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英
摘要: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漸漸進入了學生們的學業中。本文通過利用互聯網易溝通性進行課前預習、利用互聯網多樣性進行信息查閱、利用互聯網廣博性發展學生的辯證性思維、利用互聯網創造性構建教學環境和利用互聯網便捷性進行課后研讀五個方面分析,說明了語文教學中互聯網應當如何運用。
關鍵詞:互聯網;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2-0257-01
一、引言
近年來,互聯網被大規模的引入到了學生們的課堂當中,在不斷的教學實驗中,互聯網在教學當中的運用方面越來越多,效果也越來越好。人們為了更好的運用這一技術,對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學中互聯網的運用也進行了研究。
二、利用互聯網的易溝通性進行課前預習
互聯網擁有易溝通性的特點。在網絡化的情況下,老師在進行教學之前就可以利用網絡將接下來要講解的課程提前發給學生。通過讓學生提前準備來達到課前預習的目的。
例如,在上初一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節課之前,老師可以提前布置任務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工作,讓學生從各個方面預習這篇文章。通過對作者魯迅的了解明白書中年幼魯迅的人物形象,通過時代背景的了解那個時代的社會環境如何,通過相關材料的了解明白書中那個三味書屋桌子上的“早”到底表達了魯迅怎樣的心情。學生通過課前預習這些內容,可以更好的理解這篇文章的核心,從而在課堂上面能夠理解老師說的每一個重點,明白文章的核心思想。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節省老師的科普時間,可以更好的幫助老師進行課堂知識的講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利用互聯網內容的多樣性進行信息查閱
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多樣性在網絡上面進行信息查閱。網絡的內容包羅萬象,各種各樣的信息都聚集在了網絡當中,可以說,只要學生愿意找,在網絡上就很少有找不到的信息。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就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的多樣性進行學習。
例如,在學習初一下冊第10課《木蘭詩》的時候,學生就可以利用網絡的多樣性進行有關花木蘭的查詢?!赌咎m詩》因為本身屬于詩詞范疇,所以對花木蘭的生平記載的并不詳細,但是很多學生卻對這為巾幗英雄很感興趣。他們想要知道,為什么花木蘭要替父從軍,就可以尋找花木蘭所處的時代背景,他們想要知道花木蘭的戰斗事跡,就可以查找花木蘭的歷史記載。而且,在當前社會的發展下,老師也可以在課余時間給同學們播放有關花木蘭的視頻。在互聯網的介入下,同學們可以很快的建立起學習興趣,找到學習中隱藏的樂趣,幫助學生進行學習。不過要注意的是,因為網絡的多樣性,網絡上的錯誤信息可能會為教學帶來困擾,所以,針對這樣的現象,老師應當懂得如何選擇正確信息并讓學生進行指定信息的查找,保證學生有一個綠色健康的網絡環境①。
四、利用互聯網的創造性構建教學環境
互聯網的創造性是其他教學手段很難達到的,在學生的學習中,互聯網與多媒體的應用可以幫助老師構建完整的教學環境。在學生學習課程的時候,互聯網可以將內容從多媒體上呈現出來,老師通過圖畫、文字、音樂甚至是視頻給學生帶來身臨其境的感受。
例如,在學習《三峽》這一課程的時候,老師可以通過網絡尋找大量的相關信息,在上課之前,老師就可以播放一小段關于三峽的美麗景色,通過具體的畫面,來給學生們樹立一個更加具體的三峽景象,之后再通過課程的講解,在學生們的腦海中營造出一幅真正的三峽畫面。圖像的記憶要比文字更加深刻,通過這樣的手段,學生的教學環境會更加的完整,課堂上的氛圍也會更加的活躍,學生的記憶會更加的深刻,老師講課也會更加的輕松。
五、利用網絡化的便捷性進行課后研讀
在現在“互聯網+閱讀”環境下,閱讀一般分為精閱讀、專題閱讀、泛閱讀三種,學生應當在此環境下應該開展以專題閱讀為主的單元型研讀②。老師上課結束之后,可以通過布置作業等方法讓學生在課后也進行學習。因為互聯網可以應用在手機、平板電腦上面,這些東西便于攜帶,所以學生可以依靠這種網絡化的便捷性進行課后的學習,這樣的學習方法可以使學生在知識的積累方面更加的容易,學生的文化底蘊也會逐漸提升,無論對學生現在學習還是以后工作都起到了很好的奠定作用。
六、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實現互聯網與語文學習相結合,老師應當利用互聯網的易溝通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用多樣性創建新的學習方法,用廣博性來培養學生的辯證性思維,利用創造性來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最后用便捷性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積累,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學習成績。
注釋:
①劉岷晶.淺談如何在互聯網+背景下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活動[J].課程教育研究,2019(37):28-29.
②陳崇劍.“互聯網+”時代下初中語文的教學應用[A].教育理論研究(第七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