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
(西安市高陵區中醫醫院 陜西 西安 710200)
錯牙、牙列缺損均是臨床常見的口腔疾病,其中,錯牙指的是鄰近牙齒發生錯位、傾斜等,牙列缺損則指的是部分牙齒缺損而破壞恒牙牙列完整性,從而引發患者覆牙合較深、牙齒移位、明顯傾斜等[1]。兩種疾病易合并存在,不僅會影響患者口腔咀嚼、發音等功能,同時還會降低其顏面美觀性,從而對其生活質量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因此,需要臨床積極探尋有效方案對患者進行治療,才能改善其預后。既往,臨床多采用傳統修復方案對錯牙合伴牙列缺損患者進行治療,雖能促進其牙列功能良好恢復,但無法提升其牙齒美觀度,從而導致整體治療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對此,還需要采用口腔正畸輔助修復治療,才能達到較好的美觀效果[2]。本文主要分析了口腔正畸結合修復治療錯牙合伴牙列缺損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擇我院2019 年1—12 月收治的80 例錯牙合伴牙列缺損患者,納入標準:(1)符合錯牙合伴牙列缺診斷標準者,(2)自愿加入且治療依從性良好者;排除標準:(1)存在口腔正畸治療、修復治療禁忌證者,(2)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溝通障礙和精神疾病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0 例,對照組男女患者比例22 ∶18,患者年齡21 ~60歲,平均年齡(42.08±2.24)歲,病程1 ~3 個月,平均病程(1.42±0.55)月;研究組男女患者比例24 ∶16,年齡22 ~59 歲,平均年齡(42.12±2.22)歲,病程1 ~3 個月,平均病程(1.45±0.53)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該項已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采用修復治療,先采用X 線拍攝患者牙周、缺牙區、殘留牙、鄰牙牙體傾斜程度等口腔環境,然后,制定相應的固定烤瓷冠橋模型,利用該模型對患者進行修復治療。研究組采用口腔正畸結合修復治療,行修復治療前,先采用X 射線全面檢查患者牙軸傾度、牙弓形狀、牙列缺損程度及缺牙區等情況,然后,對錯位牙齒進行固定矯治,并采用直絲弓對牙列缺損處磨牙關系及覆蓋進行調整,去除牙列間隙和將牙列排齊整平,最后,再行上述相同的修復治療。術后,兩組患者均需佩戴牙齒保持器,并以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為主。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牙齒功能評分(包含言語功能、咀嚼等),采用自制牙齒功能評估量表進行評估,各項總分均為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相應的牙齒功能越強。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療效判定標準為:顯效:經治療,患者發音及咀嚼功能恢復正常,X 線復檢顯示余留牙牙周、根尖周圍組織均形態恢復正常;有效:經治療,患者發音及咀嚼功能及余留牙牙周、根尖周圍組織均形態均明顯改善;無效:經治療,患者發音及咀嚼功能及余留牙牙周、根尖周圍組織均形態均無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對比兩組患者對牙齒修復美觀度的總滿意率,采用自制滿意度問卷調查表收集患者的評價,十分滿意:評分>90分;滿意:評分60 ~90 分;不滿意:評分<60 分,總滿意率=(十分滿意+十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言語功能、咀嚼等牙齒功能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 >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言語功能、咀嚼等牙齒功能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牙齒功能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牙齒功能評分對比(±s,分)
組別 例數 言語功能評分 咀嚼功能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40 2.12±0.14 8.09±1.36 2.06±0.04 8.22±1.05對照組 40 2.15±0.17 4.15±0.52 2.04±0.07 4.26±1.04 t 0.152 9.869 0.148 9.825 P>0.05 <0.05 >0.05 <0.05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例)
研究組患者對牙齒修復美觀度的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牙齒修復美觀度的總滿意率對比(例)
錯牙合伴牙列缺損是口腔牙科常見疾病之一,可對患者牙齒咀嚼、發音、口腔系統健康以及顏面美觀性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因此,患病后,不僅會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同時還會影響其社交,基于此,就需盡早采取有效方案對其進行治療。既往,臨床多采用單一修復方案對患者治療,難以滿足患者對牙齒矯正效果需求,對此,還需積極探尋其他有效輔助方案進行治療。
對兩組錯牙合伴牙列缺損患者分別采用修復治療及口腔正畸結合修復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發現,治療前,兩組患者言語功能、咀嚼等牙齒功能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治療后,口腔正畸結合修復組患者言語功能、咀嚼等牙齒功能評分(8.09±1.36)分、(8.22±1.05)分、治療總有效率97.50%、對牙齒修復美觀度的總滿意率97.50%均顯著高于對照組(4.15±0.52) 分、(4.26±1.04) 分、75.00%、80.00%, 與 郭衛兵[2]研究報告中得出的口腔正畸結合修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8.0%)顯著高于傳統修復組(76.0%)結論基本一致,說明對錯牙合伴牙列缺損患者采用口腔正畸結合修復治療,不僅能有效提高患者牙齒修復治療效果,還能提升其牙齒修復美觀度,從而能全面改善其預后。
口腔正畸結合修復治療錯牙合伴牙列缺損的臨床效果顯著優于單一修復治療的作用機理為:采用義齒修復雖能促進錯牙合伴牙列缺損患者的牙列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復,但是,義齒本身的穩定性較差,在加上患者口腔病理因素的影響,常會導致其整體的修復治療效果不理想。而在修復治療前對患者行口腔正畸治療,可將患者口腔內存在的相關病理因素清除干凈,從而能使其錯牙合恢復至整齊狀態。并且,在正畸治療過程中,治療人員還會對患者齒間間隙進行合理調整,不僅有助于保證牙齒組織的健康和牙齒美觀,同時還能降低牙體磨損,從而便于后續義齒修復和提高修復體的穩定性[3]。另外,還有研究證實,采用口腔正畸治療,還能避免錯牙合伴牙列缺損患者發生關節損傷,有促進其顳下頜關節功能恢復[4]。由此可見,對錯牙合伴牙列缺損患者采用口腔正畸結合修復治療,對改善患者口腔整體功能和牙形均有積極的作用[5]。
綜上所述,口腔正畸結合修復治療錯牙合伴牙列缺損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