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舉國之力,嚴陣以待、眾志成城,使我們堅信,這場“疫情”戰役我們一定會贏。近日來,隨著確診、疑似患者數量持續下降,治愈率穩步提高,疫情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有效控制。回顧這一“抗疫”歷程,北京科銳以積極的態度、有力的措施、迅速的行動,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生產經營攻堅戰。
2020年1月,隨著湖北武漢、黃岡等多地宣布參照2003年“非典”疫情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啟動建設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病例醫院,位于北京昌平區的小湯山醫院在17年后也開始啟動了病房的改造升級,以提供更好的就診條件,視疫情變化啟用作為補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31日,北京科銳獲得通知當天,迅速響應,第一時間啟動新冠疫情防控期間的供電工程項目,全力配合建設單位的施工工作,高效推進現場設備投運實施。
小湯山醫院擴建病房配套的10KV供電項目采用北京科銳4臺開閉器(環網柜)設備,做為雙電源雙進線供電架構,I期兩臺設備為110KV小湯山站的247、219兩路進線電源、II期兩臺設備為110KV香屯站226、266雙電源進線,施工合計24路饋出線開關間隔。時隔17年后的升級改造,難題不少,供電設備運行方式和設備負荷全部重新規劃;設備的各項投運參數需要根據新的運行負荷要求逐項核算試驗;設備所有一二次交接試驗工作必須一次完成到位,工作涉及各間隔開關的電纜安裝指導、試驗、電氣傳動、DTU電氣量校驗、保護試驗、調度數據通信聯調等工作。
為確保2月15日前全部設備成功投運。2月6日,服務人員準時進入現場,嚴格執行個人防護要求,全程佩戴防護口罩、手套,做好消毒等防護措施,快速與施工方對接現場工作情況、清點設備、確認現場工作進度、落實調度通信要求,工作緊張有序展開。2月6-7日,我司服務人員在施工現場克服大雪天氣,連續兩天高強度工作,提前完成一期2臺開閉器(環網柜)投運前的全部調試驗收工作,2月10日順利完成設備送電,截至2月13日,二期開閉器各項安裝調試已完成,順利投運。

疫情當前,初心不變。新冠狀病毒的侵襲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凝聚力,全國上下都在為戰勝此疫情齊心協力。北京科銳秉承“心系客戶、升華自我、立業興國”的企業宗旨,同樣與諸多參建單位的千余建設者們融入在緊鑼密鼓、熱火朝天的建設洪流中,用配電精品、精湛技術和敬業創新的科銳精神與首都人民一起共同戰“疫”。面對疫情,國人的眾志成城,我們相信此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快就會過去。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兇猛,國家及時采取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措施,疫區封鎖、禁止人員聚集活動,以往的車水馬龍和熙熙攘攘都濃縮成了一個字——“宅”,企業延遲復工,學校推遲開學。當大家都在響應“減少外出、做好防護”的號召,“宅”在家里的時候。北京科銳智能運維板塊的運維、代運行、代維護項目近50個,值班人員150余人,依然冒著風險,每日嚴格消毒作業,身在服務一線,確保用戶們安全用電。
這一年,看似與眾不同,但對于運維的同事們來說又同往常一樣,不會因為疫情降低我們的服務標準,只要用戶有需求,我們隨時待命。2月6日10點40分,我公司負責運行的一配電室發生漏水事故,導致10kV配電柜故障,外網電源跳閘。在接到用戶電話后,我們的服務人員在30分鐘內便到達了搶修現場,迅速排查問題。經排查發現外網電源已雙路停電,事故造成201進線柜及201-2進線隔離柜均已燒毀,1#市政電源無法在短時間內恢復。為不影響用戶的用電需求,第一時間安排備勤人員1小時內帶小型發電機及儀器儀表趕赴現場,對5#母線設備進行現場和預防性試驗。經過我公司人員和客戶共同10個小時的奮力搶修,2#變壓器及5#母線10kV設備順利通過試驗,確保大廈的安全送電。
在這個特別的疫情防控關鍵期,我們堅持站好每一班崗,盡管我們身處不同的戰場,但我們堅信終將取得疫情阻擊戰的最終勝利,加油,我們偉大的祖國!
自2月10日起,北京科銳牢牢把握“抓防疫”和“保任務”兩條主線,將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緊密聯系起來,科學把控科研生產進度,為完成全年任務夯實基礎。

面對防疫復工“大考”,北京科銳疫情防控小組編制了《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暨安全生產工作指引》,儲備口罩、消毒液、酒精、感冒沖劑等防流感藥物、洗手液等疫情防護用品,為員工營造安全、健康的辦公環境。在此基礎上,要求每一位員工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到復工中來。
生產線上,低壓線圈、高壓線圈繞制、線圈澆筑、器身裝配、線束工廠、銅排工廠、金屬加工工廠、自動化裝置車間各生產線的產量達到產能的50%-80%。在克服原材料供應及物流難的問題下,我們所生產的變壓器、變電站、環網柜、柱上開關、故障指示器等產品已順利為深圳、北京、湖南、云南、廣東、廣西等地區的客戶發貨。
自2月10日至今,北京科銳懷柔生產基地、空港科銳生產基地以及各子公司、控股公司已陸續復工,公司員工身體健康,無確診或疑似病例,復工復產穩步開展。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生活中更多的并不是超級英雄,而是無數人都在發光,即便是平凡的崗位也有閃光點。
汪經緯,每每提及她大家都贊不絕口。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近50天時間里,她肩負起防控數據的統計工作。自1月30日開始,根據政府要求,她統計了大量數據,涵蓋總部及子公司職工人員基本信息、離京人員基本信息、復工人員信息、復工證明等各類數據的統計,每日整理提報回京人員信息,體溫監測情況,收集回京人員居家觀察表,統計提報每日復工人數。最初她每天的工作量都在15個小時以上,在電腦前,對著各種數據,一坐就是一天。當問及這段時間印象深刻的是什么?她毫不猶豫地回答:“數據一定要精準,因每一數據都在為公司掌握一線情況和指導疫情防控工作做決策提供詳細準確的依據”。
賈改華,北京科銳的一名保潔員。按照疫情防控操作手冊,在復工復產后,辦公場所每日上午八點和十點、下午兩點和五點半都要進行消毒。賈改華每日早上7:50到公司,完成第一遍辦公樓的消毒工作、貼上消毒標識后,再去安排日常的衛生清理工作。每天下班五點半,辦公室人員下班后,她開始每天第四次消毒工作,消毒完成后再下班。周六周日辦公樓沒人上班,她也會到公司安排兩次消毒。
趙麗萍,空港科銳宿舍管理員。按照公司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部署,在2月17日復工之前,要在宿舍樓三樓安排12個獨立觀察房間。由于房間一直沒有人住,地面灰塵較多,為給即將入住的員工有個良好的環境,趙麗萍接到通知后立即放棄休假,在復工之前將12個房間全部打掃干凈。復工之后,她每天按照要求對所有樓層進行消毒處理,對所有隔離期員工就餐后廢棄餐盒進行消毒后再放到垃圾桶,減少了環境污染。
疫情終將過去,雨過總會天晴。在這場疫情中,我們見證了國家在災難面前的不屈和韌勁,見證了國人的眾志成城,見證身邊人的溫暖。雖不在主戰場,但溫暖從未缺席,向每一位逆風而行的人致敬!
供稿:北京科銳證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