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莉莉
(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 廣東 中山 528400)
我國結核病發病率較高,在全球位居第二,僅次于印度,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分析,我國感染結核菌人次約達55 億,且近年來發病率呈不斷升高趨勢[1]。結核病可通過呼吸道傳播,導致感染結核分枝桿菌,傳染性極強,并且病程較長,隨著人口流動量的不斷增加,肺結核患者人數不斷增多。在肺結核患者治療中,首先需對患者應用快速、準確的檢測技術,據此為患者制定治療方案。利福平耐藥實時熒光定量核酸擴增檢測技術(rifampicin-resistantreal-timefluorescencequantitativenu cleicacid amplific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 X-pertMTB/RIF)是一種新型檢測方法,是基于DNA 擴增技術的半巢式全自動實時熒光定量PCR 試驗,能夠有效提升肺結核患者診斷敏感性以及特異性[2]。在本次研究中,選擇本院2019 年9 月—2020 年7 月疑似肺結核就診患者共100 例參與本次研究,對XpertMTB/RIF 技術在肺結核患者診斷中的應用方式和效果進行深入探究。
選擇本院2019 年9 月—2020 年7 月疑似肺結核就診患者共100例參與本次研究,其中,患者年齡32~54歲,平均(42.3±6.2)歲。
對于100 例患者,分別進行涂片鏡檢以及XpertMTB/RIF檢測。選用儀器試劑安圖型號A2000,在涂片鏡檢中,嚴格依據《痰涂片鏡檢標準化操作及質量保證手冊》。在XpertMTB/RIF 檢測中,對于標本以及含氫氧化鈉均異丙醇處理液,根據1:2 比例進行混合,震蕩,在室溫條件下靜置15min,然后再轉移至1 次性多室塑料反應盒中,采用XpertMTB/RIF 檢測儀器進行測試,測試時間為2h,再記錄讀取結果[3]。
數據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將臨床診斷作為金標準,100 例患者中,有76 例患者確診為肺結核;疾病類型如下:原發性肺結核患者23 例,繼發性肺結核患者34 例,結核性胸膜炎患者12 例,氣管、支氣管結核患者5 例,血行播散性肺結核患者2 例。另外,24 例患者排除肺結核感染;疾病類型如下:肺炎患者9 例,支氣管擴張伴感染患者6 例,肺癌患者3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 例,其他感染患者5 例。
將臨床診斷作為金標準,XpertMTB/RIF 檢測與涂片鏡檢檢測結果統計見表1 所示,通過對表1 進行分析可見,XpertMTB/RIF技術對于肺結核陽性檢出率、靈敏度、準確度及陰性預測值均高于涂片抗酸染色鏡檢技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在本次研究中,30 例患者在進行XpertMTB/RIF 檢測的同時應用IGRA 檢測技術,根據臨床診斷結果,10 例患者確診為肺結核,20 例排除肺結核。另外,IGRA 檢測與XpertMTB/RIF聯合IGRA 檢測結果統計見表2 所示,通過對表2 進行分析可見,GRA 檢測與XpertMTB/RIF 檢測結果靈敏度、特異性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 >0.05)。將單獨IGRA 檢測結果與單獨XpertMTB/RIF 檢測結果進行比較,兩者聯合檢測的靈敏度均提高,并且特異性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表1 XpertMTB/RIF 檢測與涂片鏡檢檢測結果[%(n1/n2)]

表2 IGRA 檢測與XpertMTB/RIF 聯合IGRA 檢測結果[%(n1/n2)]
結核病是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所致的慢性傳染病,可侵犯人體各器官,尤以肺部為主,稱為肺結核。肺結核治療重點在于“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特別是早期診斷至重中之重。肺結核病患者治療效果與診斷時間密切相關,及早進行診斷能夠為后續治療提供可靠依據[4]。
臨床上肺結核常見的診斷方法主要有涂片鏡檢、PPD 試驗、結核菌培養、PCR 技術等,這幾種方法對標本的質量要求較高,且檢出率偏低,檢查時間跨度大、費用高,難以應用于早期診斷,極易延誤患者最佳治療時機。但是根據實踐研究,涂片鏡檢涂陰性率可達70%左右,分枝桿菌培養檢測是肺結核病患者臨床診斷的金標準,但是所需時間在4 周~8 周,所需時間較長,可延遲診斷,不利于患者預后。由此,必須尋求一種快速、廉價、早期診斷結核病方法,本文提出X-pertMTB/RIF 技術的運用,其可在檢測結核分枝桿菌基因同時,行利福平耐藥檢測,操作簡單、檢測速度快[5]。XpertMTB/RIF 技術為肺結核病患者診斷中的新型技術類型,近年來正逐漸在臨床一線的快速診斷方面展露頭角,在檢測過程中,在2h 內即可進行自動化擴增,并對結合分枝桿菌進行檢測,操作方式便捷,并且時效性較強,同時在樣本檢測過程中,不會受到氣溶膠感染,能夠保證生物安全性[6]。基本國外的相關研究相符。X-pertMTB/RIF 以 PCR 技術為基礎,檢測靶基因rpoB,有其獨特優點:(1)對菌株活性無要求;(2)高敏感度和特異度;(3)結果快速。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進行涂片鏡檢以及XpertMTB/RIF 檢測,將臨床診斷作為金標準,100 例患者中,有76 例患者確診為肺結核,占76.0%,XpertMTB/RIF 技術對于肺結核陽性檢出率、靈敏度、準確度及陰性預測值均高于涂片抗酸染色鏡檢技術。另外,選擇30 例患者,在進行XpertMTB/RIF 檢測的同時應用IGRA 檢測技術,10 例患者確診為肺結核,將單獨IGRA 檢測結果與單獨XpertMTB/RIF 檢測結果進行比較,兩者聯合檢測的靈敏度均提高,并且特異性降低。通過將XpertMTB/RIF 檢測技術應用于肺結核病患者診斷中,能夠有效提升診斷速度,診斷結果可靠度較高,可有效降低漏診率以及誤診率。在檢測過程中,很多因素均會對XpertMTB/RIF 檢測結果靈敏度造成不良影響,主要與不同地區肺結核病患病率有一定關聯,另外,標本取材方式、樣本前期處理效果也會對XpertMTB/RIF 檢測結果準確性產生較大影響[7]。
根據研究表明,在對肺結核病患者進行診斷時,痰涂片鏡檢技術以及XpertMTB/RIF 技術的檢出性主要受到標本質量的影響,部分患者少痰、無力咳痰或者痰標本不合格,痰液中的含菌量比較少,均會影響檢測結果。對此,在XpertMTB/RIF檢測技術的實際應用中,醫生在留痰時,應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告知患者留取痰標本的重要性,并指導患者從肺部深處咳痰,在留痰過程中,還注意不能留取鼻腔分泌物以及咽部分泌物。除此以外,很多肺結核病患者會出現咯血癥狀,痰液中的紅細胞能夠對PCR 反應起到抑制作用,對此,要求首先對痰標本進行預先處理,盡量去除痰標本中的紅細胞,然后再進行XpertMTB/RIF 檢測[8]。
綜上所述,在對肺結核病患者進行診斷時,可應用XpertMTB/RIF 技術,檢測方式快速便捷,并且操作方式便捷,檢測結果靈敏度較高,能夠為肺結核病患者診斷以及后期治療提供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