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小穎 張秋菊
[摘 要]中美貿易不平衡的擴張趨勢加劇了兩國間的貿易摩擦。美國政府運用“雙反”政策、產業回遷政策、“公平貿易”政策不斷向中國施壓。中美貿易摩擦給我國各出口行業帶來了挑戰,相關行業應采取有效措施謹慎應對。
[關鍵詞]中美貿易摩擦;美國貿易政策;行業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 F740.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3283(2020)01-0010-04
Abstract:The expanding trade imbala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s intensified trade fric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rump, the US government has been putting pressure on China through the policies of "Anti-dumping and countervailing duties", "industrial relocation" and "fair trade", trying to rebuild an international trading system dominated by the US.Under the trade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trade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also brings challenges to all industries in China, which need to be carefully handled from different aspects.
Key words: Sino US Trade Friction; US Trade Policy; Industry Response Strategy
自中美建交以來,兩國間的經濟、貿易產生了重大變化。中國加入WTO初期,產業結構以中低端制造業為主,來自中國中低端的產品大量進入美國,承接了美國的產業轉移。同時,美國的高端制造業也填補了中國的空缺。這一時期兩國間形成了互利互惠的經貿合作關系。但近年來,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兩國間貿易摩擦不斷加深。
一、中美貿易與摩擦現狀
(一)中美貿易現狀
1.中美貿易差額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額也日趨攀升。當前,中國對美的貿易逆差長期占據美國全球貿易逆差額的首位,兩國間的貿易不平衡逐步加深。根據聯合國貿易數據庫顯示,2010年中國對美貿易順差為1810.46億美元,2018年兩國間的貿易差額已上升至3233.2億美元,上升約1.8倍。其中,2018年中美兩國進出口總額達6335.2億美元,較2017年同期上升8.5%。其中,出口4784.2億美元,增長11.3%;進口1551億美元,增長0.7%;中國對美貿易順差額達3233.2億美元。
2.中美貿易商品情況
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以中低端的機電、音像設備及其零件類產品為主,根據海關總署統計顯示,2018年中國出口到美國該類產品總值為2260億美元,其占比達對美出口總額的47%。其次是雜項制品、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的出口。而中國對美國進口商品主要集中在高端運輸設備(車輛、航空器、船舶及其運輸設備),2018年中國對該類產品進口總值為488.7億美元,占比約為我國自美進口總額的1/3。
(二)中美貿易摩擦現狀
1.貿易摩擦的過程
隨著兩國貿易不平衡趨勢顯著上升,兩國間的貿易摩擦程度和范圍也越來越廣。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表示根據“301調查”結果將對中國1300多種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總金額約500億美元。次日,中方公布了金額約3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加征關稅的清單。同年6月15日,美國宣布對總價值約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25%的關稅。中方則表明將會對原產于美國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同樣幅度的關稅,中美貿易摩擦逐步加深。
2018年9月7日,特朗普表示將對約267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隨后中方向WTO申請對美實施每年約70億美元的貿易報復。9月18日,美國正式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增收10%的關稅;與此同時,中國決定對600億美元美國商品加征關稅,雙方貿易摩擦進一步加深。2019年5月10日,美國將從中國進口的約2000億美元商品稅率從10%上調至25%;中國政府作出回應:對美國5140項進口商品提高加征關稅。8月1日,特朗普宣布自9月1日起對中國出口美國剩余的3000億美元商品征收10%的關稅,征稅范圍進一步擴大,隨后中方宣布相關企業暫停美國農產品采購,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
2.貿易摩擦所涉及的行業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的“500億美元”征稅清單,主要集中在“中國制造2025”政策所指向的高技術制造業領域,如: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術、機器人和機械等行業?!?00億美元”征稅清單,針對性很強,對高科技中間品的征稅力度顯著,其意在對中國的高端技術制造業進行精準打擊。
2018年9月公布的“2000億美元”征稅清單,覆蓋6031個關稅標目,涉及1959億美元中國對美出口商品?!?000億美元”征稅清單涉及面非常廣,在該清單中消費品占比大幅度提升,幾乎囊括了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雖然清單所列加稅項目眾多,但并未對中國出口規模最大的領域造成重創;而清單中所占比重較大的食品(含農產品)、紡織品、化學制品等,在中國對美出口總額中所占比例相當較小。而美國對中國的消費品和勞動密集型商品征稅最終的承擔者還是美國家庭。
最新公布的“3000億美元”征稅清單被一分為二(9月1日清單和12月15日清單)。在9月1日清單中加稅的產品中,電機電氣類產品、機械設備、針織服裝位列前三,這些產品總價值約1100億美元。而在12月15日清單中征稅產品主要是電機電氣、機械設備、玩具。其中不少品類美國對中國的進口依賴度極高,對美國來說短期內沒有比中國更加合適的進口國。
二、中美貿易摩擦中美國采取的貿易政策
(一)雙反政策
“雙反”政策是指反傾銷與反補貼的協同,指一個國家對來自部分國家的進口產品同時采取反傾銷與反補貼政策,以保護本國產業不受他國侵害的一種貿易保護方式。隨著中美貿易規模逐漸擴大,針對我國貿易救濟事件的數量逐年上升。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數據顯示,1986年至2019年6月,美國對華發起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特別保障措施案件共計304起,其中雙反案件84起。自2006年美國對我國發起首例“雙反”調查起,我國已連續多年成為接受貿易救濟調查最多的國家。
2019年,僅半年間美國對中國發起12起貿易救濟調查,“雙反”政策已成為美國對華主要貿易政策措施之一。美國對華的雙反調查主要集中于金屬制品工業,按照HS編碼分類主要是第72章(鋼鐵)、第73章(鋼鐵制品)。我國是鋼鐵生產大國,粗鋼產量多年蟬聯世界榜首。美國利用“雙反”政策限制中國鋼鐵產品進入美國市場,中國對美國的鋼鐵及其制品出口量由2006的540萬噸大幅下降至2018年的64萬噸。2018年美國從世界市場共進口鋼材產品3057萬噸,我國占比僅為2.1%;在美國鋼材貿易的排名中,我國的排名也下滑至2018年的第10位。貿易摩擦的常態化給中國鋼鐵行業帶來了巨大考驗。
其次“雙反”終裁最多的產品是第40章橡膠及其制品,第29章有機化學品。中國對美橡膠及其制品的出口產品主要為橡膠輪胎,近年來由于美國對我國橡膠輪胎行業實施“雙反”政策,限制了對美橡膠輪胎出口,并且橡膠輪胎的價格優勢減弱,出口形勢不容樂觀,美國“雙反”政策的實施嚴重損害了我國橡膠行業出口的經濟利益。
(二)產業回遷政策
美國在去工業化的進程中淘汰了大量中低端產業,將更多精力放在可以產生更多高附加值商品的高端領域,以及具有明顯國際優勢且盈利速度較快的金融領域。之后便走上通過減少國際市場上相關商品消費的彈性及調整貨幣兌換比例來謀取巨大利潤的經濟發展路徑。然而,這種經濟發展策略給美國帶來巨大利潤的同時也破壞了美國的經濟平衡性。雖然中低端產業產品附加值低,資金流轉時間長,但其產業特征致使其需要充足的勞動力,是社會就業的主要力量,也是社會財富生產的根本保障。而且其相對較低的投入成本也有利于降低市場風險。
但美國的中低端產業大量依靠進口外包,長此以往將會侵蝕國家經濟的發展。自奧巴馬政府實施的“再工業化”以來,美國政府已從多方面入手吸引了部分美國海外企業回遷。如今,繼續推進制造業回遷,為資本回流美國產生更強勁的動力,從而在新一輪產業革命中占據主導地位。美國提出的產業回遷政策聚焦于制造業,低端制造業對工作人員的文化水平要求較低且需求量大,為美國的藍領階層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美國希望借助于產業回遷政策將海外制造業重新遷回美國,推動本土實體經濟的發展,提升就業、科技和創新水平,為美國的國際貿易和投資模式創造有利條件,強化以美國主導的國際分工格局。
同時美國制造業回遷還會與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存在競爭,影響中國對美直接投資。一方面,美國的產業回遷政策強調對高新技術產業的保護,在回遷過程中加大了對新興產業的保護力度,這與我國未來的對外直接投資方向存在巨大沖突。另一方面,中國對美直接投資主要在制造業領域,美國政府對高新技術制造業采取了嚴格保護措施,這無疑阻礙了中國企業對美直接投資。同時,產業回遷政策還會減少美國企業對中國投資的意愿,使得中國企業實際利用美資金額降低。
(三)公平貿易政策
二戰后美國對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開放市場,如:日本、歐洲等國家和地區,但這些國家和地區并未對美國完全開放而是采取了一系列市場保護措施,美國承受了貿易保護所帶來的不利,“公平貿易”的概念由此產生。表面上看來“公平貿易”要求實現對等的開放水平,但實質上美國一方面對其國內產業實施貿易保護,另一方面借助“公平貿易”的借口打開貿易弱國的市場,為美國產品進入創造條件,其本質上是單邊貿易措施。在其看來,稅率不同即為不公平的貿易,要想達到公平貿易各國應該采取相同的關稅水平。而多邊貿易體系所倡導的“對等”是建立在對各個國家不同發展階段國情的認知基礎上,各國通過關稅談判磋商來達成關稅減讓共識,彼此都能從貿易自由化中受益。而美國政府追求走極端的決定公平,違背了多邊公平貿易的本質,愈加凸顯美國利益優先的極端態度,實際上已將關稅作為為己謀利的工具。
特朗普上任后以公平貿易為借口優先適用國內法,以“美國優先”重整世界秩序,這對WTO所主導的多邊貿易體制和爭端解決機制造成了巨大的挑戰;另外大幅度運用貿易救濟、操縱匯率等手段實行單邊制裁,以期維護美國的貿易利益。美國希望提高“公平貿易”政策打擊《中國制造2025》的重點領域并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其在技術領域對華實行封鎖?!肮劫Q易”以其形式上的隱蔽性獲得了名義上的合理性,但其本質是貿易保護主義。
三、中國相關產業的應對策略
(一)鋼鐵行業
我國鋼鐵行業應該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加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數量,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解決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對鋼鐵行業進行內部優化整合,促進鋼鐵產業優化升級。同時鋼鐵行業也應該調整出口策略,利用對外投資推動鋼鐵企業發展,利用價格優勢開拓新興鋼鐵出口市場。鋼鐵企業也可以通過開發跨境電商平臺,擴大出口市場以降低風險。一方面企業應該增強法律意識,有效利用WTO相關規則維護自身權益,實現真正的公平貿易。另一方面,政府還應該建立反傾銷的預警機制,幫助鋼鐵行業規避出口風險。
(二)橡膠輪胎行業
首先,輪胎企業應該運用法律武器維護企業合法權益,面對美國的“雙反”政策輪胎行業應組織相關企業積極展開應訴工作。其次,輪胎行業應該進行行業內部整頓加快兼并重組,淘汰低端產業鏈,清理過剩產能,優化行業內部的競爭環境,為行業的轉型升級打好堅實基礎,提高輪胎行業的國際競爭力。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輪胎行業未來面對的貿易壁壘可能會越來越高,行業規范程度要求也就越高,進入門檻也會逐步提高。因此對于輪胎行業來說,應該加快培育本土品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形成產品競爭優勢,生產高質量產品,提高出口利潤。第三,輪胎行業可以加大海外投資力度,積極在海外投資建廠,避免貿易摩擦。同時輪胎企業也應該提升服務質量,不僅讓中國輪胎的產品質量享譽海外也要讓中國輪胎企業服務都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在國際市場品牌中獲得一席之地。第四,輪胎企業還應該大力開發東南亞、非洲等市場,減少因美國貿易政策的變動而受到的牽絆。
(三)高端制造業
高端制造業領域也應該堅持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的同步協調。一方面,我國應該保護好國內高端制造業。制造業企業應進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同時政府也應該鼓勵企業科技創新,給予創新型制造業企業充分的政策優惠,為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創造良好的環境。另一方面,要在大力反對美國技術霸凌行徑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實施開放式創新戰略,持續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為我國新時代科技創新發展贏得更多的國際共識、拓展更多的合作渠道。在市場方面,中國制造業在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的同時還應該拓展新的市場滿足國際市場需求,使得中國制造業面向全球,同時也為中國高端制造業發展開辟更為廣闊的空間。在人才方面,企業應提高基礎研究經費R&D經費的比例,為科研人才創造良好的研究環境。一方面國家也應該通過提升教育質量和加大教育投資的方式培養創新型人才,為我國高端制造業發展提供中堅力量。另一方面以優惠政策吸引國外科技人才為制造業的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強勁動力。
[參考文獻]
[1]李靜恬,辜凌云.論中美經貿新形勢下“自由貿易”和“公平貿易”[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4):146-149.
[2]姜秀銘.全球價值鏈視角下的中美貿易利益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9:68-69.
[3]孔慶江,劉禹.特朗普政府的“公平貿易”政策及其應對[J].太平洋學報,2018(10):43-44.
[4]衛佳.新的貿易政策對中美經濟關系的影響[J].信息版經濟研究,2018(9):138.
[5]周清杰,張志芳,訾曉樂.新重商主義視角下美中商品貿易逆差研究[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19(4):84-85.
[6]張屹,郭丹.中美貿易摩擦形式分析[J].經濟論壇,2019(7):109.
[7]肖龍,祝玲琳,楊亞星.中美貿易摩擦下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外貿的影響[J].財經觀察,2019(7):28-29.
[8]詹宇鵬.中美貿易摩擦對中美貿易的影響[J].當代經濟,2019(8):8.
[9]張華新,劉海鶯,程娜.中美貿易沖突的動因探究與對策[J].東北亞論壇,2019(4):47-48.
[10]張建新.想象與現實:特朗普貿易戰的政治經濟學[J].國際政治研究,2018(5):105-107.
[11]張凡.輿論中存在一場臆想中的中美貿易戰[N].中國貿易報,2019(7):30.
[12]周金凱.特朗普上臺對中美直接投資的影響分析[J].經濟學家,2017(7):99-102.
[13]董鵬,熊鑫.面對貿易摩擦,鋼企業需“練好內功”[J].中國礦業報,2018(3):3.
[14]張仁開.貿易戰背景下美國對華技術封鎖與我國的應對策略[J].科技中國,2019(8):1-4.
(責任編輯:顧曉濱 馬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