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宏巍,郭忠玉
(1.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 北京 100732; 2.華北理工大學 管理學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2001年,為了更好地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我國證監會規定上市公司實施獨立董事制度。但因中國企業文化和情境與西方不同,中小投資者質疑中國獨立董事流于形式且并未發揮作用。2016年,萬科董事會通過引入深鐵資產的議案后,萬科獨立董事華生發表了《我為什么不支持大股東意見》的系列文章對該議案提出質疑,由此改變了中國中小投資者以往視獨立董事為“花瓶”的看法。此外,獨立董事能否真正發揮治理效應并推動公司績效增長,在學術界也存有爭議。吳潔等認為,獨立董事制度適應中國國情,對公司業績提升具有重要作用[1]。然而,鄭志剛等認為,獨立董事尚不能發揮真正的治理作用,也不能提升公司績效[2]。與上述研究結論不同,葉康濤等認為不同背景的獨立董事對公司績效提升的作用有所不同[3],但是具體有何不同仍缺乏深入研究。總體而言,上述研究忽略了獨立董事社會資本異質性對公司績效影響的不同,沒有充分考慮在獨立董事社會資本與公司績效之間發揮中介作用的關鍵要素,也缺乏關于中國獨立董事對公司績效影響的動態追蹤。
因此,本文針對如下問題進行進一步研究:(1)充分考慮獨立董事異質性,將獨立董事社會資本細分為縱向社會資本、橫向社會資本、教育社會資本、社會聲譽和職業背景5個方面,研究獨立董事社會資本整體對公司績效的影響,以及獨立董事社會資本5個方面對公司績效影響的強弱;(2)隨著中國現代企業制度的不斷完善,獨立董事發揮的作用也在發生變化,基于此,本文針對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影響的動態性開展研究;(3)雖然不乏關于獨立董事社會資本與公司績效之間關系的研究,但是對這一關系的內在機制的研究仍較為缺乏,本文從公司競爭戰略視角切入,分析不同的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如何通過競爭戰略對公司績效產生影響。
西方學者對獨立董事社會資本與公司績效之間關系的研究起步較早,研究內容也相對豐富。中國學者基于西方理論研究和中國實踐,進行了中國情境下獨立董事社會資本與公司績效關系的研究。目前關于獨立董事與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主要有3種觀點:正相關、負相關和不相關。
得出獨立董事社會資本與公司績效正相關結論的研究最多,學者們通過實證檢驗認為,如果獨立董事具備豐富的社會資本,將有助于公司進行決策或者增加資源,進而提升公司績效。獨立董事的社會資本分類較多,包括政治背景、行業背景、兼任情況、學歷情況等。因此,關于獨立董事社會資本與公司績效的相關性主要分為兩類:單維度社會資本相關性分析和多維度社會資本相關性分析。Bill等、Krishnan等基于單維度視角分析得出政治背景、行業背景、兼任情況、學歷情況等維度都會對公司績效產生正相關影響[4-5]。在單維度研究的基礎上,Balsmeier等、高鳳蓮等整合了獨立董事社會資本的分類,進行了多維度獨立董事社會資本與公司績效關系的分析,認為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具有正向促進作用[6-7]。但是在整合視角下,異質性是否會導致不同維度對公司績效的影響有所不同,并未得到更多深入研究。
獨立董事社會資本與公司績效呈負相關的研究結論主要集中在單一維度,如肖作平等認為政治背景會導致企業過度迎合政府安排,降低公司績效[8];于東智等認為獨立董事關系網絡越復雜,越會分散獨立董事精力,導致公司績效降低[9];趙安川等認為獨立董事的學歷對實際公司運營并沒有幫助,與公司績效呈負相關[10]。目前鮮有研究指出獨立董事的綜合性社會資本會降低公司績效。
獨立董事社會資本與公司績效不相關的研究成果也主要集中在單一維度,例如張慧等通過實證數據分析指出獨立董事的學歷與公司績效并無相關性[11];彭花認為獨立董事的聲譽度并不會對公司績效產生作用[12]。
綜上,對于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和公司績效相關性問題,學者們基于理論和實證分析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但目前基于多維度整合框架研究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影響的異同,以及這些異同是否會受到某些中介變量影響的相關研究仍較為缺乏。同時,鮮有研究進一步觀察隨著中國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漸完善,獨立董事社會資本發揮的作用是否呈動態變化。因此,本文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進一步探討。
本文對獨立董事社會資本與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認為公司競爭戰略在二者關聯性中具有中介作用,能夠影響獨立董事社會資本發揮效能,具體的研究框架如圖1所示。基于該研究框架,本文對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影響的動態性、獨立董事社會資本異質性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競爭戰略發揮的中介作用進行深入探討。
1.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的影響
如前所述,社會資本與公司的經營績效具有相關性,葉康濤等、劉林基于不同情境進行實證研究,指出獨立董事某一維度(如政治背景)的社會資本可能與公司績效呈負相關[3,13],但是目前沒有研究證明整合視角下獨立董事的多維度社會資本與公司績效呈負相關。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降低交易摩擦成本、獲取高質量信息、暢通溝通渠道、規避法律風險、獲取高質量融資等方面均具備正向作用[14-17]。總體而言,具有豐富社會資本的獨立董事能獲取更多行業信息和資源,有利于提高監督治理水平,有效地降低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第一類委托—代理成本;同時,獨立董事社會資本越豐富,越容易打破公司經營的行政壁壘,獲得更多公司實際運營信息,更好地發揮監督職能,能有效降低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第二類委托—代理成本。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1: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有正向影響。
2.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影響的動態性分析
社會資本發揮作用與市場機制相關并具有功能邊界,當市場競爭不充分時,獨立董事社會資本發揮的作用較弱;當市場競爭充分度較高時,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在產業轉型升級階段,環境的不確定性和不連續性都有所提高,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在促進公司績效提升上會發生更大的作用。為了更好地發揮獨立董事的作用,我國從2001年出臺《關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到2014年出臺《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履職指引》期間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總體而言,中國的獨立董事制度正在形成一個漸進改變、正向修正的有效制度。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完善,我國獨立董事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獨立董事具備的社會資本可以更加有效地影響公司績效。實踐中,房地產行業受宏觀調控處于變革轉型期,獨立董事社會資本發揮的作用也在發生變化,通過“萬科—寶能”事件看到一些知名獨立董事的發聲也比以往更具話語權。
因此,提出如下假設:
H2: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增強。
3.獨立董事社會資本異質性對公司績效的影響
經過文獻檢索和實際調研,筆者認為獨立董事的社會資本主要包括5個分變量維度:縱向社會資本、橫向社會資本、教育資本、社會聲譽、職業背景。其中,縱向社會資本代表獨立董事與政府部門及其下屬單位之間的政治關聯;橫向社會資本代表調動公司間資源的能力;教育資本代表受教育程度和專業技能水平;社會聲譽代表在自身關系網絡中的影響力以及其他成員對其支持與認可的程度;職業背景包括學術背景、金融背景、高管背景、法律背景。因為社會資本具有異質性,不同的社會資本會帶來不同的績效影響,這一觀點在企業家社會資本與公司績效關系研究領域得到普遍認可[18-19]。對于獨立董事而言,社會資本的異質性也會對公司績效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H3:獨立董事的縱向社會資本、橫向社會資本、教育資本、社會聲譽資本、職業背景資本對公司績效影響的強弱有所不同。
4.中介作用
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影響的強弱與公司采取的競爭戰略有關,不同的競爭戰略會起到不同的中介作用并影響社會資本作用的發揮。Howarde等、Coviello等的研究表明,公司的社會資本對公司的競爭戰略決策和實施具有影響[20-21]。當獨立董事的社會資本能夠有效嵌入公司戰略產生協同效應時,將更有利于公司的競爭戰略決策與實施。王百強等指出戰略理論能夠指引公司績效發生改變[22]。由此可見,獨立董事的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受公司采取的競爭戰略中介影響。
在上述基礎上,本文依據波特提出的兩種基本競爭戰略即低成本戰略和差異化戰略[23]進行進一步研究。Dess等以制造企業CEO為樣本,發現采用低成本戰略可以產生較高的公司績效[24];藺雷等則指出差異化戰略對制造業公司績效的影響顯著[25]。總而言之,公司低成本戰略或差異化戰略對獨立董事社會資本提高公司績效的程度產生影響。
因此,提出如下假設:
H4a:低成本戰略在獨立董事社會資本與公司績效之間起中介作用。
H4b:差異化戰略在獨立董事社會資本與公司績效之間起中介作用。
1.樣本選擇和數據來源
2003年8月發布的《國務院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國發〔2003〕18號)提出“房地產業是中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信貸業務管理的通知》(銀發〔2003〕121號)、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國發〔2003〕18號),均標志著中央政府開始進行房地產宏觀調控。面對宏觀調控,為了取得更好的業績,不同的房地產公司采用了不同的發展戰略。因此,選取房地產行業采集數據,分析獨立董事、競爭戰略與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具有典型代表意義。本文采集房地產行業2008—2018年上市公司數據進行研究,為保證研究數據的科學性,剔除了ST類、*ST類和SST類上市公司數據。此外,上市公司年報中未披露、獨立董事信息存在缺失的以及無法獲取研究信息的上市公司均予以剔除。最終本文共收集了99家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的1 089個觀測樣本,并通過采集國泰安數據庫中3.4萬個數據進行實證研究。
2.變量測量指標及說明
(1) 獨立董事社會資本變量
本文根據唐清泉等[26]、魏剛等[27]的研究對獨立董事職業背景進行劃分,并結合獨立董事大部分職業類型占比,將獨立董事的職業背景劃分為學術背景、金融背景、高管背景和法律背景。獨立董事社會資本測量指標匯總如表1所示。

表1 獨立董事社會資本測量指標
(2) 競爭戰略變量
參考David等[28]、劉睿智等[29]、任娟等[30]、雷輝等[31]、鄭兵云等[32]的研究,確立競爭戰略的財務數據測量指標,如表2所示。

表2 低成本戰略和差異化戰略的財務數據測量指標
(3) 公司績效變量
托賓Q值能從市場角度反映績效的變化,因此本文選擇托賓Q值作為衡量公司績效的指標,其公式為:
托賓Q值=(流通股股價+非流通股股價)/總資產
(1)
(4) 控制變量
為確保研究結果的真實性和嚴謹性,需要對一些復雜因素進行控制。本文將從公司層面和獨立董事層面進行控制,控制變量包括:公司規模(Size)、公司年齡(Age)、公司性質(State)、資本結構(Debt)、股權集中度(OC)、獨立董事占比(Ind)。
3.模型構建
本文利用SPSS 24.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實證分析獨立董事社會資本與公司績效的關系,并檢驗競爭戰略的中介作用,構建模型如下:
模型一:
TobinQ=α+β1PI+β2NFE+β3EDU+β4NPE+β5ACAD+β6FIN+β7ADM+β8LAW+β∑Control+ε
模型二:
LCSO=α+β1PI+β2NFE+β3EDU+β4NPE+β5ACAD+β6FIN+β7ADM+β8LAW+β∑Control+ε
DIF=α+β1PI+β2NFE+β3EDU+β4NPE+β5ACAD+β6FIN+β7ADM+β8LAW+β∑Control+ε
模型三:
TobinQ=α+β9LCSO+β10DIF+β∑Control+ε
模型四:
TobinQ=α+β1PI+β2NFE+β3EDU+β4NPE+β5ACAD+β6FIN+β7ADM+β8LAW+β9LCSO+
β10DIF+β∑Control+ε
其中:TobinQ(總資產收益率)是被解釋變量,α是截距為常數項,ε為回歸殘差項,βi(其中i=1,2,3,4,5,6,7,8,9,10)為回歸系數,β為控制變量(包括公司規模、資本結構、公司年齡、公司性質、股權集中度、獨立董事比例)的系數。
為了初步掌握研究模型中的各測量指標的基本情況,對統計整理的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數據進行初步描述性統計,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變量描述性統計
由表3可知,縱向社會資本(政治關聯平均)的最大值為4,最小值為0,說明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的政治關系有強弱差異,是一項競爭優勢資源;橫向社會資本(曾任職數平均)的平均值為3.321 20,說明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平均有3~4次的任職經歷。從獨立董事的職業背景可以看出,其中具有學術背景和高管背景的較多,基本每個上市公司都有該類背景的獨立董事,而金融背景和法律背景的獨立董事數量占上市公司數量的一半。
關于競爭戰略指標的描述性分析,其中低成本戰略指標總資產周轉率最小值為0,最大值為3.016 5,固定資產周轉率最大值為1 106.148 1,平均值為48.702 30,說明企業投資資本效率變化幅度大。差異化戰略指標中無形資產比率差異較大,說明公司之間的差異較大,毛利率數據與期間費用率和銷售費用率相比差值較大。
樣本中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的托賓Q值最大值為20.497 2,而最小值為0,表明我國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發展不平衡,公司績效差異相對較大。其中,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各占一半,獨立董事比例最大值為0.625 0,部分企業對于聘任獨立董事重視程度高。
本文運用因子分析識別獨立董事社會資本、低成本戰略和差異化戰略,提取的公因子最低可以解釋62.836%原有變量,符合要求。進行相關系數分析可知獨立董事社會資本(r=0.031,p<0.01) 與公司績效呈正相關。該分析結果與本文提出的H1假設一致,初步證明研究具備可行性。
分別對上述假設進行驗證,具體步驟如下:(1)驗證假設H1,分析自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影響。在引入控制變量的基礎上,加入自變量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被解釋公司績效的影響。(2)驗證假設H2,引入控制變量,分階段分析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的影響,比較不同階段這一影響的強弱。(3)驗證假設H3,分析不同類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影響的強弱。在引入控制變量的基礎上,分別分析自變量(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包含的縱向社會資本、橫向社會資本、教育資本、社會聲譽、職業背景)對被解釋變量的影響,比較不同維度社會資本影響的強弱。(4)驗證假設H4a和H4b,分析中介作用。首先,分析自變量對中介變量的影響,在引入控制變量的基礎上,加入自變量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分析其對競爭戰略的作用;其次,分析中介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在引入控制變量的基礎上,分別加入自變量、低成本戰略和差異化戰略對公司績效的影響;最后,在引入控制變量和自變量獨立董事社會資本的基礎上,分別加入低成本戰略、競爭戰略兩種不同的類型,分析獨立董事社會資本、低成本競爭戰略和競爭戰略對公司績效的共同影響(其中,假設H1、H4a、H4b的驗證分析見表4;假設H2和H3的驗證分析見表5)。
通過對表4進行分析得出如下結論:(1)獨立董事社會資本(M10,β=0.161,p<0.01)對公司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假設H1成立。(2)低成本戰略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獨立董事社會資本(M2,β=0.063,p<0.01)對低成本戰略有顯著正向影響,低成本戰略(M6,β=0.165,p<0.01)對公司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在加入低成本戰略后,社會資本(M11,β=0.152,p<0.01)對公司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因此,低成本戰略在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的影響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假設H4a成立。(3)差異化戰略不具有中介作用。差異化戰略在中介作用檢驗過程中未顯著影響公司績效,因此假設H4b不成立。

表4 社會資本、競爭戰略對公司績效影響分析
注:***、**、*分別表示估計參數在1%、5%、10%的水平上顯著
為了更好地分析中國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影響的動態性,本文結合房地產行業發展歷程,將2008年至2018年劃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2008—2011年,非均衡快速發展階段。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我國推出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一政策促使房價快速上漲,房地產行業呈現爆發式增長。但這一增長并不均衡,一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為25.25,城鎮的這一指標則為12.07,二者差距較大。第二階段:2012—2014年,市場競爭激烈階段。2012年底,房地產行業競爭激烈,優勝劣汰現象明顯,行業前50強企業在市場總份額中占五分之一。隨著市場競爭加劇,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也出現了反復,房地產市場在2013年價格震蕩上行,在2014年卻出現集體下跌。第三階段:2015—2018年,市場調控階段。國家政策密集出臺,2015年的中央經濟會議強調“化解房地產庫存”;2016年陸續出臺“限購限貸,限售限價”的相關政策;2017年,各地陸續發布樓市調控政策,樓市成交量明顯下滑,市場集中度加大,中小型企業生存空間明顯變窄。基于上述3個階段,本文進行了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影響的動態性分析(見表5)。
通過對表5進行分析得出如下結論:(1)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增強,假設H2成立。其中,2008—2011年,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系數為0.117(M6,β=0.117,p<0.01);2012—2014年,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系數為0.141(M8,β=0.141,p<0.01);2015—2018年,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系數為0.226(M10,β=0.226,p<0.01)。隨著時間的推移,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系數逐漸增大,且第三階段的影響系數幾乎為第一階段的二倍,證明我國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程度越來越大,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完善,“花瓶董事”模式必將改變。(2)獨立董事的縱向社會資本、橫向社會資本、教育資本、社會聲譽、職業背景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強弱不同,假設H3成立。觀察2008—2018年獨立董事社會資本的分變量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發現政治關聯(M2,β=0.142,p<0.01)、金融背景(M2,β=0.136,p<0.01)、曾任職數(M2,β=0.101,p<0.01)、學歷(M2,β=0.087,p<0.01)、法律背景(M2,β=0.075,p<0.05),對公司績效的正向影響依次降低,而社會聲譽、學術背景和高管背景對公司績效沒有顯著正向影響。

表5 獨立董事社會資本階段性分析及異質性分析
注:***、**、*分別表示估計參數在1%、5%、10%的水平上顯著
如前所述,獨立董事社會資本越豐富就越有助于提升公司績效。因此,公司績效好的上市公司就會愿意也有能力聘請社會資本豐富的獨立董事。同樣,具有高社會資本的獨立董事也會選擇績效好的公司,這樣更能規避風險并發揮自身的作用。為克服內生性問題,采用兩階段最小二乘估計法進行驗證。參照先驗研究,選取獨立董事性別、無薪酬的獨立董事比例和流通股比例作為工具變量[7]。其中,獨立董事的性別不受公司績效等因素影響;無薪酬的獨立董事比例是基于公司價值的客觀選擇;中小投資者為主的流通股比例越大,越傾向于要求聘請獨立性強的獨立董事。在兩階段最小二乘的回歸結果中,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在0.00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這說明在考慮內生性因素的影響下,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社會資本越豐富越有利于公司經營績效的提升。
為了檢驗實證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首先,本文采取替換解釋變量的辦法,將獨立董事社會資本中職業背景這一指標由原來的比例改變成虛擬變量來檢驗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如果獨立董事職業背景是本文設置的類型中的某一類則賦值為1,否則為0,經驗證,實證結果未發生實質性改變。其次,本文替換了控制變量,用銷售收入的對數(Sale)代替資產的對數(Size)來表示公司規模,實證結果未發生明顯變化。為了進一步保證結果的穩健性,本文替換了被解釋變量,用總資產收益率(ROA)替換托賓Q值來表示公司績效,實證結果與原結果一致,仍未發生變化。通過內生性和穩定性檢驗可知,研究結果科學穩定,不會因其他變量的干擾而改變研究結論。
本文通過構建獨立董事社會資本、競爭戰略與公司績效的研究模型,以房地產行業 99 家上市公司2008—2018年的動態數據為觀測值,從獨立董事社會資本視角研究了獨立董事與公司績效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公司競爭戰略在其中發揮的中介作用。研究結果表明:(1)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2)隨著時間的推移,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的正向影響越來越強。(3)獨立董事社會資本中的政治關聯、曾任職情況、學歷、背景(金融背景和法律背景)對公司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且程度有所不同。其中,政治關聯作為縱向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的影響最大;曾任職情況作為橫向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的影響排第二;金融背景的影響排第三,法律背景的影響最弱,而社會聲譽、學術背景和高管背景對公司績效沒有顯著正向影響。(4)低成本戰略在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的影響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5)差異化戰略在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的影響中不起中介作用。
雖然本文驗證了房地產行業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具有正向影響,但是本文并未分析房地產之外其他行業獨立董事社會資本的作用,亦沒有進行行業間的比較分析,這是本文的不足之處,也是未來計劃開展進一步研究的內容。相信通過比較多行業獨立董事社會資本發揮的作用,能為中國獨立董事制度優化及公司發展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建議。
本研究對獨立董事實踐有重要啟示。歸納起來,一是中國的獨立董事在提升公司績效方面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廣大中小投資者獲得更多收益。二是在房地產等行業轉型過程中,獨立董事的政治關聯、橫向公司網絡、金融從業背景等社會資本能有效降低公司成本,進而提升公司業績。
對于上市公司而言,應重視獨立董事發揮的作用,尤其最近幾年獨立董事社會資本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程度已經達到前期的2倍,上市公司應扭轉以往視獨立董事為“花瓶”的觀點,對獨立董事的監督權和治理權進行賦能,將公司發展與獨立董事的社會資本進行深度網絡嵌入。由于房地產行業自2003年以來就一直在政策調控下處于“擴容—收縮”的多次調整周期中,獨立董事的政治關聯資本對房地產的影響最為重要。同樣,獨立董事的金融背景對于融資體量大的房地產行業提升公司績效有較大影響。上市公司可以結合自身發展基本面和發展瓶頸,充分發揮獨立董事政治關聯、金融背景、法律背景等社會資本的價值,進而幫助公司取得更優異的經營績效。
對于投資者而言,可以把獨立董事社會資本作為預測上市公司發展績效的一個影響因素。比如,如果獨立董事以往的任職情況顯示與現公司經營領域有關,以往的任職經驗將更能幫助現公司解決問題和提升績效。但是要注意,普通投資者最喜歡關注的獨立董事社會聲譽對公司績效并沒有顯著的正向提升作用。因此,投資者應更多地關注獨立董事的政治關聯、金融背景、曾任職情況、學歷、法律背景等社會資本。
對于獨立董事而言,應意識到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漸完善,以往“印章式”監督模式將被淘汰,獨立董事應依托自身異質性社會資本,在公司監督和治理領域作出更大貢獻。同時應注意,獨立董事作用的發揮受公司競爭戰略的影響,在不同的競爭戰略下,獨立董事如何進行深度網絡嵌入并發揮作用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和思考。因為低成本競爭戰略比差異化競爭戰略更能影響獨立董事作用的發揮,所以建議獨立董事在公司采取低成本戰略時,要根據自身社會資本特質,明確能促進公司績效提升的要素,并將該要素與公司戰略相結合,達到更好的監督和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