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娟
(北京博亞和訊農牧技術有限公司,北京100085)
2019年政策與市場博弈,供需雙方僵持,玉米價格波動加劇。玉米種植面積下降、臨儲庫存處于低位、拍賣底價上調200元疊加中美貿易磋商進展緩慢,進口谷物替代大幅下降等等,受諸多因素助推,國內玉米價格震蕩上漲。2019 年玉米飼料消費下降,非洲豬瘟肆虐導致生豬存欄大幅下降,豬料消費降幅明顯,盡管禽料消費增加,但不足以彌補豬料消費下降量,綜合來看,玉米飼料消費仍下降。深加工企業產能擴增,開工率居高,玉米工業消費持續升溫。整體來看,玉米去庫存已見成效,未來國內玉米供需將處于緊平衡狀態。
2019 年國內玉米價格先跌后漲,上半年經歷觸底后快速反彈,下半年震蕩盤整。一季度市場上量加快,玉米價格持續下跌,季末跌至低位。二季度臨儲拍賣底價上調200元,提振貿易商看漲心態。另外,中美貿易再生變數,市場利多氛圍發酵,助推玉米價格持續攀升,5 月份玉米價格普遍上漲50~100 元/噸。三季度受臨儲拍賣底價支撐8月玉米均價1 922元/噸,創2016年3月以來新高。四季度新玉米上市,供應壓力增加,玉米價格弱勢下調,但農戶惜售,售糧進度偏慢、鐵路運費上調疊加深加工企業利潤回暖,企業開工率增加,支撐玉米價格跌幅受限。2019年全國玉米均價1 872元/噸,同比上漲2.5%(圖1)。

圖1 2015-2019年全國玉米價格走勢圖
2019 年臨儲玉米起拍底價上調200 元。2019 年臨儲拍賣自5月23日至10月17日共進行21次拍賣,累計投放量8 059.27 萬t,成交量2 191.03 萬t,成交率27.19%,較2018 年減少7 823 萬t。從成交結果來看,成交率高開低走,呈斷崖式下跌。5月份玉米拍賣火熱開拍,首周成交率達到90.66%,6月之后成交陸續降溫;9月份開始投放量每周減少50 萬t,但成交并未改善,成交價格圍繞拍賣底價窄幅波動,10月10日當周成交率降至2.25%,創歷史新低。
2018年臨儲庫存在7 900萬t左右,2019年5-10 月拍賣成交2 191萬t,預計目前臨儲庫存在5 700萬t左右。其中黑龍江糧占總庫存的54%,其次是吉林,遼寧及內蒙古剩余糧源相對較少,關注下年度玉米政策變化。
受貿易摩擦影響,2019年進口谷物同比下降。2019年1-11 月我國累計玉米進口406 萬t,同比增加30.6%。2019 年1-11 月累計進口高粱79 萬t,同比減少78.2%。2019年1-11月累計進口大麥569萬t,同比減少14.7%(圖2)。受中美貿易摩擦及對澳大利亞大麥“雙反”影響,美國高粱及澳洲大麥進口量下降。目前中美貿易磋商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后期若進展順利,美國谷物進口將增加。

圖2 中國2005-2019年(1-11月)玉米進出口量
2019 年大連玉米期貨走勢呈倒“V”型。2019 年上半年玉米期貨價格震蕩上漲,5 月份拍賣政策底價上調,玉米現貨大漲,C2001 不斷刷新該合約新高,5 月29 日最高價達2 085元/噸,創該合約新高。下半年臨儲拍賣成交率屢創新低,現貨價格在拍賣底價支撐下沖高回落,加上新糧上市沖擊,期貨價格在利空預期中持續走弱,10月8日,C2001合約跌至1 810元/噸,創該合約新低。預計2020年玉米期貨將跟隨玉米現貨震蕩偏強運行。

圖3 中國2011-2019年(1-11月)谷物進出口數據
2019年中美貿易磋商緩慢推進,進口谷物量少價高,暫無替代優勢(圖3)。2019年中美貿易磋商幾經波折,終于在12月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自2018年7月6日中方公布對美國進口谷物加征25%關稅,進口成本增加,且進口量急劇下降,2018年12月-2019年6月連續7個月無高粱進口。2018年中國對澳洲大麥實施反傾銷/反補貼調查,2019年進口飼用澳大利亞高粱下降,2019年11-12月商務部分別發布公告,將對澳麥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延長6個月至2020 年5-6 月。進口谷物量少價高,該部分用量由國內玉米來補充,利多國內玉米消費。若中美貿易磋商進展順利,2019年美國谷物進口量將明顯增加,后續關注貿易磋商進展。
國家加碼政策小麥“去庫存”力度,價格高位回調,但飼用替代受限。2019 年政策小麥價格重心持續下移,國家不斷下調小麥銷售底價,利空小麥市場。另外,新麥量質雙增,供應環境較為寬松,價格弱勢下調。2019年糧食庫存消化分品種銷售底價,根據生產年限不同下調60~120元/噸,2014-2018年三等小麥同價2 290元/噸,銷售底價相同,面粉企業對存儲時間長的政策性糧源采購熱情不高,成交數量不及去年同期。2020 年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為每50 kg112元,保持2019年水平不變,限定2020年最低收購價小麥收購總量為3 700萬t,新年度仍需國家政策變化。
2019年全國小麥均價為2 321元/噸,同比下跌4.1%,小麥-玉米價差在500元/噸以上,小麥價格仍大幅高于玉米價格,飼料中小麥替代玉米有限。預計2019-2020年度國內小麥飼料消費及損耗1 600萬t,比上年度減少200萬t,減幅13%(圖4)。

圖4 2014-2019年(9月)全國玉米小麥價格走勢圖
2019 年玉米價格震蕩偏強,但深加工產品庫存居高且下游需求低迷,企業利潤壓縮。一季度,玉米價格高位下調,拖累淀粉、酒精價格走弱,但大企業為搶占市場份額,開工率仍維持高位,淀粉企業盈利壓縮,酒精企業步入虧損通道。二季度玉米價格大幅反彈,深加工產品雖受原料成本提振,但漲幅受限,產品競爭加劇,企業利潤持續壓縮。三季度,企業進入傳統檢修季,企業開工率下降,支撐企業盈利小幅回暖。四季度,新玉米上市,價格偏弱調整,但蛋白粉、玉米纖維和胚芽粕等副產品價格普遍上漲,提振淀粉企業利潤大幅回暖,酒精企業扭虧為盈,利潤好轉推動企業開工率升至年內高點。
豬料消費大幅下降,禽料需求增加。2019 年在非洲豬瘟疫情下,生豬、母豬存欄大幅下降,生豬養殖盈利超預期,10 月底全國均價破40 元/千克,生豬出欄盈利高達3 000 元/頭,生豬養殖進入高紅利期,加上國家出臺多項舉措恢復生豬養殖,養殖企業復養和補欄積極性提高,母豬存欄在11 月止降回升,而由于商品豬轉種導致生豬存欄環比仍下降。全國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降至低位,豬料消費降幅明顯。豬肉缺口加大,生豬價格暴漲,替代效應助推雞肉和雞蛋需求大幅提升。白羽肉雞價格全面創新高,帶動種雞市場采取增產能措施,加大肉雞出欄量,2019 年肉雞出欄量止跌大漲,出欄體質量同比增加明顯。替代效應增加,雞蛋價格高點創歷史新高,全年蛋雞養殖維持較好盈利,蛋雞養殖集中延遲淘汰,新增開產雞群增多,2019 年在產蛋雞存欄持續回升,提振禽料消費。
豬料需求降幅明顯,盡管家禽和反芻料需求增加,但難以彌補豬料下降量,整體來看,飼料需求小幅下降。據糧信中心數據顯示,預計2018-2019年度飼料消費17 500萬t,同比減少1 000萬t,減幅5.4%。預計2019-2020年度飼料消費17 500萬t,同比持平。
供應方面,玉米供給側改革已見成效,2019年臨儲庫存在5 700 萬t,2019-2020 年度供需缺口擴大,玉米市場由供大于求格局向供需緊平衡轉換,未來國內玉米政策仍將以穩定玉米生產為主。需求方面,2019 年下半年生豬價格大幅上漲,國家出臺多項舉措恢復生豬養殖,養殖企業復產及補欄積極性提高,預計2020 年生豬存欄陸續恢復,但仍處相對低位,豬料消費受限;禽料、水產料和反芻料仍保持增長,提振玉米飼用消費。深加工產能擴增放緩,但工業消費仍保持增長。預計2020 年下游需求有所好轉,玉米價格震蕩偏強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