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燁 肖璐
【摘 要】隨著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與完善,社會上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非常關注,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將心理情景劇融入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實現對心理健康的培養效果,也更容易激發學生對心理健康課程的興趣,加深學生的理解,為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與途徑。因此,本文針對心理情景劇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從心理情景劇的內涵與價值角度入手,簡要分析了大學生心理健康課堂中情景劇的構成要素,并分析了心理情景劇的設計與實施內容,最后深入探究了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如何有效應用心理情景劇,旨在為我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可供參考的理論建議。
【關鍵詞】心理情景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9-0150-02
心理情景劇最早是用于心理治療的一種治療方法,參與者往往會在表演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感受并體驗到劇本所帶給人的內涵與深意。將心理情景劇應用在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也很好地契合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挫折,讓學生由被動地接受心理教育轉而成為深入感受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
一、心理情景劇的內涵與價值概述
(一)心理情景劇的內涵
校園心理情景劇是一種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己編排與表演的校園劇,在表演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對演出與劇本的設計,體驗一些自己沒有感受過的情緒與心理狀態,同時也為其他沒有參與表演的學生提供一個參照與思路,使得學生無論是看還是演,都能受到心理教育的影響。
(二)心理情景劇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通過心理情景劇的引入,可以實現學生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加深學生對于心理健康的感受,學生在表演或者設計情景劇的過程中會獲得很多感悟,在表演與收集素材時也會體驗到很多之前沒有體驗過的心理狀態與情緒,進而提高了學生對心理問題的重視程度,使學生明白在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時應當怎么應對、怎么處理,進而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情景劇的構成要素分析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情景劇的演員與編劇等都是學生或者老師,情景劇的內容基本都是圍繞著學生生活中真實存在的現象來編排的,因此,心理健康情景劇與其他情景劇有著明顯的不同,在設計表演心理情景劇之前,本文首先從心理情景劇的構成要素方面進行簡要分析,進而為下文探究心理情景劇的設計實施奠定基礎。
(一)人物
由于心理健康情景劇的目的是為了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所以心理健康情景劇中的人物主要圍繞學生與學生身邊的人而開展,人物選擇應具有典型性,這樣才能保證無論是在臺上表演的學生還是在臺下觀看的學生都能有代入感。
(二)內容
對于內容的選擇一定要貼合實際,緊跟時代的發展,比如說可以引用學生超前消費造成的負債壓力心理、學生談戀愛分手、舍友之間起沖突等情況,針對這些生活中人人都會遇到的問題進行設計表演,引起觀眾的思考,起到真正的心理教育作用。
三、心理情景劇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的設計與實施
在我校的心理課堂教育中就嘗試引入了心理情景劇的形式,讓學生分組,每組編排一段情景劇,每節課請一組學生上臺表演,最后進行分享交流與點評。
從學生交上來的劇本情況來看,學生們對于心理健康情景劇的設計重點都集中在宿舍關系、戀愛關系、家庭經濟、學業成績、自我心理障礙等方面,這也充分表明了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在這些方面出現的問題較為明顯。
最后,在經過幾個星期的表演之后,所有組的表演完畢,每個同學都參與到表演與編排的過程中,教師再對每個小組進行點評與綜合評價,評價之后讓學生們進行分享討論。在討論內容中,學生們的交流與發言都非常深刻,還有很多同學表達了自己對于其他組作品的感受與感悟,這就說明開展這項工作起到了作用,不同組的作品主題不同,但是總有一種心理問題會是學生所遇到的。因此,學生們在本次情景劇活動中獲得的不僅僅是在參與編排與表演時的感受與體會,還會獲得在臺下當觀眾的感受與體會,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中心理情景劇的應用思路探究
通過心理情景劇的形式可以增強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的理解,使得學生獲得更多的感悟與體會,在應對心理問題時可以冷靜思考,合理處理問題,因此,心理情景劇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的應用價值與應用效果非常明顯。本文著重從五個方面探究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心理情景劇的應用思路,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可供參考的理論建議。
(一)教師在心理情景劇中發揮引導作用
基于教學實踐的情況來看,學生們自己所創作的劇本雖然基本表達了心理健康的問題,但是在很多地方還存在不足與漏洞,而在教師指導優化劇本后,表演效果就好了很多。所以,心理情景劇不能完全讓學生自己創作,要在遵循學生主體思想的基礎上配合教師的引導,確保情景劇的內容與表演更加生動,更加具有感染力。
(二)挖掘典型素材,加深劇本內涵
在情景劇的素材選擇上,要盡量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素材,這樣可以提高劇本與表演的感染力,讓臺上表演者與臺下觀眾更有代入感,使學生都能有所感悟、有所收獲,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心理情景劇的作用與目標。
(三)心理情景劇要與課程內容緊密結合,形成明確的主題與目標
心理情景劇既然要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學生與教師就應當注重將情景劇內容與課程內容緊密結合,這樣才能形成明確的主題與目標。比如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內容是正確的戀愛觀念,那么教師就應當引導學生編排一個關于戀愛關系的情景劇,貼合教材與課程內容,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四)心理情景劇在演出后要進行詳細總結與交流分享
心理情景劇在課堂中的應用并不僅僅是讓學生們表演一個情景劇就結束了,而是要讓學生們在情景劇中有所收獲,這就需要做好心理情景劇的總結與交流分享工作。教師應當在每次情景劇表演過后組織學生進行總結交流,分享自己在表演、編排或者觀看過程中獲得的收獲,通過這樣的交流可以討論出更多解決心理健康問題的思路,加深學生的理解,增強學生的收獲。
(五)將情景劇與其他心理教育活動相結合
最后,心理情景劇作為一種新的團體活動方式,主要用于對學生人際關系等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有一定的調整作用。因此,若心理情景劇與心理教育課堂中的其他游戲活動、專家專題講座、一對一心理咨詢等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機結合,實現對學生的多方面心理教育,有效提升大學生的壓力管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減少其在學習生活中的困惑,從而真正地使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得到質的發展與提高。
總而言之,將心理情景劇應用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心理教育效果,學生在參與編排、表演的過程中可以更深入地感受情景劇的內涵與深意,因此,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們應當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挖掘身邊的素材,加深劇本內涵,將課程內容與劇本內容緊密關聯,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理解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質量與效果。
參考文獻:
[1]張京京.你心中的那個地獄——大學生心理情景劇[J].戲劇之家,2018(25):245-246.
[2]李墨音.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123+6”工作模式探索與實踐[J].傳播力研究,2018,2(27):184-185.
[3]王卓.提高大學生校園心理劇創作水平研究[J].河套學院論壇,2018,15(02):45-48.
基金項目:揚州大學廣陵學院2018年教改研究項目“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項目編號:JGYB18001);2019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題項目“美育融入獨立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研究”(項目編號:2019SJB926)。
作者簡介:邱 燁(1986-),女,漢族,江蘇揚州人,就職于揚州大學廣陵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管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