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維宏
摘??要:作為中國幾千年歷史長河中的璀璨的一顆明星,古詩,因其獨特而優秀的文化體現和傳承,正給當代中學生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意境,但由于年代原因,在學生的眼里,學習已經具有了相當性的難度。因此在古詩教學中,教師要懂得整合已有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而這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教學趨勢,在教育領域中是十分盛行的,它的優點就是收集各種信息,化整為零,從而讓高中的古詩教學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下文將探討一下關于古詩教學的各種方法。
關鍵詞:利用媒體;了解背景;積極誦讀
古詩是高中語文科目中的重要組成內容,學習古詩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還可以對學生的民族情懷培養等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高中階段,教學古詩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那么關于高中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有哪些呢?以下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從“利用媒體——感悟詩意,促進理解”“了解背景——感知寫意,讀懂歷史”“積極誦讀——感受情懷,鍛煉審美”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利用媒體——感悟詩意,促進理解
古詩由于其年代久遠,和我們今天學習的普通話有所不同,而由于這一特點,也正是讓學生極為頭疼的源頭之一,如果學生看不懂,那他們自然而然便不能理解其中的詩意了。因此,我們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資源融入一些自然元素,在課堂上盡量展示出人性和自然的統一,可以是一些圖片,也可以是一段小視頻,或者一段音頻等,利用這些資源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詩中的意境,從而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理解。
比如,在學習《秋興八首》的時候,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關于秋天景物的一些圖片,并讓學生朗讀其中的一些句子,如“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即玉露、凋傷的楓葉、巫山巫峽等景物,利用景物凄冷肅殺、蕭瑟陰森的特點,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內心中的那種悲傷、凄苦的情感。通過誦讀和多媒體的輔助,學生們能夠利用聯想能力對于詩歌進行圖畫補白,還原自然景致,在學生誦讀的同時,我會著重讓學生體會到詩中的自然意蘊,利用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悟到古詩中的詩意,從而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理解。總之,教師要善于利用整合多媒體資源,爭取使古詩教學變得高效而高質量。
二、了解背景——感知寫意,讀懂歷史
了解詩人的背景對于了解古詩內容是有極大的幫助的,每一位詩人所處的時代、環境都對他的創作具有重大的影響,當學生在學習這些古詩的時候,如果不能對當時的歷史有一個人基本的“大局觀”,那就不能很好地透過古詩看透作者的寫意。因此,在古詩教學時,學生要能夠對古詩背后的歷史有一個基本清晰的認知,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學會古詩,甚至愛上古詩。
比如,在學習《錦瑟》的時候,由于文章比較抽象,所以當學生第一次閱讀的時候經常會感到十分不解。因此,我先給學生講解關于詩人李商隱的背景:“李商隱是唐代有名的詩人,他是一位刻意追求完美的詩人,在他的詩歌里邊,駢文文學價值頗高,尤其是一些愛情詩歌和無題詩歌寫的優美動人,令人陶醉,但真正令人難以忘懷的,還是他的詩歌風格——隱晦迷離,甚至有的人說過:‘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所以想要了解整首詩歌,我們要逐字逐句地對詩句所指的背景進行分析。”通過這樣講解,學生才知道如何去讀懂這首詩,當他們在探索的時候,我指出一些參考文獻,有《莊子·齊物論》,有《華陽國志·蜀志》,也有《元和郡縣志》等,利用這些課外讀物來讓學生對詩歌的背景有一個整體的感知。總之,教師要重視背景在古詩教學中的“滲透”,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得到更加透徹的歷史感悟,并對詩體寫意有一個深刻的感知。
三、積極誦讀——感受情懷,鍛煉審美
具有聲律頓挫特點的古詩詞是聲情并茂的產物。試想一下,作者在編寫的過程中,往往會摻雜很多的個人情感,正所謂:“深思涌動,情感生發”,因此我們要鼓勵學生對古詩的誦讀,在吟詩中感受作者的情懷。
比如,在學習《詠懷古跡(其三)》的時候,我鼓勵學生要能夠對全文有感情地朗讀,學生在讀到“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時,便能夠想到,詩人離開故都,前往邊遠的塞外沙漠,心中是十分悲涼的,對著那荒郊野嶺中的一座孤墳,看著黃昏的日光。通過積極地誦讀,學生才能夠理解,作者不僅是在吟詠王昭君等人在三峽一帶所做的事跡,也是在借著詩句感情的抒發,寄寓自我的身世之嘆,即憂國惜才而觸怒唐肅宗,貶職遠方,身死而遺長恨。另外,通過誦讀,他們能夠在閱讀各種古跡中,對古代的一些才士、英雄有更多的理解。總之,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積極地誦讀,只有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更精細化地發掘詩句隱藏的情懷,他們也能掌握更多的賞析技巧,從而提高了自我的審美能力。
綜上所述,中國是古詩的發祥地,代代相傳之后并沒有讓它失去光澤,相反更加顯示出了它幾千年的沉淀。因此,學習古詩是有很多好處的,比如,鑄造學生的靈魂和性格、培養學生強烈的民族精神等,由此可見,古詩教學不愧是高中科目教學的重中之重,而教師一定要認真地對待古詩教學方式的“研發”,爭取讓學生收獲更大的學習成果。
參考文獻:
[1]溫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古詩教學的運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8.
[2]羅益.比較閱讀在高中古詩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8(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