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斌


【摘要】 目的 探討前列腺癌骨轉移治療中唑來膦酸聯合氯化鍶(89Sr)的應用效果。方法 86例前列腺癌骨轉移患者為研究對象, 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 各43例。對照組采用單一89Sr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運用唑來膦酸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骨痛緩解起效時間, 骨痛療效, 骨轉移灶療效,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的骨痛緩解起效時間為(5.23±1.08)d, 明顯短于對照組的(7.10±1.34)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骨痛緩解率為88.37%, 高于對照組的67.4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骨轉移灶治療有效率為51.16%, 高于對照組的30.2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略低于對照組, 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給予前列腺癌骨轉移患者唑來膦酸聯合89Sr治療的效果顯著。
【關鍵詞】 前列腺癌;骨轉移;89Sr;唑來膦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4.053
前列腺癌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 在中老年人群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 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 其發病率明顯上升, 不僅危害患者的健康, 也是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一種常見疾病[1]。通常情況下, 臨床上將前列腺癌分為多種病理類型, 包括尿路上皮癌、腺癌、腺鱗癌 、導管腺癌以及鱗狀細胞癌等, 其中前列腺腺癌比較常見, 其所占比例>95%。但是有研究發現, 因為前列腺癌發病早期缺乏典型癥狀, 不容易被察覺, 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經為中晚期, 不僅錯過最佳手術時機, 還往往合并骨轉移, 尤其是骨痛, 影響患者身心健康。當前在治療前列腺癌骨轉移時, 通常以藥物為主, 包括锝-99-亞甲基二磷酸鹽、唑來膦酸以及89Sr等, 但是不同藥物的療效也有所區別。因此, 本文研究唑來膦酸與89Sr聯合應用在前列腺癌骨轉移治療中的價值,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間收治的86例前列腺癌骨轉移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 每組43例。對照組平均年齡(68.12±10.33)歲;骨痛分級:10例為Ⅰ級、16例為Ⅱ級、17例為Ⅲ級;骨轉移灶:1~2個5例, 3~5個11例, ≥6個27例。觀察組平均年齡(67.58±10.41)歲;骨痛分級:11例為Ⅰ級、16例為Ⅱ級、16例為Ⅲ級;骨轉移灶:1~2個6例, 3~5個12例, ≥6個25例。兩組患者的年齡、骨痛分級、骨轉移灶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①經前列腺穿刺活檢、超聲波以及直腸前列腺指檢確診為前列腺癌;②合并不同程度骨痛, 主要為骨盆區、腰骶部以及腰部, 并且經全身骨掃描確診;③肝腎功能和血常規正常;④預計生存時間>3個月;⑤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 2. 2 排除標準 ①合并嚴重骨髓功能障礙者;②藥物過敏史或禁忌證者;③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④精神異常或精神病史者;⑤中途退出研究者。
1. 3 方法
1. 3. 1 對照組 患者采用單一89Sr治療, 即運用89Sr(寧波君安藥業科技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23174, 規格:148 MBq)
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 控制好給藥劑量, 一般為148 MBq/次(4 mCi), 然后隨訪3~6個月, 對患者進行全身骨骼磁共振成像(MRI)、X線、CT或顯像檢查, 根據治療效果再給予1~5次治療。
1. 3. 2 觀察組 患者在89Sr治療7 d后, 再運用唑來膦酸聯合治療, 即運用4 mg注射用唑來膦酸(瑞士諾華制藥有限公司, 注冊證號H20090259, 規格:4 mg)+0.9%氯化鈉250 ml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 控制好滴注時間, 一般為30 min, 每個月治療1次, 連續治療3個月。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 4. 1 骨轉移灶療效 按照全身骨顯像, 將治療效果分為4個等級:①Ⅰ級:轉移灶消失、縮小或變淡, 且沒有出現新的病灶;②Ⅱ級:轉移灶變化不明顯, 但是沒有新的病灶出現;③Ⅲ級:轉移灶有所改善, 但是有新的病灶出現;④Ⅳ級:轉移灶加重或無改善, 且出現新的病灶。其中無效為Ⅲ級和Ⅳ級, 有效為Ⅰ級和Ⅱ級。
1. 4. 2 骨痛療效 根據WHO疼痛分級和國際疼痛數字評分法劃分療效:①完全緩解:疼痛分級較治療前下降2個等級;②部分緩解:疼痛分級較治療前下降1個等級;③無效:疼痛分級變化不明顯或者病情加重。緩解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100%。
1. 4. 3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對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比較, 包括血液毒性(Ⅰ、Ⅱ、Ⅲ級)、血鈣異常、血肌酐異常、惡心嘔吐以及發熱等。
1. 4. 4 骨痛緩解起效時間。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骨痛緩解起效時間比較 觀察組的骨痛緩解起效時間為(5.23±1.08)d, 明顯短于對照組的(7.10±1.34)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骨痛療效比較 觀察組的骨痛緩解率為88.37%, 高于對照組的67.4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骨轉移灶療效比較 觀察組的骨轉移灶治療有效率為51.16%, 高于對照組的30.2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 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略低于對照組, 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有研究發現, 在前列腺癌患者中骨轉移的發生率較高, 約為70%左右, 以病理性骨折、劇烈疼痛等癥狀為主要表現, 不僅加重患者的精神和心理負擔, 還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具有較大的危害性[2]。雖然在骨轉移灶的治療中局部放療具有較好的姑息作用, 但是對于多發骨轉移灶, 因為病情復雜, 局部放療往往無法獲得滿意療效,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臨床應用。
89Sr作為具有較強親骨性的一種放射性藥品, 與鈣的化學性質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其作用機制如下:①通過發射純β射線, 具有較高的組織穿透力, 采用靜脈注射的方法能夠迅速消失在血液中, 而在成骨細胞組織中聚集, 并且與正常骨骼相比, 骨骼轉移灶內的89Sr具有較高的攝取量, 其輻射劑量可以在病灶內充分釋放, 在電離的作用下, 破壞瘤體, 降低骨皮質張力, 并且使溶骨作用減輕;②能夠使前列腺素和堿性磷酸酶水平降低, 使骨質溶解減輕, 對骨質修復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使血鈣降低, 從而提高止痛效果[3]。但是有文獻報道, 雖然89Sr可以延緩和預防骨痛的發生, 但是卻不能對新轉移灶的出現進行抑制, 其原因主要為如果骨骼中沒有出現骨代謝活躍的轉移灶, 該部位的89Sr則無法聚集, 從而不能發揮治療效果[4]。同時, 唑來膦酸作為第三代的一種二磷酸鹽咪唑類衍生物, 其含有2個氮原子, 能夠對甲醛戊酸生物合成通路進行抑制, 使焦磷酸法尼酯合成酶的活性降低, 并且還能抑制破骨細胞對骨的破壞, 對骨細胞凋亡起到積極的誘導作用[5]。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 唑來膦酸可以對破骨細胞的活性進行有效抑制, 也是當前具有較強藥理活性的一種雙磷酸類藥物, 并且相比較其他雙磷酸類藥物而言, 唑來膦酸具有作用時間長、藥物濃度高以及起效快等優點, 可以對高鈣血癥細胞吸收礦化物進行抑制, 從而預防新的病灶生成[6]。此外, 唑來膦酸還可以對腫瘤誘導刺激因素對骨鈣的釋放和破骨細胞活性的刺激進行抑制, 使腫瘤溶骨性的改變延遲或減輕, 使骨轉移導致的疼痛得到緩解, 降低病理性骨折發生率, 從而提高患者預后生活質量。
在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的骨痛緩解起效時間為(5.23±1.08)d, 明顯短于對照組的(7.10±1.34)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骨痛緩解率為88.37%, 高于對照組的67.4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骨轉移灶治療有效率為51.16%, 高于對照組的30.2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略低于對照組, 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 觀察組的骨轉移灶和骨痛療效均較高, 這一結果與姚忠強等[7]研究報道一致, 說明兩種藥物聯合應用可以取長補短, 發揮藥物的協同作用, 其中89Sr不僅具有較好的鎮痛效果, 還可以對骨轉移起到延遲和預防的作用, 而唑來膦酸則具有抗腫瘤作用, 能夠抗金屬蛋白酶, 對腫瘤細胞凋亡進行誘導, 從而減輕患者癥狀。
綜上所述, 通過運用89Sr聯合唑來膦酸治療前列腺癌骨轉移, 一方面可以提高鎮痛效果, 減輕患者痛苦, 另一方面還能促進骨病灶修復, 減少骨轉移, 并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 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可以改善患者預后,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梁坤, 戴儒奇. 89SrCl2聯合唑來膦酸治療前列腺癌骨轉移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觀察. 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7, 36(1):82-85.
[2] 徐凱, 胡彤宇, 張國川, 等. 唑來膦酸聯合89Sr治療惡性腫瘤晚期多發骨轉移的療效觀察. 實用癌癥雜志, 2017, 32(3):496-498.
[3] 李妹英, 柴華, 甘海潔, 等. 89SrCl2聯合唑來膦酸治療骨轉移瘤的臨床觀察與護理.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 17(79):232,?174.
[4] 白永利, 王林, 董莉. 唑來膦酸鈉聯合89SrCl2治療骨轉移瘤的臨床療效. 現代腫瘤醫學, 2016, 24(5):815-818.
[5] 陳卓明, 蘇貞棟, 黃羽. 89SrCl2聯合、序貫唑來膦酸治療前列腺癌骨轉移臨床療效評價. 腫瘤防治研究, 2009, 36(7):615-616.
[6] 袁彬, 陳曉泉, 許建林, 等. 89Sr及89Sr聯合唑來膦酸治療多發骨轉移癌的對照研究. 現代腫瘤醫學, 2013, 21(3):610-612.
[7] 姚忠強, 肖國有, 李黨生, 等. 89SrCl2與唑來膦酸聯合治療轉移性骨腫瘤的臨床觀察.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2010, 17(4):293-295.
[收稿日期:2019-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