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水軍
(鄂鋼醫院住院部綜合外科 湖北 鄂州 436000)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由胰腺組織出現急性炎性反應導致的急腹癥,具有起病急、并發癥多等特點,嚴重者可發生多器官功能障礙,病死率高達10%[1]。加速康復理念主張應用基于循證醫學的優化治療與護理措施,以減輕手術患者住院治療期間的生理與心理應激反應,促進患者早期康復。目前已有多項研究表明加速康復相關理念在減輕并發癥、保護器官與免疫功能、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預后方面具有明顯優勢[2-3]。有研究者認為,加速康復理念能夠為AP 的診治提供新視點,從而促進AP 診斷模式的進一步修正與完善[3]。本研究探討了加速康復相關理念對AP 患者預后與生活質量的影響,現總結如下。
選取2019 年1—12 月在我院治療的AP 患者176 例,納入標準:(1)符合AP 診斷標準[4];(2)年齡≥18 歲;(3)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伴慢性胰腺炎患者;(2)復發患者;(3)合并心、肝、肺、腎嚴重疾病。上述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44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根據《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4]進行治療。患者入院后給予吸氧,同時禁食以緩解胃腸壓力,并實施抑酸抑酶、液體復蘇等對癥治療措施,嚴密監測肺、腎、肝等器官功能指標變化情況,出現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入住ICU,必要時采取機械通氣、血液凈化等措施。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加速康復相關理念:(1)做好鎮痛處理,保障睡眠質量;(2)加強健康宣教,講解疾病與治療相關知識,對患者焦慮、擔憂情緒進行個性化疏導;(3)早期腸內營養:當患者腹痛癥狀緩解,淀粉酶水平顯著下降后,及時給予腸內營養支持,同時給予丙氨酰胺谷氨酰胺、雙岐桿菌等藥物,以保護腸黏膜功能。(4)手術患者盡量不留置導尿管,鼓勵早期下床活動。(5)應用多種中醫適宜技術:①芒硝貼敷法。用專門縫制的布袋裝入芒硝1000g,貼敷于肚臍及其周圍部位,每日更換2 次[9]。芒硝具有瀉下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作用,能夠緩解腸麻痹癥狀,促進消化道功能恢復。②耳穴壓籽法。采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貼,貼敷于膽、胰、乙狀結腸、肝、大腸等對應耳穴,每日用示指與拇指按揉5 ~6 次,每次大約3min,力度由輕至重,以出現可耐受的酸、麻、脹痛為宜,每2d 更換1次[10]。通過穴位按揉,能夠調節膽、胰、肝、大腸等臟腑功能,改善腹脹、腹痛癥狀。
(1)并發癥:包括局部并發癥(急性液體積聚、急性壞死物積聚、胰腺膿腫、胸腔積液、腹腔出血等)與全身并發癥(器官功能衰竭、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全身感染等)。(2)住院時間與預后(隨訪6 ~18 個月,統計復發率)。(3)生存質量:采用SF-36 健康狀況調查問卷(SF-36)評估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SF-36 共36 個項目,分為8 個維度。各維度得分轉化為百分制,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量表Cronbach’sα 系數為0.857。
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急性液體積聚、全身炎性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比較[n(%)]
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 <0.05),見表3。

表3 兩組住院時間與預后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SF-36 各維度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5)。見表4。
傳統觀念認為,A P 患者應嚴格禁食,使胰腺處于休息狀態,在腸功能恢復后才能恢復進食。但近年研究發現,早期給予腸內營養支持能夠維持胃腸的黏膜屏障功能,防止腸道細菌移位而誘發胰腺周圍組織及全身感染,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3]。胃腸動力障礙是A P 患者的重要癥狀,改善A P 患者胃腸動力障礙是提高治療效果的關鍵環節[5]。已有研究表明,應用貼敷、耳穴壓籽腸等多種中醫適宜技術,改善血液循環,抑制腸道細菌,增強機體自我康復進程,有效縮短腸功能恢復時間。加速康復相關理念通過提供早期營養支持、應用中醫適宜技術等多項基于循證的治療措施,同時加強鎮痛處理,改善患者睡眠質量,對促進疾病轉歸發揮積極作用,有效減輕患者并發癥,促進早期康復,改善患者預后。
表4 兩組生存質量比較(±s,分)

表4 兩組生存質量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 <0.05
組別 n 生理功能 生理職能 軀體疼痛 總體健康 精力 社會功能 情感職能 精神健康 總分治療前觀察組 88 61.24±5.54 61.49±5.78 62.36±5.49 63.46±5.73 61.35±5.57 62.63±5.34 63.25±5.46 64.38±5.53 62.85±5.83對照組 88 60.14±5.83 62.57±5.74 63.67±5.29 64.22±5.45 62.67±4.73 62.46±5.74 64.54±5.56 63.67±4.62 63.25±5.77治療后觀察組 88 71.55±4.89* 70.67±5.57* 77.78±4.46* 78.45±5.88* 77.55±4.79* 76.32±6.78* 80.14±5.25* 79.25±5.39* 76.24±6.79*對照組 88 64.67±5.37 63.25±4.93 65.78±5.48 66.78±4.96 63.57±5.98 64.77±5.29 67.87±5.68 66.12±5.74 64.78±5.57
A P 起病急驟、病情進展快、住院時間長,患者被迫中斷正常的生活、工作與社會交往,心理壓力巨大。已有研究表明,住院患者的心理狀態與其并發癥發生率、臨床治療效果存在一定相關性[5]。健康宣教是加速康復理念的重要內容之一[2],通過與患者及其家屬積極交流、溝通,關注患者的情緒、心理需求,安撫患者的緊張、恐懼情緒,減輕患者因突發疾病導致的生理、心理應激,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況,幫助患者更好應對疾病,預防并發癥發生,促進與保持生理、心理功能,從而改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加速康復相關理念有效減少AP 患者的并發癥,縮短臨床恢復時間,促進患者及早康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干預措施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未來還應尋找更多循證依據,探索更科學、更規范的加速康復相關理念,提高A P 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