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進 張海健
(南通市第六人民醫院影像科 江蘇 南通 226000)
間質性肺炎患者的發病原因復雜多變,主要可以引起患者的肺部間質纖維化疾病以及肺間質炎性疾病,患者最常見的發病部位為肺部的血管、細支氣管、支氣管周圍等[1]。間質性肺炎沒有明顯特征性臨床表現,在疾病早期癥狀十分容易被患者忽視,主要的疾病表現為:進行性呼吸困難、胸痛、咳痰、干咳以及發熱等,醫生很難根據單純的患者臨床表現為其疾病做出診斷。間質性肺炎的疾病診斷需要根據臨床、影像及相關生化檢查診斷結果進行全面分析與鑒別,提高疾病診斷率進一步得到患者的具體病情和嚴重程度,有針對性改善當前的臨床現有的治療方案,延緩疾病發展,改善間質性肺炎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2]。現選取我院60 例間質性肺炎患者進行回顧性討論。具體報告如下。
選擇在本院2016 年10 月—2020 年7 月收治的60 例疑似間質性肺炎患者,每一位患者入院后行胸部X 線平片及全肺螺旋CT 高分辨率掃描。患者中男性31 例,女性29 例;年齡32 ~53歲,平均年齡(45.91±3.62)歲。患者的臨床表現為:無痰、刺激性干咳,部分患者出現發熱以及帶血絲痰等癥狀,嚴重癥狀的患者甚至出現了進行性呼吸困難,需要及時進行住院治療。患者們病情表現為此起彼伏的特點,使用抗生素治療沒有明顯的治療效果,且常規X 線胸片不滿足患者的疾病診斷依據,被臨床疑診為間質性肺炎。
研究人員使用GE 64 排128 層螺旋CT 機。護理人員告知患者需要保證仰臥位,且雙手抱頭,在開始檢查之間要求患者深吸氣后屏氣,掃描范圍自肺尖至肺底,掃描方式為螺旋容積掃描。掃描參數:管電壓120kV、管電流200mA,層厚5mm,層距5mm,掃描完成后行1.25mm 薄層重建,并常規冠狀位及矢狀位重建。增強檢查用碘海醇(國藥準字H19980036)或碘克沙醇(國藥準字H20174024)規格劑型:100ml:55g(100ml:27gI),300mgI/ml80 ~60ml,靜脈團注(流率3ml/s),雙期增強掃描時間分別為注藥后30S、70S。觀察采用肺窗(窗位-500-600HU,窗寬1500HU)、縱隔窗(窗位50HU,窗寬350 ~450HU)觀察CT 圖像。
數據采用SPSS26.0 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1 病理學診斷結果 60 例疑似間質性肺炎患者病理學診斷檢查發現:60 例患者中,15 例(25.00%)患者在診斷過程中沒有發現任何異常,45 例診斷為陽性結果,其影像學表現為為:患者出現肺紋理增多、模糊、紊亂以及紋理變粗的患者有30(66.67%)例,出現網格狀模糊影的患者有6 例(13.33%),斑片狀模糊高密度影的患者有9 例(20.00%)。
2.1.2 X 線胸片診斷 對60 例疑似間質性肺炎患者的X 線胸片結果分析可以得到:15 例(25.00%)患者在診斷過程中沒有發現任何異常,5 例(8.33%)患者間質性肺炎,26 例(43.33%)肺紋理增多,6(10.00%)例肺炎伴支氣管擴張,11 例慢性支氣管炎,3 例陳舊性肺結核。
2.1.3高分辨率CT診斷 經過對高分辨率CT診斷結果可知:60 例疑似間質性肺炎患者中,診斷間質性肺炎為45(75.00%)例,15(25.00%)例無任何異常。其中,存在胸膜下細網格狀影伴牽拉性支氣管擴張的患者人數為6(10.00%)例,存在線網狀影改變的患者人數為6 例(10.00%),存在毛玻璃樣改變的患者人數為26(43.33%)例。小葉間隔增厚患者存在45 例,支氣管牽拉性擴張患者存在13 例。
分析60 例疑似間質性肺炎患者的兩種診斷方法的不同結果,可以知道,X 線胸片診斷有陽性表現的患者為45(75.00%)例,高分辨率CT診斷結果的有陽性表現的患者為45(75.00%)例,兩種診斷方法的結果相同。經過統計學軟件的研究分析,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 >0.05)。X 線胸片診斷間質性肺炎人數為5 例(8.33%);高分辨率CT 診斷結果間質性肺炎人數為43 例(71.67%),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間質性肺炎患者的不同診斷方法的結果對比[n(%)]
肺間質性肺炎的疾病診斷主要依賴的就是臨床上影像學結果,其疾病診斷工作有著很大的難度,部分研究人員發現傳統的X 線胸片診斷結果不佳,只能很好的診斷出患者肺部存在一定的病變情況,但是并不能及時且全面的提供肺部具體疾病病變參考價值,提出了高分辨率CT 診斷分辨肺間質性肺炎,嘗試用新診斷方式提高肺間質性肺炎的鑒別診斷[3]。在當前肺間質性肺炎診斷以及鑒別診斷過程中,依舊存在的一定的不足之處,但是,相對比傳統的X 線胸片診斷結果更具參考價值[4]。
高分辨率CT 診斷方法在診斷肺間質性肺炎的疾病過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1)在肺間質性肺炎的疾病早期診斷中,由于疾病的特點,高分辨率CT 診斷方法不能得到患者精準的影像表現,(2)高分辨率CT 診斷方法針對與肺間質性肺炎的疾病于其余病變之間的鑒別診斷難度很大,主要是優異肺間質性肺炎的疾病以及其相似疾病之間的影像表現以及臨床癥狀等方面互有重疊,加大了診斷鑒別的難度。(3)肺間質性肺炎的疾病與過敏肺泡炎、癌性淋巴管炎以及結節病等疾病的鑒別診斷存在一定不足之處,為了更好提高診斷鑒別的精準程度,往往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試驗治療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5-8]。
高分辨率CT 診斷方法主要是使用薄的層厚以及高-空間-頻率的算法實現圖像重建。高分辨率CT 診斷可以優化其余診斷結果中患者的肺內微細結構參數,例如:肺內小結節、血管及小葉間隔以及肺小葉氣道等,進一步反饋出肺間質病變的組織細節變化。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的高分辨率CT 診斷的動態變化、影像表現以及臨床癥狀,提高疾病的鑒別診斷情況,進一步為患者的預后以及治療反應提出扎實的參數支持。
對比兩組不同診斷方式對間質性肺炎患者的診斷結果,可以知道患者高分辨率CT 診斷結果精準度明顯優于X 線胸片診斷的精準度,對于間質性肺炎患者的疾病確診率存在很大的差距,高分辨率CT 診斷患者的人數多于X 線胸片診斷,組間差距有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間質性肺炎患者的高分辨率CT 診斷可以幫助醫生進行患者疾病的診斷明確,在間質性肺炎早期可以收集更為全面的患者肺部情況,為患者后續的疾病診斷提供有意義的價值參考,但是其自身診斷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需要在間質性肺炎患者診斷過程中結合不同診斷方法,減少診斷的價值成本,保證患者肺部信息的全面收集情況,提高疾病的確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