥物干預后,血壓雖有所降低,但血壓控制總有效率僅為80%,且病人的焦慮表現未見明顯改善。而增加了TC 的研究組血壓控制總有效率為95%,同時焦慮情況大幅改善,HAMA 評分與未干預時相比大幅下降。這與其它學者的研究結果相似[9]。表明枸櫞酸坦度螺酮聯合常規降壓藥治療原發性高血壓伴焦慮安全性好、療效顯著,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不良反應不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