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城
(北京博亞和訊農牧技術有限公司,北京100085)
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疲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降至3%,這也是自全球經濟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全球貿易壁壘不斷增加,貿易和地緣政治相關不確定性升高,為應對經濟潛在的下行風險,全球央行接連降息,轉向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
全球大豆市場供需格局有所改善,大豆期末庫存降至2017年以前水平,主要得益于美國大豆產量的大幅下降,豆類市場價格底部抬升,但南美大豆產量延續豐產,全球大豆供應仍較寬松,市場反彈乏力,豆類市場價格維持低位區間震蕩。經過中美兩國經貿團隊的共同努力,雙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則的基礎上,已就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中美貿易仍未恢復正常水平,中國繼續增加南美大豆采購量,并擴大國產大豆種植面積,拓寬蛋白原料進口品種和來源地,形成多元化供應新格局。2019年1-11 月中國大豆累計進口量為7 896.9 萬t,同比下降4.1%,進口均價398.2美元/噸,同比下跌7.8%。
國內非洲豬瘟疫情延續擴散,生豬產能大幅下降,豬料消費下降明顯,部分豬料企業轉產禽料;下半年國內豬價超預期上漲,生豬養殖盈利創歷史新高,提振終端市場復養積極性,疊加穩生產保供給政策出臺,終端壓欄留種現象普遍,四季度能繁母豬存欄止降回升,豬料消費觸底回升。在非洲豬瘟背景下,家禽市場量價齊升,禽料消費增幅高于市場預期,彌補部分豬料消費降幅。水產養殖市場前高后低,終端產品價格低迷,養殖效益低于預期,飼料消費旺季不旺。反芻市場養殖效益較好,飼料消費增幅高于預期。此外,國內豆粕與雜粕價差降至歷史低位,豆粕使用優勢明顯,飼料企業上調豆粕添加比例,預計2019年國內豆粕添加比例為19.5%,同比上調0.77個百分點。綜合來看,2019年豆粕飼用消費量降幅低于市場預期,預計同比下降3.8%。國內豆粕現貨供應充足,需求下降,疊加中美達到第一階段協議,豆粕現貨價格低位震蕩,均價為2 868元/噸,同比下跌9.5%(圖1)。

圖1 2017-2019年國內豆粕均價趨勢圖
2019年,在經過八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后,經過中美兩國經貿團隊的共同努力,雙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則的基礎上,已就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協議文本包括序言、知識產權、技術轉讓、食品和農產品、金融服務、匯率和透明度、擴大貿易、雙邊評估和爭端解決、最終條款九個章節。同時,雙方達成一致,美方將履行分階段取消對華產品加征關稅的相關承諾,實現加征關稅由升到降的轉變。
2019年,全球大豆市場供需格局有所改善,大豆期末庫存降至2017 年以前水平,主要得益于美國大豆產量的大幅下降,但南美大豆產量延續豐產,全球大豆供應仍較寬松,豆類市場價格維持低位區間震蕩。
巴西大豆產量小幅下降,出口量小幅回落。據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18-2019年度巴西大豆產量為1.17億t,同比減少500 萬t。今年巴西貨幣延續貶值,中國繼續以采購巴西大豆為主,但因國內需求下降,令2018-2019 年度巴西大豆出口量小幅回落,至7 494.7 萬t,同比減少118.9萬t;巴西大豆壓榨量小幅下降,2018-2019年度巴西大豆壓榨量為4 253萬t,同比減少167.5萬t。
阿根廷大豆產量恢復正常水平,出口量大增。據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18-2019 年度阿根廷大豆產量為5 530 萬t,同比增加1 750 萬t。阿根廷大豆產量恢復,中國加大阿根廷大豆采購量,令阿根廷大豆出口量大幅上升,2018-2019 年阿根廷大豆出口量為910.3 萬t,同比增加697.1 萬t;大豆壓榨量大幅回升,2018-2019 年阿根廷大豆壓榨量為4 056.7萬t,同比增加363.4萬t。
美國大豆產量大幅下降,出口和壓榨上升,庫存降至正常偏高水平。據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19-2020年度美國大豆產量為9 661.5 萬t,同比減少2 390 萬t;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美豆出口大幅下降,2018-2019 年度美國大豆出口量為4 756.4 萬t,同比減少1 050.7 萬t,2019-2020 年度美國大豆出口量為4 830.1 萬t,同比增加74.4萬t;因美豆價格較低,國內壓榨表現強勁,2018-2019年度美國大豆壓榨量為5 693.5 萬t,同比增加100.9 萬t,2019-2020 年度美國大豆壓榨量為5 728.9 萬t,同比增加34.4萬t。
中國大豆種植面積大幅增長,單產略有增長,產量大幅增長。2019 年,吉林省大豆生產者補貼水平為265 元/畝(各市區略有差別),遼寧省大豆的生產者補貼為276元畝,黑龍江大豆補貼255元/畝。據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國大豆播種面積1.40 億畝,比上年增加1 382 萬畝,增長10.9%。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三省一區”大豆面積增加量占全國增加量的9成以上,尤其是黑龍江省大豆面積增加1068萬畝,占全國增加量的77.3%。大豆單產129千克/畝,每畝產量比上年增加2.7 kg,增長2.2%;大豆產量181億kg,比上年增加21.5億kg,增長13.3%。
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9 年1 至11 月中國累計進口大豆7 896.9萬t,累計數量同比減少4.06%(圖2)。市場預計12月進口大豆到港量在800萬t,以此計算,2019年中國進口大豆有望達到8 696.9 萬t,同比減少1.21%。由于大豆進口量延續下降,而國產大豆產量延續增長,國內大豆對外依賴度繼續走低,至82.77%。國內大豆進口均價先降后升,同比大幅下降,2019年1至11月中國進口大豆均價為398.23美元/噸,同比下跌7.8%。

圖2 2016-2019年中國月度大豆進口量及單價

圖3 2017-2019年國內油廠豆粕庫存和未執行合同趨勢圖
中美大豆貿易仍未恢復正常水平,進口大豆到港量延續下降,且部分進口美國大豆進入國儲,國內大豆供應處于偏緊態勢,油廠大豆庫存大幅下降,11月底降至300萬t以下。因進口大豆供應偏緊,部分油廠階段性缺豆停機,油廠開機率持續低位運行,開機率均值為44.8%,同比下降5.1個百分點,再創歷史新低;大豆壓榨總量大幅下降,為8 330萬t,同比下降5.8%,降至2016年水平。油廠豆粕庫存持續走低,由年初的123 萬t 降至年底的40 萬t,階段性出現提貨緊張現象;未執行合同先降后升,上半年終端需求低迷,下半年終端需求有所改善(圖3)。
國內豬料消費大幅下降,禽料消費增幅高于市場預期,彌補部分豬料消費降幅,水產飼料消費旺季不旺,反芻飼料消費增幅高于預期。此外,國內豆粕與雜粕價差降至歷史低位,豆粕使用優勢明顯,飼料企業上調豆粕添加比例,豆粕飼用消費量降幅低于市場預期,預計2019年豆粕飼用消費量同比下降3.8%(圖4)。

圖4 2016-2019年中國豆粕飼料消費量
2019 年一季度,中國海關多次從加拿大進口的油菜籽中檢出危險性有害生物,中國海關暫停部分涉事企業出口資格,中國油菜籽進口量大幅下降,提振菜粕表現強于豆粕市場。此外,2019年棉花產量小幅減產,且終端客戶直接采購棉籽,推升棉籽價格,令棉粕市場表現強于同期。2019年,國內豆粕與菜粕價差為468元/噸,同比下降26.3%;豆粕與棉粕價差為383 元/噸,同比下降41.9%。豆粕與雜粕價差大幅下降,豆粕使用優勢增加,雜粕使用價值下降。
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小幅提高,由于中美經貿磋商達成第一階段協議,有助于全球商品貿易活動恢復,疊加產油國加大減產力度,預計商品價格底部抬升。南美大豆延續豐產,美國大豆播種面積和產量恢復性增長,全球大豆供應保持寬松,貿易政策和天氣變化依然是關注焦點,預計美國大豆價格運行區間在880~1 030 美分/蒲式耳。預計2020 年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穩中略增,大豆進口量在8 800萬t左右,豆粕現貨供應寬松,需求止降回升,豆粕現貨價格運行區間在2 650 ~3 3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