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海燕
摘 要:筆者通過論述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指出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應該提高會計從業人員基本業務水平,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積極的創新財務管理模式,在資金管理、核算等方面進行集中化管理,建立財務預警機制,降低企業運行風險。
關鍵詞:新會計? 財務? 管理
一、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出現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的預警機制不完善
在新的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由于沒有跟得上新制度具體內容,導致其預警機制不完善,很容易出現資金的風險問題。比如財務人員對于資產減值準備引起的納稅調整理解不深刻,無法合理地預計各項資產可能發生的損失,對于會計處理方法各個項目不能做好及時的預判,影響了企業的正常運行。
(二)財務管理模式不能與時俱進
當前暴露出的最大的問題就是企業財務管理模式不科學,財務管理人員思想觀念比較傳統,不能對新會計知識進行學習,對于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利用新會計制度進行解釋,對于財務管理費用、壞賬準備、營業外支出、固定資產清理等沒有系統的方法,沒有形成邊際成本、風險價值等先進的理念,在會計實務中不能很好的應用,造成了財務管理模式不能與時俱進。
(三)財務管理集中性不強
對于集團公司來說,財務管理集中可以實現財務工作數據和業務的集中處理。在新會計制度下,很多企業不重視財務集中管理工作,企業的業務流程、會計賬簿、資金控制、預算管理無法進行規范化的管理,財務工作效率比較低下,在財務核算、會計核算和財務報告的生成上,集團各子公司各自為政,導致財務管理系統性不強,資金管理混亂,全面預算管理制度不能落實,進而影響了整個集團公司的業務。
二、新會計制度下的財務管理模式
(一)提高會計從業人員基本業務水平
新會計制度下企業對于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具備專業的財務知識,更是在職業素養、行為道德上比以往更優秀,適用市場新環境下的財務管理形式。會計人員在進行核算時,要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如實反映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不應僅以法律形式作為會計核算的依據,除了在會計核算方面,在其他方面同樣需要加強自己的學習,企業要為會計人員提供發展的平臺,建立標準的績效考核制度,定期組織新會計制度下的財務培訓工作,讓會計人員能力適用新體系、新環境。
(二)積極的創新財務管理模式
新會計制度下,企業要創新財務管理模式,積極的探索各種可行的財務管理制度,將集權式和分權式財務管理制度合理結合運用,對于集團公司要將資金集中由母公司進行管理,同時給予子公司一定的資金審批權,讓一些規模小的資金能在子公司內快速流通。在分權式財務管理中,企業要按照原則對集團公司和各成員企業的財務控制,管理和決策權進行適當的劃分,按照新會計制度的具體要求,集團公司不直接干預子公司的具體經營活動,可以起引導作用。當子公司出現運行風險時,母公司可以發揮財務主導性作用,發揮出資金預警機制作用,判斷財務可能發生的風險項,進行及時的規避,增加企業處理財務風險的能力,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三)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企業要重視財務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設,全面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在經濟核算、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管理會計檔案等方面盡可能的采用電子記賬方式,從會計謹慎性角度出發,提高各項經營活動的效率。在信息化建設中,企業首先要強化財務人員信息意識,建立財務信息平臺,企業月度、季度和年度的經濟指標通過信息化渠道就可以方便查找,同時也能與別的年份進行橫向和縱向對比,降低財務人員的工作量,讓財務信息更全面、準確。
(四)重新定位財務管理目標
企業要轉變傳統財務管理理念,依據新會計制度的要求,對財務管理目標進行重新定位,將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主要目標,采用新目標指導企業各項財務工作的高效開展。同時,要從財務管理人員的思想上進行徹底的改革,努力實現企業財務管理資源的共享,促進各個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將新會計制度理念滲透進每個部門中,促進財務管理制度的創新,企業經濟和社會效益得到同步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會計制度下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還是很多的,主要與財務預警機制不健全、信息化建設遲緩等有關。下一步,企業要結合自己實際狀況,創新財務管理模式,提高財務人員信息化水平。
參考文獻:
[1]丁暉.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模式的構建與應用探討[J].時代金融,2017(12):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