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飼料工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暨2019年度峰會側記"/>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本刊編輯部

2019 年12 月21-22 日,河南省飼料工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暨2019年度峰會在鄭州隆重舉辦。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畜牧局副局長方旭、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畜牧處處長高永革、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飼料獸藥處處長蔡文軍、副處長王鵬、河南省飼料工業協會會長高天增等領導出席會議。中國農業大學、河南省農業院校有關專家、河南省飼料工業協會會員單位企業代表、省內外優秀畜牧企業代表等20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特邀請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計成、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副秘書長孔平濤、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畜牧處處長高永革、河南農業大學教授尹清強做專題報告,同時,來自廣東溫氏集團、廣東英賽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河南正本清源飼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金大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就飼料營養與畜禽健康養殖、飼料企業先進管理模式、中小型飼料企業轉型升級之道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分享。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副秘書長孔平濤在會上做了《畜牧與飼料產業轉型下的思考》專題報告。他認為,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中國內外部環境不利因素多,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大的外部環境影響下,畜牧業的產業政策也向著“結構優化、減抗限抗、綠色發展、疫情防控”的方向調整。2019 年全球大豆庫存消費比改善,實際供需主導價格走勢。飼料行業聚焦效率與綠色發展,主要體現在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開源即蛋白原料多元化供應,繼續擴大國內播種面積;節流即推行低蛋白日糧團體標準,價格杠桿調節。
相關政策表明,2020 年1 月1 日起,停止除中藥以外的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的生產和進口;2020年7月1日起,停止生產含有相關藥物飼料添加劑的商品飼料;2021年1月1日起,停止銷售含有相關藥物飼料添加劑的商品飼料。這表明,促生長藥物添加劑正有序退出。那么,畜牧行業應如何順應禁抗政策,調整生產策略?孔平濤指出,可參考“種源無病源(疫病凈化、種苗健康)、飼料無病源(熟化預制、飼喂工藝)、機體無病源(營養調控、免疫增強)、環境無病源(環境控制、糞污管理)”的減抗替抗思路。在養殖生產中,除養殖現場的管理改進和設施設備的升級外,現場診斷后再針對性用藥,合理科學的免疫程序等也是保證無病源最有力的措施。
當前,我國對非洲豬瘟的防控已從“殲滅戰”轉為“持久戰”。全國生豬復產增加,平均復產比例10%左右。2019 年,生豬出欄體質量增加,豬肉總供給量同比下降22%左右,預計2020 年總供給量同比下降20%左右。屠宰及食品企業開工與庫容率上半年高,下半年快速降低,這主要是由于缺豬和高價抑制消費導致的。孔平濤認為,非洲豬瘟影響下,單體規模大的場,生物防控難度系數高。未來,適度優質場戶是產能恢復主力,將以年出欄1 000~5 000 頭養殖規模為主。大型企業可以“彎道超車”:通過合資、自建等方式進行生豬養殖、屠宰,搶占資源(土地、人才)。養豬企業在現階段仍以商品豬作為主要業務,非洲豬瘟將加速養豬企業向屠宰加工延伸。
受非洲豬瘟影響,豬肉產量大降,雞肉多渠道替代;外部環境轉好,雞肉消費恢復。白羽肉雞市場需求擴張帶動生產,產業呈現新特點。禽肉產量、價格創歷史新高,2019 年禽肉產量增幅超過15%,產能、消費接受程度提高。2020 年豬肉產量可能繼續下降,從肉類供應平衡的角度分析,2020 年禽肉產量預計增加300 萬t 以上。白羽肉雞產業鏈各個環節利潤的分配基本符合“微笑曲線”:兩端利潤高,中間利潤低,一體化和屠宰端盈利能力更穩定。養殖環節生產效率差異大,低效養殖戶被淘汰,一體化企業憑借產業鏈優勢持續發展。
雞蛋供應量增加,家庭消費、集團消費增多,雞蛋量價齊升,淘汰雞價格高。種雞場雛雞訂單開啟2020 年計劃,2019 年雛雞銷售量同比增加18.4%,2020 年供應壓力逐漸加大,雞蛋價格或有下行風險。在這種形勢下,蛋商應如何轉型呢?孔平濤認為,規模企業可以對接終端,打造自身品牌雞蛋,提升產品溢價能力。
孔平濤認為,畜產品的消費已經跨過快速增長期,將進入平臺期。禽肉消費占比在豬肉消費減量后呈現提升趨勢。消費者對品質和安全的關注度提升,終端需求升級,飼料端和養殖端的低價競爭難以創造價值。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畜牧處處長高永革在會上分析了當前河南省畜牧業生產形勢,并指明下一步的重點任務。高永革指出,今年以來,面對非洲豬瘟疫情對生豬產業發展帶來的嚴重沖擊,我們克服困難,畜牧生產形勢總體平穩,養殖效益持續向好,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沒有發生重大質量安全事件。畜產品供求處于緊平衡,2019 年前三季度河南省肉、蛋、奶產量同比“兩增一降”。肉類產量440 萬t,同比下降5.3%;禽蛋產量328.1 萬t,同比增長6.9%;牛奶產量88.5 萬t,同比增長0.6%。生豬生產形勢依然嚴峻,生豬產能下降幅度較大,據統計部門初步統計,2019 年三季度河南省生豬存欄3 363.33 萬頭,同比下降24.7%,其中能繁母豬存欄300.1 萬頭,同比下降26.5%,三季度全省生豬出欄3 697.46 萬頭,同比下降18%。豬肉市場消費不振。受到多因素制約,河南省生豬產能恢復任務依然艱巨,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不敢養,由于非洲豬瘟沒有疫苗可防、沒有藥物可治,養豬場戶普遍存在恐慌心理,另外,母豬與仔豬價高量缺,補欄生產成本高企;再加上冬季氣溫下降,三元雜交母豬生產仔豬成活率、免疫力、生長性稍差,局地非洲豬瘟疫情有抬頭,近期,云南、陜西仍有疫情報出,總體上中小場戶補欄信心仍然不足。二是沒錢養,受到重創的養殖企業因缺乏流動資金,雖有貸款貼息與補貼政策支持,但仍杯水車薪,貸款難、融資渠道少等問題依然突出。三是不支持養,目前來看,養殖用地政策落地仍較難,多地仍存在無法調節出可用地的問題,另外,受疫情追責和養殖無稅收等影響,復產難度大。四是產業鏈受沖擊,信用體系、飼料獸藥銷售體系、良種繁育體系、物流運輸體系等受到沖擊,催生從養殖模式到屠宰,冷鏈運輸,甚至豬肉消費習慣,生豬產業鏈的方方面面重大變局。2019 年下半年整個產業虧損轉向屠宰加工銷售端,并且這種行業的洗牌可能持續更長時間。
2019年河南省家禽生產形勢較好。蛋雞養殖效益較好。據統計部門初步統計,三季度河南省禽蛋產量同比增長6.9%,全國前三季度,禽蛋產量同比增長5.5%。肉雞產銷兩旺。據統計,三季度河南省禽存欄、出欄同比分別增長6.6%、13.8%。全國前三季度禽肉產量分別為1 539萬t,同比增長10.2%。肉牛生產穩中有增。在國家和河南省“糧改飼”、肉牛基礎母牛擴群增量項目、產業扶貧基金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推動下,全省肉牛存欄量顯著增加。據統計部門初步統計,2019 年三季度河南省牛存欄359.64 萬頭,同比增長1.8%,出欄161.23 萬頭,同比增長2.0%。肉羊養殖效益持續向好。據統計部門初步統計,2019 年三季度河南省羊存欄1 907.7 萬只,同比增長4.4%,出欄1 460.85萬只,同比增長3.6%。奶業生產總體向好,主要表現在奶業集中度與單產水平明顯提升、消費需求增加、生鮮乳價格上漲、進口乳品增長。
據高永革介紹,在非洲豬瘟的疫情防控方面,一是采取“五控一隔離”措施,即控“豬”、控“肉”、控“泔”、控“宰”、控“檢”,繼續推進“兩場”周邊3 km 范圍內規模以下生豬養殖場戶排查清理工作;二是采取“兩項”制度,即非洲豬瘟自檢制度和官方獸醫派駐制度;三是加強“兩場”保護,即落實好有關扶持政策,保護基礎生產能力。繼續引導小散養殖戶加入合作社,進入市場循環,并實現規模化生產,大力推進養殖場適度規模擴張,加快設施設備改造升級,實現標準化生產;四是加快“產銷”對接,引導鼓勵生豬養殖龍頭企業配套建設屠宰加工廠,或組建產銷一體化公司,加快適應“調豬”向“調肉”轉變的趨勢。目前全省已連續15 個月未發生新的疫情,非洲豬瘟等動物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平穩。在穩定生豬生產上,一是落實扶持政策,統籌財政資金22.6億元支持生豬生產;二是深入開展銀企對接和技術指導,落實養殖用地:調減禁養區1 608個,計0.65萬km2,進一步拓展了畜牧業發展空間。目前,河南省生豬穩產保供取得良好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①存欄下滑勢頭得到遏制。據監測,自2019年9月份起,全省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已連續3個月實現雙回升,生豬產能下滑勢頭得到有效遏制。②養殖場補欄積極性有所恢復。據近期對全省38家規模養殖場調查,后備母豬數量同比增長5.3%。③大規模養殖企業呈現積極擴張勢頭。牧原10 個生豬生產基地240 萬頭、唐人神南樂生豬生產基地100 萬頭、正大民權和郟縣200萬頭等生豬產業化項目正在加快推進之中。④生豬外調量持續增加。截至2019年12月18日,全省共調往外省活豬290萬頭,外調豬肉110.53萬t,雙匯公司銷往外省深加工產品折合活豬78.6 萬頭,合計折合外調生豬1 695 萬頭,是全國外調量最多的省份。
高永革表示,下一步,河南省將堅持“兩手抓”,堅持分類指導,搞好技術指導和服務,強化500 頭以上養豬場生產監測預警等措施,切實抓好生豬穩產保供。同時,將堅持“四化”發展方向,即推進畜牧業布局區域化、推進經營規模化、推進生產標準化、推進發展產業化;提升“四大”發展能力,即提升畜牧業國際競爭力、提升畜牧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設施裝備能力、提升優質飼草料供應能力,大力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計成在會上做了《家禽腸道健康及其調控》的專題報告。他表示,家禽腸道是機體重要的獲取營養物質的器官,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家禽腸道健康失衡會降低對飼料的消化,限制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影響家禽生長發育及生產性能,造成經濟損失。近年來,隨著各項技術的逐漸成熟,關于腸道健康的研究正在逐漸深入,尤其是家禽腸道內微生物的區系與功能研究取得了較大進展。獲知腸道屏障功能作用機制;研發改善腸道功能的添加劑,對于家禽健康養殖有重大的意義。
河南農業大學教授尹清強在會上分享了歐盟的無抗經驗。比如,荷蘭SFR 飼料研究所關于斷奶仔豬階段無抗的經驗可以概括如下,一是通過重新優化飼料配方降低粗蛋白質水平,加大氨基酸用量和可發酵纖維的水平,增加脂肪中U/S的比率,使用添加劑產品。二是選擇高消化率的原料(血漿粉、魚粉、乳制品、高消化率的植物蛋白原料和植物油等),可以提升斷奶后的日采食量,以改善腸道健康狀況。三是功能性添加劑(如益生菌、植物提取物、精油、酸化劑產品等)可以改善營養素的消化率,促進腸道發育,并減少病原菌的數量。四是飼料加工方式(制粒、膨化、脂肪原料使用等)可以改善某些營養素的消化率和飼料轉化率。尹清強分析了飼料霉菌毒素污染的防治對策,他指出,霉菌毒素生物解毒劑使動物的細胞生長、免疫系統及營養代謝相關酶系的基因表達上調,從而使動物的生長速度、營養代謝水平和機體免疫力得到顯著提高。他表示,隨著人們對健康養殖和畜產品安全的重視及生物制品研究的進一步發展,生物技術將會愈來愈顯示其廣闊的應用前景。
溫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養禽事業部兩湖養禽公司副總經理黃志宏分享了溫氏禽業的飼料現狀及食品安全管控經驗。據介紹,溫氏集團肉豬養殖業務繼續擴張,加速配套屠宰加工業務。2017 年制定“82”行動計劃,通過與國內大型屠宰企業進行區域性合作,自建產區配套屠宰廠,加快發展屠宰加工業務。2018 年溫氏集團肉豬上市2 229.7 萬頭,占全國生豬出欄量的3.2%。在肉雞養殖業務方面,2017年,提出“掌控渠道,直配終端”的總體思路,和“721”工程戰略目標,促進養禽業持續進步與發展。2018年上市肉雞7.48億只,占全國黃羽雞出欄量的18.7%~19.7%。
據介紹,溫氏集團利用仿生消化法自主建立了黃雞、鴨專用數據庫。配方飼料原料數據庫是配方設計的基礎,國內當前還沒有專門的黃雞、鴨用原料數據庫;溫氏集團黃雞、鴨專用數據庫的應用大大提高飼料配方的精準度,為優勢原料的采購與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據,為大量非常規原料的使用提供了技術保障,對于降本增效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溫氏集團全面推行不同品種的飼養標準,指導農戶進行標準化養殖;飼料標準的推行實現了從“精準配方”到“精準飼喂”,經推行后大幅度降低次雞率,改善了雞群均勻度,提升了肉雞產品質量,減少了用料中的浪費,對控制成本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了降低成本、節約資源,溫氏集團著力于地產優勢原料的開發使用。基于對原料精準營養價值評估和在肉雞不同階段最大添加量研究,各種原料在有優勢的情況下均得到最大化應用,對于應對中美貿易戰等原因導致的原料價格波動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控制了飼料成本。飼料原料抽樣掃碼、分析錄入、最終數據分析等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大大提升了效率。
在食品安全管控方面,溫氏集團建立了一整套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將食品安全視為企業的生命線;以“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控制、責任到人”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方針,確保產品安全、營養美味。健全食品安全制度,確保制度到位。同時,采取“五個統一”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即統一種源、統一飼料原料、統一藥物疫苗、統一技術服務、統一藥殘管控。統一原料采購員,嚴把飼料質量關。統一藥物和疫苗招標,嚴把防疫物資質量,建立了以“EAS 藥物疫苗管理系統”、“OA 藥物疫苗使用審批”和“藥物疫苗質量評估檢測”三位一體的藥物疫苗使用管控體系。統一技術要求和服務,實施嚴格的農場主管理。統一執行嚴格的上市前藥殘檢測,確保上市產品安全。同時,溫氏集團還通過完善溯源體系,執行嚴格的畜禽無害化處理和屠宰加工管理,健全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等措施真正確保食品安全,提高了溫氏的品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