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超
摘 要:伴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共享服務理念和模式逐漸被各大企業接受。結合行業特征,創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夠克服業務范圍、規模擴大帶來的弊端,增加運營效益。文章從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概述著手,對具體的實施措施進行探討。
關鍵詞:財務共享 服務中心 落地實施 措施
一、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概述
(一)內涵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簡稱FSSC,是近年流行的會計和報告業務管理方式。該概念的產生,最早起源于簡單的想法:將集團各公司的會計賬務處理、員工福利處理等事務進行集中處理,達到規模效應,減少運作成本。相較于普通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具有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降低運營成本、支持企業集團的發展戰略、向外界提供商業化服務等優勢。
(二)特性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特性包括這樣幾點:①業務處理自動化,財務信息化程度高。大數據背景下,基礎數據分析、采集和共享的自動化程度加深,工作效率得以提高,滿足會計信息的處理需求,實現了財務管理的高效率作業,推動財務共享中心向企業“數據中心”轉型。②改進財務服務方式。以往的財務服務方式為,各機構單獨設置財務管理機構,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使得各分支組織逐漸趨向于集中化、共享化、專業化、標準化,表現為:分離式辦公場所的轉換、交流方式遠程化,業務模塊明確,服務質量提高。③提高服務意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能夠為企業提供優質的財政服務,以客戶體驗、結果評價為主,保證財務工作順利進行。同時,在保證信息質量的前提下,重視過程和結果,從客戶需求著手,研討個性化的工作流程,提升服務質量。
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落地實施措施
(一)培養復合型業務人才
作為一個穩定、成熟的平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服務于企業全員,由于人員素質不一、數量多,除了要求具備好用的平臺外,還要和其他系統集成,且具有拓展性,便于更好的融入企業的特點。要想實現業務共享,應抽取骨干人員參與到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中,深度溝通業務,才能了解和控制工作進展。作為企業的IT部門,應分析現有系統的問題和缺陷,提出改正措施。抽取若干名業務骨干參與實踐,為財務共享平臺的運用做好業務和技術支撐。在項目運作期間,要擔負起項目的運行和維護,及時調整流程和配置,來滿足業務增減、變化等需求,減少運維成本。
(二)做好流程優化與再造
流程管理是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重要能力,是服務效率提升、持續優化的重要保證。建議企業利用新興技術,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打造成信息中樞。同時,在共享服務理念、技術的幫襯下,建立數字神經網絡,實現財務變革。借助企業的財務數據,進行決策、管理和改革,做好流程優化,再造信息系統整體規劃與設計,對流程保持持續優化。
(三)整合信息系統平臺
對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而言,銀企互聯、網絡報銷、資源計劃等系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系統正式上線前,需要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考慮到財務共享可能涉及的信息系統平臺,比如電子報賬系統、發票系統(銷售發票、進項發票)、資金管理系統、稅務管理系統等。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應主動學習新型知識,加大財務監管力度,保證相關系統按時、按需上線,且滿足原定的功能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產生于信息技術,要求工作中會用、善用IT技術,確保該平臺落到實處。
(四)建立績效指標機制
績效指標,是一種衡量業務績效的工具,為了實現財務共享的目標,必須明確關鍵的績效指標,同時建立與之相符的機制,評估財務服務質量,出具季度或年度報告。可從總體目標著手考核,比如經濟事項的頻率、周轉率,服務單位的年度評價反饋等。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作為一種先進的財務管理模式,在優化業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上,具有重要作用。企業運營中,應積極探索工作模式,采納同行的服務理念和經驗,充分發揮其的實用價值。通過實踐使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發現,只有不斷優化改善財務風險控制流程,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和分析財務工作,才能有效防范財務風險,提高企業效能,更好的為客戶提供服務。
參考文獻:
[1] 魯學生.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的若干思考[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35):120-121.
[2] 任建敏.淺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36(20):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