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登兵,謝 剛,黃同麗,謝元貴,陳 陽,金 桃
(1.貴州省山地資源研究所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2.貴州科學院 貴州省山地資源研究所,貴州 貴陽 550001)
古樹名木是指百年以上的樹木、稀有珍貴樹木、具有歷史價值或者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均屬古樹名木[1,2]。古樹名木是森林資源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不僅可以提供優美的自然景觀,還可以打造深厚具有歷史沉淀的人文景觀,不僅是一個地區悠久歷史與文化的象征,也是古樹名木是林木資源中的瑰寶,是自然界和祖先留下的珍貴遺產[3,4],是維系鄉情、鄉愁的重要紐帶[5],是社會發展、歷史變遷、氣候條件、地理環境變化的直接見證者[6],同時也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來的珍貴遺產,具有重要的科學、文化和經濟價值[7]。古樹名木是其分布地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地人的自然思想、民族風俗、宗教信仰和生產生活習慣,因而一直是區域文化研究的重要對象[8],研究古樹名木組成和分布特征對古樹名木保護具有重要意義。保護古樹名木并適當利用古樹名木資源對建設生態文明、傳承地域文化、保護區域生物多樣性以及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保護好古樹名木對研究貴定縣歷史文化、發展生態旅游和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鄉村”具有重要的意義。查清資源現狀,建立空間數據庫,為全縣古樹大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動態監測及踐行“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發展新路提供重要基礎數據。同時為今后貴定縣古樹名木日常養護管理、持續利用和下一步更新復壯與保護性開發提供科學依據。
貴定縣位于貴州省中部,隸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處東經106°59′13″~107°21′45″,北緯26°05′26″~26°46′29″。位于云貴高原東部的黔中山原中部,地處苗嶺北坡,境內以低山和中山地為主,地形起伏,溝谷縱橫,山巒重疊,地表崎嶇破碎,地理環境復雜多樣。全縣最高海拔為斗蓬山最高峰1961 m,最低海拔為南部甜茶河與紅水河交匯處719 m。土壤主要以碳酸巖、砂巖、砂頁巖發育而成的黃壤為主。貴定縣地處東南亞季風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溫暖濕潤,雨量充沛。貴定縣年平均氣溫14.5 ℃;年降雨量1100 mm,降雨集中在5~8月,占年降雨量的59.50%。無霜期287 d。全縣河流包括兩大流域,三大水系,云霧山分水嶺以北為長江流域(烏江水系和沅江水系),占全縣國土總面積的75.40%,以南為珠江流域(紅水河水系)占全縣總面積的24.60%。
本研究在收集資料的基礎上,采用走訪和實地踏查相結合,以GPS進行定位,拍攝數碼照片,對古樹名木的位置、胸圍、樹高、冠幅、樹種、長勢、年齡、土壤等相關因子測量記錄。最終以Arcgis平臺建立古樹名木資源空間數據庫,實現動態監測管理。統計各科古樹名木數量、地貌分布、海拔分布、古樹保護等級等情況,在此基礎上分析古樹名木空間分布情況。
全縣共有古樹名木1868株,涉及40個科,其中:柏科828株、大戟科7株、冬青科18株、豆科63株、紅豆杉科12株、胡桃科28株、樺木科9株、金縷梅科206株、殼斗科86株、苦木科1株、藍果樹科5株、楝科3株、木蘭科8株、木犀科29株、七葉樹科4株、漆樹科31株、槭樹科6株、千屈菜科2株、茜草科3株、薔薇科21株、清風藤科1株、三尖杉科2株、桑科1株、山茶科1株、山茱萸科1株、柿科7株、鼠李科7株、松科12株、無患子科26株、五加科5株、楊柳科1株、楊梅科4株、銀杏科51株、榆科283株、樟科95株、紫葳科1株(表1)。貴定縣古樹名木資源豐富,研究、開發利用潛在價值大,對研究貴定縣人文歷史、民族、氣象等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從表1可以看出,全縣古樹名木生長正常株數為1772株,占總株數的94.86%;生長勢呈衰弱的株數為71株,占總株數的3.8%;生長勢為瀕危的株數25株,占總株數的1.34%。原因之一是貴定縣成立了古樹大樹名木保護領導小組,依據《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制定了切實可行的保護措施,各鎮(街道)分別成立了保護領導小組,制定了相應的保護措施,實行屬地管理的原則,對權屬屬于村、組集體的,由村、組安排進行管護,對權屬屬于個人的,村委作好監督指導,由個人進行保護,采取的相關古樹名木保護措施取得明顯的成效,總體生長趨勢呈現良好。
表1 貴定縣古樹名木生長勢情況 株

科合計生長勢正常所占比例/%衰弱所占比例/%瀕危所占比例/%合計1868177294.86713.80251.34柏科828798237大戟科77冬青科1818豆科63567紅豆杉科1212胡桃科28271樺木科9531金縷梅科2062042殼斗科86842苦木科11藍果樹科55楝科33木蘭科871木犀科2929七葉樹科44漆樹科31301槭樹科66千屈菜科22茜草科321薔薇科21201清風藤科11三尖杉科22桑科11山茶科11山茱萸科11柿科77鼠李科77松科1212無患子科261772五加科55楊柳科11楊梅科431銀杏科51501榆科283259159樟科958753紫葳科1 1
貴定縣古樹有1865株,其中保護等級為一級的有96株,所占全縣古樹名木總株數的5.14%;保護等級為二級的有138株,所占全縣古樹名木株數的7.39%;保護等級為三級的有1631株,所占全縣古樹名木株數的87.31%。各保護等級所占比例依次為三級>二級>一級(表2),保護等級為三級的株數所占比例最大,主要是由于前期人為保護意識不強,管護不到位,受到各種自然災害以及病蟲害和人為破壞比較大,到達一定年齡以后,樹木長勢呈現衰弱的趨勢,慢慢的自然枯死,年齡越大,保存難度越大。由于后期保護意識逐漸加強,各種管護措施的實施,年齡相對較小的古樹得到一定的保護。

表2 古樹名木保護等級及所占比例
從表3可以看出,貴定縣古樹名木地貌分布在低中山區域的最多,占全縣古樹名木株數的69.91%;其次是中中山區域,占全縣古樹名木株數的17.77%;分布最少的是高中山,僅占全縣古樹名木株數的0.32%。其主要原因是貴定縣地貌是以中中山和低中山、低山為主,高中山的面積分布較少。其次是村寨大部分分布于中中山和低中山、低山,而古樹名木基本都是呈散狀分布于村落旁。

表3 古樹名木地貌空間分布特征 株
從表4可以看出,平坡古樹名木的株數有806株,所占全縣古樹名木株數的43.15%;緩坡古樹名木株數為137株,所占全縣古樹名木株數的7.33%;斜坡古樹名木株數為324株,所占全縣古樹名木株數的17.34%;陡坡古樹名木的株數為359株,所占全縣古樹名木株數的19.22%;急坡古樹名木株數為150株,所占全縣古樹名木株數的8.03%;險坡古樹名木株數為92株,所占全縣古樹名木株數的4.93%。古樹名木坡度空間分布株數依次為平坡>陡坡>斜坡>急坡>緩坡>險坡。主要原因在于古樹主要生長在村寨旁、路旁、寺廟旁、河邊和墳墓旁;其主要形式為風水林和風水樹、神樹等形式存在。然而村寨分布主要集中分布于平坡,在陡坡、斜坡、急坡、緩坡零星的有村寨、寺廟、墓地等分布。

表4 古樹名木坡度空間分布特征 株
貴定縣古樹名木株數為1868株,主要以三級保護和二級保護為主,株數分布為1631株、138株,占古樹名木總株數的94.70%。貴定縣古樹名木地貌分布在低中山區域的最多,占全縣古樹名木株數的69.91%;其次是中中山區域,占全縣古樹名木株數的17.77%;分布最少的是高中山,僅占全縣古樹名木株數的0.32%。古樹名木坡度空間分布株數依次為平坡>陡坡>斜坡>急坡>緩坡>險坡。貴定縣具有豐富的古樹名木資源,古樹名木是獨特的景觀資源,是一個地方的亮點和名片,具有很高的生態旅游文化價值,可顯著提高旅游品味。
此后應該加強對古樹名木的保護與利用,對已列入古樹大樹名木的實行掛牌保護,對生長環境較差的實行客土護根等保護措施,對有蟲害、病害的進行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等措施進行保護。時常對長有寄生滕本植物和桑寄生的古樹名木進行清理,改善古樹名木生長環境,對生長衰弱的古樹采取復壯措施。此外,還需要提高農戶對古樹名木保護重視程度和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