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嚴重沖擊。作為我國經濟的排頭兵,上市公司群體響應國家號召,主動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根據自身特點以不同方式加入抗擊疫情的行動,這將為ESG理念在中國上市公司群體中的推廣起到積極作用。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近年來,一家上市公司是否優秀的評價標準,已經從傳統的財務表現,擴展到環境影響、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等諸多方面,就是目前一些投資者看重的企業ESG表現。
ESG是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2006年,責任投資原則組織首次將社會責任、公司治理與環境保護相結合,正式提出ESG概念,奠定了ESG概念的基本框架。與單純財務表現相比,ESG理念更側重企業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以及包容性發展能力。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這與ESG理念的核心價值一致。因此,上市公司踐行ESG理念不僅符合現代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也符合國家宏觀政策的導向。
ESG理念代表了企業綜合發展能力,因而ESG表現良好的企業比其他企業更容易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2013年以來,中國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并主動在沿線國家履行社會責任,通過員工培訓、升級基礎設施建設、制定發展規劃等方式,深入當地社會,贏得當地民眾的支持和歡迎,為中國企業在當地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2015年簽署的巴黎氣候協議,再一次將氣候暖化的風險擺在了世人面前,各國政府紛紛推出更嚴格的環保標準,努力實現全球減碳的目標。在不斷加大的環保壓力面前,為了保持領先,注重ESG理念的企業紛紛開始行動。如德國博世計劃在短期內購買大量綠色電力以實現碳中和,然后逐步提升可再生能源在電力中的比重并投資提升能效;美國亞馬遜則提出在2030年實現一半的物流運輸零碳排放。
不注重ESG理念,企業可能會因為突發性事件而陷入困境,甚至破產。因為環保問題“排放門”,德國大眾公司聲譽大損,被美國等國家罰款數十億美元。由于產品質量問題(社會責任),三鹿集團因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而破產。由于忽視內部治理,美國安然公司爆發了嚴重的財務造假丑聞,最終關門。因此,只有注重ESG理念,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協同發展的企業,才有可能贏得未來的市場競爭、實現基業長青。
面臨重大突發事件時積極主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是上市公司踐行ESG理念的重要標志之一。國內上市公司參與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動,呈現出多個特點。
一是參與規模大。根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3月8日,有1163家上市公司參與了此次抗擊疫情的行動,累計捐贈款物合計超過63億元。其中,境內上市公司1157家、香港上市公司6家。境內公司中,主板652家、中小板259家、創業板216家、科創板30家。據萬德數據,1157家公司總市值約41.76萬億元,約占滬深兩市總市值的60.26%。從地區分布看,全國31個省、市和自治區的上市公司都參與了抗擊疫情,其中北京、廣東的上市公司居多:北京市154家、廣東省(含深圳市)124家。
二是國有、民營齊發力。1157家境內上市公司中,國有上市公司349家,民營683家。
三是涉及行業眾多。1157家上市公司共涉及74個門類行業。作為抗擊疫情的主力,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的數量(128家)最高,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公司數量(72家)排名靠前。此外,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公司合計137家,專用設備制造業及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公司合計114家。
四是參與方式多樣。此次抗擊疫情,捐贈款物是上市公司主要的參與方式。此外,相當數量的企業還提供了各種支持性服務,如部分上市公司提供疫苗研發、醫療診斷服務,電力和通訊類公司保障電力和通訊暢通,運輸類公司努力確保抗擊疫情物資的物流順暢,商貿類公司則確保群眾生活物資的供應穩定。1157家上市公司中,以捐款為主的企業約477家,以捐贈物資為主的約424家,提供支持性服務為主的約185家。
客觀地說,一方面,相當多的上市公司主動承擔企業社會責任,踐行ESG理念,通過各種方式支援抗擊疫情。另一方面,在我國上市公司群體中推廣ESG理念,鼓勵上市公司踐行ESG理念,仍面臨一些障礙。
上市公司對ESG理念的接受程度不高。據萬德數據庫的統計,截至2018年末,3584家A股上市公司中,僅947家發布了獨立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占比不足三成。這反映出,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并未將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乃至更高級的ESG理念,作為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ESG理念植根于企業社會責任,如果沒有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那么企業很難接受更高級的ESG理念。由于我國資本仍處于初級階段,大量企業尤其是新上市企業,依然將追求經濟利益以維持企業高速增長、擴大市場份額作為企業經營的首要目標。對這些企業而言,解決生存問題是企業經營決策的首要目標,對ESG理念的接受度不高。
資本市場缺乏指導企業披露ESG信息的文件。企業踐行ESG理念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定期發布ESG報告,披露企業ESG相關情況,作為評級機構進行ESG評級和投資者投資企業的重要參考依據。但目前國內尚缺乏統一權威的ESG信息披露指引,監管機構、交易所沒有就上市公司如何披露ESG信息出臺指引性文件。ESG信息披露是否強制,哪些信息屬于ESG信息,披露的詳細程度等要求將直接決定企業披露ESG信息的意愿、披露質量。缺乏指引,ESG信息披露將會發生過度披露或者選擇披露等問題。由于ESG信息披露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持,過度的ESG信息披露會增加企業的信息披露成本,加重企業的經營負擔。此外,由于ESG信息披露具有較強的自愿性,在缺乏指引的情況下,上市公司可以輕易操作ESG信息的披露內容,對投資者形成誤導。
資本市場缺乏對ESG理念的支持。從國外經驗看,資本市場的支持是ESG理念被關注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機構投資者對ESG理念認同度高,另一方面則是市場提供成熟的ESG投資產品。以美國市場為例,貝萊德等大型資產管理機構目前已成為ESG理念投資的主力,是上市公司踐行ESG理念的重要推動力。而知名指數公司,如道瓊斯、MSCI等推出了ESG相關指數產品,帶動了ESG相關投資產品的開發。據美國可持續投資論壇組織的報告,2018年初,美國市場上依據ESG規則進行投資的資金規模已達12萬億美元,較2016年初增長38%,占全美資產管理規模的1/4。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國內僅有四只ESG策略基金上報或發行,規模普遍較小,難以在資本市場形成影響力。不過,易方達、博時、南方、華夏、鵬華、華寶等多家基金公司已加入責任投資原則組織,在投資策略、基金產品上逐漸融入ESG規則。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型基金公司開始關注ESG,未來與ESG概念有關的投資產品數量、規模或將呈現雙增長態勢。投資者的關注和投資產品的豐富,將成為推動企業積極踐行ESG理念的動力之一。
推動上市公司更好踐行ESG理念,需要各方給力。
首先,加大ESG理念的宣傳,提高企業的接受程度。財經類媒體應加大宣傳力度,使ESG理念得到資本市場參與各方的高度認可,在資本市場培育ESG文化,形成推動上市公司積極踐行ESG理念的市場合力。此外,還應利用MSCI、富時羅素等國際知名指數公司擴大A股相關指數產品的機會,由行業自律組織出面,加強對上市公司的培訓指導,使上市公司尤其是企業經營者充分認識到,踐行ESG理念不僅是提升企業經營水平的需要,也是順應我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需要。通過以上措施,使企業經營者認同ESG理念,并將其作為制定企業經營決策時的重要參考。
其次,監管機構、交易所等應盡快出臺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相關指引性文件。只有通過持續的ESG信息披露,才能使企業真正重視ESG理念,并將其融入到企業各項活動中。此外,指引性文件應以原則性規定為主,給企業留出靈活披露的空間。企業受行業屬性、發展階段等因素影響,在踐行ESG理念的方式上會有較大差別。給予企業ESG信息披露的靈活性空間,可以更好地反映企業真實狀況,提升ESG信息披露的準確性和透明度,更好地指導投資者評價上市公司ESG方面的表現。
再次,培育機構投資者ESG投資理念,加快ESG相關投資產品的開發。機構投資者,尤其是大型機構投資者的壓力,是促使上市公司踐行ESG理念的重要推動力之一,相關行業組織應加強會員宣傳和引導,提升ESG理念在機構投資者中的接受程度,形成機構投資者關注上市公司ESG表現的氛圍。另外,相關企業應積極開發適合我國資本市場現狀的ESG投資產品,利用豐富的投資產品,吸引投資者對我國上市公司ESG表現的關注。只有從投資者和產品端共同發力,才能形成推動上市公司踐行ESG理念的資本市場合力。
作者供職于中國上市公司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