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曉玲
摘 要:本篇文章首先對環境會計在環保工程項目財務分析中的應用意義進行闡述,從決策風險問題、財務分析問題兩個方面,對環保工程項目財務分析存在的不足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環境會計方法在環保項目財務分析中的應用對策。
關鍵詞:環境會計法? 環保工程項目? 財務分析
一、環境會計在環保工程項目財務分析中的應用意義
從環境會計角度來說,主要是把環境當作基礎而發展的一種會計形式,其中包含了環境效益、環境成本等。環境會計是把各種會計要素根據一定標準折算成貨幣,在企業注重自身經濟效益而影響生態環境的情況下,環境會計隨之產生,其意義在于協調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
環保和低碳作為環境會計的主要內容,結合環境會計相關標準,企業應根據環境會計的要求,對企業運營生產給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行探究,讓企業管理層級、領導層級和基礎層級人員都能意識到企業運營發展引發的環境問題。在各級部門達成共識的情況下進行環境會計。通過開展環境會計工作,可以間接促進企業環保業務的順利進行,對各種資源消耗情況進行核算,逐步減少資源消耗,降低廢棄物產生量,從而達到實現生態環境改善和治理的效果。
二、環保工程項目財務分析存在的不足
(一)決策風險問題
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關注力度不斷提高,環保工程成為了當前各個領域運營發展重點投資的項目。然而,大多數企業管理層級普遍認為,環保工程建設需要投放諸多資金,并且很難在工程投產以后快速收回投資效益。所以,對環保工程建設參與度不強。此外,在傳統財務分析模式作用下,由于不能精準核算出環保工程效益情況,因此導致企業對環保工程決策失誤,引發決策風險。
(二)財務分析問題
在傳統財務會計活動中,僅是對企業日常運營活動投放產出情況進行核算,沒有注重對企業廢棄物再利用產生收益進行核算,導致企業管理人員沒有意識到環保工程給企業創造的效益。另外,傳統財務分析沒有從環保工程全壽命周期角度入手進行財務效益評估,更沒有注重由于環保工程投產創造的效益,基于此,使得環保工程財務分析結果不真實,影響后續工程發展。
三、環境會計方法在環保項目財務分析中的應用對策
(一)引進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方式
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是通過對結果分析以及相關設備或者產品生產過程中產生成本情況進行成本核算,其中包含了各個生產環節成本消耗情況。其基本原理在于,對環境成本投放量的預測、分析和核算,把結果當作產品生命周期全過程,對產品各個環節產生的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匯總處理。一般來說,環境成本核算方式分為三種,第一個是常規成本;第二個是負債性成本;第三個是環境成本。首先,常規成本。在常規成本中,主要涉及了資本、工程設備、人工、材料成本等。其次,負債性成本。在負債性成本中,主要涉及了法律咨詢成本、對應處罰成本、經濟損失成本及環境破壞成本等。最后,環境成本。在環境成本中,主要涉及了環境破壞成本、環境污染成本。通過對環境成本及負債性成本對比分析得知,兩者在界定上存在模糊性,環境成本也會產生負債性成本。如,在水資源受到污染的情況下,將會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一般來說,環境成本往往和環保工程項目中各個成本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可以將其劃分成四個層級,第一個是零層級,其中包括人工成本、工程材料成本、工程設備成本等;第二個是一層級,其中包括各種隱藏成本,如管理成本、排污成本;第三個是二層級,其中包括各個部門對未來環境管理肩負的職責,如環境污染消除后補救職責、相關法律標準完善職責等;第四個是三層級,其中包括不能核實的成本,如客戶影響損失成本、企業影響損失成本等。零層級及一層級成本中通常以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為主,而在二層級和三層級中,成本則以環境會計成本為主。在環境成本核算過程中,根據相關環境經濟學理論,采取對應環境會計核算方式完成工作。通常來說,采取的環境核算方式有兩種,一個是直接市場法,另一個是代替市場法。其中,直接市場法主要指企業運營生產中產生的,根據環境質量變化情況進行計算,了解被評估環境質量及環境標準變化情況,利用市場價格對變動內容進行測算的一種方式。而代替市場法則是指替代市場法就是找到某種有市場價格的替代物來間接衡量沒有市場價格的環境物品的價值,主要有后果阻止法和資產價值法。
(二)加強常規成本測算
在常規成本核算過程中,應該保證核算結果的全面性和真實性,根據企業提供的規模方案,將其當作核算依據,通過對《關于印發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的通知》的探究,實現宏觀經濟分析。在核算過程中,應保證各個結算應用相同價格,也就是財務評價應用的現行價格,成本預測中各個材料都為含稅價格。例如,在計算每年耗電費用時,如果年耗電量為60萬KWh,電價為0.5元,每年耗電費:60萬KWh×0.5元/KWh=30萬元;若固定資產原值為5000萬,基本折舊費用根據平均年限折舊,固定資產形成率為90%,殘值按0計算,基本折舊費:5000×90%/10=450萬元;大修基金提存,按固定資產的2%計取:5000×90%×2%=90萬元;檢修維護費,按固定資產的 1% 計取:5000×90%×1%=45萬元。
(三)合理應用環境成本
在對污水處理項目進行成本核算時,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做好項目生命周期成本分類工作。其中,生命周期成本分類也就是將各個項目生命周期情況,利用環境會計進行計算處理,其中涉及了成本效益內容。以某工程為例,污水處理生命周圍為15年,環境會計需要將15年內形成的成本、效益進行計算,從而明確項目具體實施情況。在常規成本核算過程中,應該根據工程項目實施情況,如果工程每年節約水資源數量為90萬m3,以3元/m3進行核算,工程實施之前,每年需要支出270萬元進行水資源采購。在工程實施前,工程每年需要根據 1元/m3進行污水處理成本繳納,總支出成本為90萬元。在使用環境成本過程中,應該采用會計方式進行計量、反映和管理環境資源,解決環境問題,實現經濟效益。根據環境宏觀管理要求,企業通過開展運營生產活動獲取相關效益的同時,也要給予生態環境治理高度重視,并做好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秉持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促進環境效益提升。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為了給人們生存發展提供良好環境,相關部門加大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并且頒布了相關環境保護制度和政策。企業在開展財務分析工作時,也將環境會計理念融入進來,通過實踐分析,環境會計在我國的應用具有良好發展空間。隨著環境會計的不斷完善,企業開始普及和推廣環境會計,給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條件。
參考文獻:
[1]陳碧.試析精細化管理在房地產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建設,2019.
[2]張帆.環保工程公司企業財務風險的分析與研究[J].納稅,2019.
[3]楊小俠.試析如何運用環境會計的方法進行環保工程項目財務分析[J].財會學習,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