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
(句容市人民醫院兒科 江蘇 句容 212400)
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兒多發的一類呼吸道疾病,與其呼吸系統功能未完善、機體免疫力較低有關[1]。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癥狀有多種,咳嗽是其中多發的一癥狀,5 歲左右兒童是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主要發病人群[2]。此疾病的發生機制為感染破壞呼吸道黏膜上皮完整性,氣道持續炎癥,纖毛柱狀上皮化生,短時氣道高反應性[3]。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后當氣道黏膜逐漸得到修復,炎癥逐漸消退,氣道高反應性會恢復至正常狀態,伴發的咳嗽癥狀多會在1 ~2 周內自然消除,不過也有少部分患兒在4 周后仍存在咳嗽表現,即為慢性咳嗽[4]。藥物是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主要方法,本研究以76 例患兒為研究對象,分析孟魯司特鈉加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在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選取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76 例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兒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聯合組38例中男20例,女18例,年齡3.5~7.5歲,平均(5.26±1.08)歲;病程4 ~12 周,平均病程(7.85±2.29)周。聯合組38 例中男18 例,女20 例,年齡3.5 ~7.5 歲,平均(5.33±1.12)歲;病程4 ~11 周,平均病程(7.68±2.32)周。兩組年齡、性別、病程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 >0.05)。(1)納入標準:①符合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診斷標準[5-6];②年齡>12 歲;③胸片檢查顯示正常;④咳嗽持續時間超過4 周;⑤家長簽署知情同意書,通過所在醫院的倫理審批。(2)排除標準:①復發性上呼吸道感染;②其他原因導致的慢性咳嗽;③家族史;④合并感染性疾病;⑤有本研究藥物過敏史。
對照組接受孟魯司特鈉治療,平奇孟魯司特鈉咀嚼片1 次/d,規格:5mg/片,(國藥準字H20083372),6 歲以下的患兒選取4mg/d 睡前口服1 次,6 歲及以上的患兒選取5mg/d 睡前口服1 次。持續治療2 個月。
聯合組接受孟魯司特鈉聯合霧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療,孟魯司特鈉咀嚼片6 歲以下選取4mg/d 睡前口服1 次,6 歲及以上5mg/d 睡前口服1 次。另外選擇布地奈德混懸液(國藥準字:H20203063)霧化2 次/d,每次用量1 支。持續治療2 個月。
咳嗽癥狀:分別在治療前、治療1 個月后、治療2 個月后對兩組患兒咳嗽癥狀進行1 次評價,無咳嗽記為0 分;僅在入睡期間咳嗽或清醒時候咳嗽計1 分;由于咳嗽導致睡眠期間驚醒1次,或由于咳嗽導致早醒計2分;夜間咳嗽引起多次驚醒記為3分;1 天3/4 左右的時間均有咳嗽計4 分;咳嗽影響到患兒無法入睡計5 分。
炎性水平:分別在治療前、治療2 個月后測定兩組患兒白細胞介素-4(IL-4)、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別在治療前后抽取晨起空腹靜脈血液標本,離心處理后留取血清利用酶聯免疫吸附法進行測定。
用藥安全性:比較兩組治療期間胃腸道反應、面部潮紅、嗜睡、食欲下降各不良反應發生率。
數據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聯合組治療前咳嗽癥狀評分為(4.02±0.39)分,治療1個月后為(3.05±0.67)分,治療2 個月后為(1.08±0.37)分,對照組治療前咳嗽癥狀評分為(4.05±0.42)分,治療1 個月后為(3.54±0.72)分,治療2 個月后為(1.59±0.40)分。聯合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咳嗽癥狀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323,P=0.748),治療1、2 個月后兩組評分均低于組內治療前,聯合組治療1、2 個月后咳嗽評分均低于對照組(t=3.071、5.770;P=0.003、0.000)。
聯合組與對照組治療前IL-4、TNF-α 水平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個月后兩組IL-4、TNF-α水平均低于組內治療前,聯合組治療2 個月后各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IL-4、TNF-α 水平變化比較(±s,ng/L)
表1 兩組治療前、后IL-4、TNF-α 水平變化比較(±s,ng/L)
注:與組內治療前比較,*P <0.05
分組 n IL-4 TNF-α治療前 治療2 個月后 治療前 治療2 個月后聯合組 38 121.39±18.42 53.62±10.19* 1281.42±178.62 524.15±106.39*對照組 38 120.61±17.46 95.62±12.43* 1279.62±175.24 918.85±124.17*t 0.189 16.108 0.044 14.880 P 0.850 <0.001 0.965 <0.001
聯合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16%,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0.53%,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小兒由于呼吸道、肺部功能沒有完善發育,加上免疫力低于成年人,因此咳嗽出現后難以徹底治愈,容易引起反復發作。本研究聯合組治療后1、2 個月咳嗽評分低于對照組,治療2 個月后IL-4、TNF-α 水平低于對照組(P <0.05),但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差異不大(13.16%VS10.53%)(P>0.05)。本研究治療中應用的孟魯司特鈉是一類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能夠對平滑肌中白三烯多肽活性形成明顯抑制,并進而實現對氣道炎癥反應的抑制,提升血管通透性,使支氣管痙攣表現減輕,減輕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因此可以控制氣道高反應性,使患兒炎性水平明顯減低,癥狀得到有效改善[7]。但上呼吸道感染后伴發的慢性咳嗽增加了臨床治療難度,單一用藥常無法獲得滿意效果。且對照組應用的孟魯司特鈉選擇的咀嚼片,對患兒的用藥依從度有較高要求,一些患兒可能由于藥物口干不佳拒絕服藥,從而影響用藥效果。本研究聯合組在上述藥物之外聯合應用布地奈德治療,其為一類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能夠幫助內皮細胞穩定性明顯提升,可以對過敏性介質合成起到調節作用,進而可對氣道局部免疫反應產生抑制,控制釋放炎性介質及介質的活性,因此能對炎性水平有良好控制作用[8]。且本研究選擇的霧化吸入用藥方式,操作簡單,對患兒依從度要求低,且霧化用藥縮小了藥物顆粒,更便于藥物的吸收,藥物進入機體后可對靶器官產生迅速的作用,從而可使癥狀得到更迅速改善。
綜上所述,孟魯司特鈉聯合霧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可更有效控制炎性水平,更迅速減輕癥狀,同時不會影響治療安全性,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