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榮峰
[摘 要] 隨著我國走進新時代,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要做到“一崗雙責”,既傳授學業知識,更要培育人格。對學術道德、科研誠信、職業操守、個人品德、社會公德和法制法規方面加以指導,使其服務于國家戰略、重大科學問題和振興地方經濟。用新時代思想做指導,修訂校企協作聯合招生、聯合培養、協同育人方案,完成研究生培養的“供給側改革”。督促整改研究生學習中暴露出的問題,進一步提升培養質量,培養能投身服務新舊動能轉換的高級人才。
[關鍵詞] 專業學位研究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0) 04-0052-02
研究生指導理念和培養模式是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不僅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更具有明確的實踐指向[1]。我國研究生教育的現狀與新時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仍存在較大差距。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育出更多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我國繁榮昌盛儲備人才力量。
一 新時代對研究生培養理念的要求
“我國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1]是新時代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內涵的時代底色,回答了“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要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大學建設和管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2]。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也是立德樹人任務的第一責任人[3]。研究生培養質量不僅關系到“雙一流”高校建設成效,而且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業的實現。研究生導師“教育”學生,“教”側重于“師”對“生”在學業上的傳授,而“育”則是側重于“父”對“子”在人性上的培育[4]。一個好的導師應“一崗雙責”,既具有傳授學業的責任,更要擔負起人性培育的重要職責。個人品德和奉獻精神,學術道德和科研誠信,社會公德和法律底線,地方經濟和國家戰略,從個性培養、專業水平、社會認可和服務社會,全方位一條龍全面培養。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踐行以德為先、德才兼備的人才培養理念,全面引導研究生嚴格約束自身的行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二 研究生導師如何踐行立德樹人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品德是人生的信念、信仰、經驗、智慧、素養的集合體,是人在學習、實踐、修為、內化中形成的基本品性。品德伴隨人的一生,影響著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新時代合格人才的培養堅持固本培元,不僅要求導師去教授知識,更要以“德”育人,以“德”樹人。
(一)提高導師的政治素質,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導師的政治素質和道德,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基本建立人生觀的研究生。“立德樹人”使命首先要求“教師”立德。師德的養成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有持之以恒的勇氣和毅力。熱愛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是師德的思想基礎;熱愛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5]。高校要積極構建德行一致、以德為先的研究生培養機制,注重研究生導師政治素養和思想道德品質的提升,引導并鼓勵廣大教師,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才能培養出品德高尚、學業優良的高層次人才[6]。
(二)提高研究生的“四個意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研究生導師具備過硬的政治素養和思想道德品質,要以“身”教“做人”。引導研究生認知、認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研究生的“四個自信”,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學習。加強對研究生學術道德、科研誠信、職業操守、個人品德、社會公德和法制法規方面的教育。從思想上,端正研究生的學習態度和動機,強化為國家和人民服務和奉獻意識;在科研上,嚴抓基礎數據,加強試驗過程指導,科研誠信、學術道德的底線不能突破;在為人處事上,培養學生講誠信、有擔當、大局意識和團隊精神,進而提高研究生職業操守、個人品德和社會公德意識,培養“有所為、有所不為”守好法律的紅線。
“言”教“做事”,提高研究生的家國情懷,使其服務于國家戰略、重大科學問題和振興地方經濟[7]。受到社會功利主義思想沖擊,師生均以較功利的心態對待學術和科研。亟需重塑導師與研究生的教育關系,拉近師生心理距離,去掉僵化、無約束力的倫理關系和功利思想,構建崇尚科學、獻身科學、非功利的教育氛圍。高層精英教育應當以培養“國之重器”為己任,解決重大科學和技術問題,投身到利國利民的國家戰略中。地方高校的專業學位碩士培養同樣要針對國計民生,以應用技術為突破點,為振興地方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注重創新思維的培養,加強對研究生的人文關懷
優化育人環境,導師指導學生要適度規模,應扮演“陪跑”的角色,多深入學生的生活,關心學生的心理和身體健康。平時多給學生布置適當的工作任務,讓學生獨立思考,在師生交流互動中,潛移默化地培養主動探索和創新思維。再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個人素質,與研究生共同謀劃適宜的學習目標,并設計合理可行的培養方案,師生共同努力,使理想變成現實。心與心真誠互動,在學生的心中播撒人文關愛,才能促進學術和科研,才能事半功倍地達到踐行立德樹人的教學目的。
三 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新要求和新措施
研究生培養模式涉及“怎樣培養人”的問題,包含招生、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畢業和學位授予等環節。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和實施鄉村振興計劃,需要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突破傳統學術型人才的培養模式。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融合導學與育人相結合、多學科交叉、職業化培養、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創建科學、完善的校企協同研究生培養新模式, 使研究生教育在正常發展的條件下保證其教育質量得到穩步提高,培育出更多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根據研究生培養前、培養過程中和培養后各階段的調研,提出幾項措施。
(一)創新校企協同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
研究生培養的“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要適度提高實踐應用能力培養的標準,并適當降低科研創新和成果的要求。按照“資源共享、互利共贏、優勢互補、協同創新”的原則,開展與企(行)業聯合招生和聯合培養,構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多元一體”的協同育人模式,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應科學制訂并定期修訂“協同育人”的培養方案,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和培養環節,培養環節設計應適應時代要求。學校要深入企業了解用人需求,邀請相關企(行)業專家參與培養方案的制(修)訂工作,培養單位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制訂有特色的培養方案。構建“雙師型”導師團隊,建立協同育人基地,增加實踐課教學。
課程設置直接關系到研究生培養的質量,體現研究生培養目標和特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要求優化課程體系框架,優選實用性教學內容,促進理論聯系實際;還要創新教學方法,采用問題式、啟發式、案例式、碎片化等教學模式和方法;推進研究生執業能力的培養,做到與企(行)業單位緊密銜接。積極聯合與專業研究生教育相關的企(行)業,建立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共同建立健全實踐教學環節的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明晰各方責任、權利和義務,明確研究生實踐的內容,確定考核評價標準來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促進實踐教學與理論課教學,實踐教學與學位論文工作的結合,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要側重“應用”和“技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和需求,自主選擇恰當的培養模式和實習實踐基地。設計“生產實踐+科學研究”“創新創業人才”和“零適應期職業工匠”等培養模式可供學生選擇。
(二)完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評價體系
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質量評價是對研究生培養目標、培養過程、課程設置和培養結果進行評價。需要建立客觀公正的多元化評價機制。不僅要考察學術水平、發表論文的數量和級別、參與課題數量和教學工作情況、就業質量、雇主評價等指標,也要對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國情懷、社會服務意識等指標進行評價。要使評價指標既能充分反映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政教育內容,也要能科學地體現出專業學位研究生所學專業的特色。專業學位研究生活學活用專業知識的能力應該是學業效果的考察重點,要適當融入口試、操作評價和PPT匯報答辯等項目。通過教師與學生的直接交流互動,從多方面、多角度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暴露出的問題應當面指出、督促整改,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四 結語
青年強則國家強,我國高等教育不僅要培養青年的科研創新能力,更要關注青年的思想。新時代要求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指導,德才兼備,為國家輸送優秀人才。實踐沒有止境、創新也沒有止境,研究生教育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刻關注國家和民族的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只有導師和研究生共同思考、設計和實踐,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成能投身服務新舊動能轉換的高級人才。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N].人民日報,2018-09-11.
[2]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3.
[3]劉延東.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上的講話[N]. 中國教育報,2017-03-12.
[4]程斯輝,周葉中.淺談我國研究生教育發展的戰略定位[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6):31-34.
[5]逄越,李慶偉,李瑩瑩. 加強教學和科研綜合素質培養,提升師范院校研究生培養質量[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2(3):378-382.
[6]楊雷,張德慶. 新時代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長效機制的建立[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8(12):75-76.
[7]王蕾,崔木子,張國印,等. 加強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促進學風建設[J]. 教育現代化,2019,6(74):254-256.
(責任編輯:張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