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坤勇 姜桂芳
(暨南大學附屬順德醫院婦科 廣東 佛山 528305)
腹腔鏡宮外孕醫院感染是預防婦產科并發癥的重要環節,直接關系院內感染的防控質量[1]。由于腹腔鏡宮外孕患者的特殊性,極易發生院內感染,影響女性的健康,但是目前對腹腔鏡宮外孕感染因素分析的報道較少,無系統的總結,為了提高腹腔鏡宮外孕的院感質量,降低高危患者發生感染的幾率,本研究綜述并分析了近年來腹腔鏡宮外孕感染的危險因素,為院感防控提供依據[2]。腹腔鏡宮外孕的院感管理對孕產婦的治療質量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有效的防控院內感染,對控制腹腔鏡宮外孕的感染發生率起到重要的作用,制定有效的防控感染的措施,可降低腹腔鏡宮外孕的感染率,從而推進全面、系統、長期、有計劃的院內感染的防控效率[3]。為了發揮護理管理在這一環節中的作用,提高腹腔鏡宮外孕整體的防控質量,我們采用院感管理建立感染專項小組,控制腹腔鏡宮外孕醫院感染。
我院腹腔鏡宮外孕2016 年5 月—2020 年2 月采用歷史對照法的分組方法,2016 年5 月—2018 年4 月30 例作為對照組,2018 年5 月—2020 年2 月30 例作為觀察組。本研究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
高危因素的監測方法:①監測前對腹腔鏡宮外孕醫護人員進行培訓,讓其了解感染防控的目的與意義,并培訓采用正確的采樣方法,掌握院內感染的定義與意義。②根據臨床的實際情況制定醫護人員防控的職責與任務。③充分了解腹腔鏡宮外孕的整體感染情況,對重點患者進行重點防控。④建立腹腔鏡宮外孕感染監測表,對患者的一般情況、用藥情況、手術情況等進行詳細監控。⑤記錄手術治療的詳細情況,了解每個患者切口情況、圍手術期用藥情況。⑥若發生感染,需要詳細記錄感染的情況。
《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2018 年公布細則將手術感染進行分類,分為手術切口、泌尿系、呼吸道感染。
1.4.1 對照組 采取常規腹腔鏡宮外孕醫院感染控制,規范并完善院感防控制度,根據院感操作進行預防,將血液、體液等傳染源視為高危暴露風險因素,并針對性的采取防護措施,對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行防控。
1.4.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建立感染專項小組,積極控制腹腔鏡宮外孕醫院感染。
1.4.2.1 提高院內感染管理意識 對腹腔鏡宮外孕醫護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強化訓練和相關知識的講解,內容包括院內感染醫院防控的SOP,院內感染的防控制度,針對性的對腹腔鏡宮外孕的防護制度做到充分了解,提高醫護人員的執行度,第一時間作出響應,上報醫院感染科與醫務科。
1.4.2.2 嚴格實施隔離及消毒措施 對腹腔鏡宮外孕整個病區進行嚴格的消毒,保持良好的無菌操作習慣,做好感染的防控工作,尤其對于隔離病房的操作需要更加的嚴格,腹腔鏡宮外孕的各感染防控方面達到國際標準。
1.4.2.3 加強醫護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 對腹腔鏡宮外孕院感小組強調洗手對預防病區感染的重要性,尤其是接觸過感染者的醫護者在每間病房的床尾放置免洗快速手部消毒液。
1.4.2.4 合理處置醫療廢物 對于腹腔鏡宮外孕應當更加重視醫療廢物的分類處理,并且由專人處理,在每個包裝外面標注警示性的標志,并且標注醫療廢物的日期、單位、類別等。
比較腹腔鏡宮外孕醫院感染的發生率與降低術后并發癥率。制作關于治療滿意程度的問卷調查表,依次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最后計算總滿意率。臨床指標:比較兩組患者術后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
數據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干預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尚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腹腔鏡宮外孕術后感染發生率觀察組高于對照組,但差異尚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感染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 >0.05,尚無顯著差異,見表3。
表3 兩組滿意度的對比
觀察組患者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比較(±s,d)
表4 兩組患者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比較(±s,d)
組別 n 排氣時間 排便時間 住院時間 總滿意率觀察組 30 2.63±0.73 3.44±0.55 9.65±1.34 96.67對照組 30 3.45±0.94 4.25±0.74 11.32±1.24 83.33 t- 2.333 2.745 2.765 5.785 P- 0.035 0.016 0.014 0.018
隨著宮外孕發生率不斷增高,腹腔鏡手術的微創治療得到了肯定與廣泛關注。由于婦產科病房的特殊性,給腹腔鏡宮外孕院內感染防控帶來了難題。應當及時將腹腔鏡宮外孕院內感染的結果向臨床醫生反饋,有效防治感染的發生,幫助患者及時判斷并有效消除感染危險因素[4]。
強調控制腹腔鏡宮外孕醫院感染的重要性,規范操作流程,加大力度制定操作規范,結果顯示,控制腹腔鏡宮外孕醫院感染降低術后感染的發生率。同時加強對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感染預防護理,減少感染的發生幾率。
保證每項感染風險有序控制,作出及時處理消毒殺菌,嚴格無菌操作,減少腹腔鏡宮外孕住院期間感染的發生。本研究通過時間先后觀察建立感染專項小組,積極控制腹腔鏡宮外孕醫院感染的干預效果,結果顯示,使術前、術中、術后整個圍手術期監控到位,降低手術感染的發生率及院內感染的發生率。同時我們還應當對整個病區做好消毒工作,完善綜合病房的環境衛生,降低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5]。
不少患者對醫療服務十分不滿,我們應當改變當下患者的這種錯誤認識,采取護理對策模式(人性化的護理模式),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復。觀察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說明護理對策可提高患者對醫療服務的滿意額度,令患者身心更加舒適。
及時對患者住院期間存在的感染風險進行防控,確保腹腔鏡宮外孕處于良好的狀態,由于腹腔鏡宮外孕患者手術較多,細菌繁殖機會增加,因此感染的風險增大[6]。控制腹腔鏡宮外孕醫院感染降低外科手術所致應激反應,縮短了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痛苦,從而最大限度加速患者術后康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綜上所述,腹腔鏡宮外孕的院內感染防控刻不容緩,作為院內感染的高發科室,積極的院內感染的防控所發揮的作用受到了關注與重視,成立感染專項小組,是降低院內感染的重要途徑。同時還應做好宣教工作,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是有效降低腹腔鏡宮外孕感染的重要環節,值得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