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泉 白洪 佘慧瑛



【摘要】本文以山東部分高校不同專業類別的學生進行對中國傳統音樂教學現狀的調查,以此來探討高校大學生群體中國傳統音樂教育現狀及其被重視程度對中國傳統音樂傳播與繼承的影響。
【關鍵詞】傳統;傳承;教學
【中圖分類號】J60?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4-0139-01
【本文著錄格式】周小泉,白洪,佘慧瑛.山東省高校中國傳統音樂教學現狀[J].北方音樂,2020,02(04):139,146.
隨著我國群眾對精神生活追求的不斷提升,文娛產業的發展在我國的經濟結構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喜歡音樂的人群中,年輕人愿意去看戲曲、曲藝、民間音樂的人數比例并不令人感到滿意。我國的傳統音樂、民間音樂與歐洲音樂都同樣具有文化底蘊。鑒于以上情況,我們對山東省部分高校中國傳統音樂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
一、調查樣本
問卷調查研究選擇中國石油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和山東管理學院三所不同層次的大學為代表,對山東省高校不同專業類別學生中國傳統音樂教學現狀進行調查,保證了調查研究的多樣性。三所學校調查人數分別是421人、1002人和253人。為了表格美觀,在下表中對高校名字均做了簡略處理,且僅匯報了每個選項選擇人數的百分比。三所高校調查樣本的主要專業類型分別是:青島科技大學是理工類,山東管理學院是人文類,中國石油大學是理工類。全樣本的專業類型分布從多到少分別是理工類、人文類、藝術類和社科類。
二、教學現狀
“是否開設了中國傳統音樂的課程”是客觀選擇題,該題核心是調查高校學生對于所在學校開設中國傳統音樂課程的知曉度。從三所高校學生的選擇情況來看,各校均開設了中國傳統音樂的課程,但是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并不知曉課程的開設情況。也就是說,有一部分學生對于中國傳統的音樂教育為空白,其中中國石油大學的不知曉比例最多,占到樣本人數的43.7%,山東管理學院的不知曉比例最少,也占到樣本人數的30.2%,可見理工類高校的課程開設學生知曉度低于人文類高校。全樣本的課程開設知曉比例僅為62.4%,不知曉比例為37.6%。對于“中國傳統音樂的教學形式和內容是否能滿足時代發展”這個問題,山東管理學院的樣本學生給出贊同意見的人數比例為45.5%,而青島科技大學和中國石油大學的人數比例分別為38.8%和28.4%,人文類高校相比理工類高校更傾向于持有樂觀意見,同時理工類高校樣本學生也更傾向于拒絕對該問題給出確定的回答。綜合而言,認為中國傳統音樂的教學形式和內容能滿足時代發展和有差距的人數比例不分上下。對于“中國傳統音樂的表現形式和內容能否滿足時代發展”這個問題,山東管理學院的樣本學生給出贊同意見的人數比例為51.5%,而青島科技大學和中國石油大學的人數比例分別為49.0%和43.1%,人文類高校相比理工類高校更傾向于持有樂觀意見,同時理工類高校樣本學生也更傾向于拒絕對該問題給出確定的回答。綜合而言,認為中國傳統音樂的表現形式和內容能滿足時代發展的人數比例為47.9%,認為仍有差距的人數比例為34.2%。對該問題持有樂觀意見的人數明顯多于悲觀意見人數。
結果顯示,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學校的學生對于中國傳統音樂的學習的空白,即使是學習到了這門課程,在課程設置上學生們還是有很多不同意見。
三、學生態度
這個部分從5個問題出發調查研究了山東省高校學生對于中國傳統音樂的態度。全樣本下,51.9%的高校學生對流行音樂更有興趣,40.0%的學生不認為對流行音樂的興趣大于傳統音樂。從高???,中國石油大學和山東管理學院的學生對流行音樂的興趣大于傳統音樂,而青島科技大學的人數比例不分上下。僅有23.3%的高校學生對西方音樂更有興趣,61.2%的學生認為對中國傳統音樂的興趣大于西方音樂。從高???,學生對中國傳統音樂的興趣大于西方音樂的人數比例從高到低分別是山東管理學院、青島科技大學和中國石油大學。調查樣本對于選擇中國傳統音樂的課程表現出較高的熱情和動力,超過70%的學生表示會選擇中國傳統音樂的課程,從高???,中國石油大學的人數比例低于70%,但也仍有67.5%的學生表示會選擇中國傳統音樂的課程;在“是否應當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音樂”這個問題上,山東高校學生表現出較高的贊同度和認可度,綜合的贊同人數比例超過90%,達到93.1%。對于中國傳統音樂的主觀評價,全樣本下,49.4%的高校學生覺得傳統音樂很有趣,26.5%的學生認為它是民族的寶貴財富;從高校看,青島科技大學的大部分學生認為傳統音樂很有趣,山東管理學院和中國石油大學的大部分學生則是認為中國傳統音樂是民族的寶貴財富。
四、問題建議
我們基于以上的問卷調查,最后針對中國傳統音樂教育可能存在的問題對山東高校學生進行取樣。全樣本下,中國傳統音樂教育可能存在的問題較顯著、認可程度較高的分別是流行音樂的沖擊(70.9%)、教育部門沒有重視傳統音樂的教育(52.0%)、人心浮躁,傳統音樂曲高和寡(49.1%)、社會或學校缺乏對傳統教育宣傳(48.1%)、傳統音樂形式和內容缺乏創新(41.0%),吸引力下降、教學形式落后(26.0%)。對于中國傳統音樂教育和普及存在的問題的意見和看法在高校沒有呈現出顯著的差異,可認為外界環境流行音樂的沖擊,教育部門的合理有效引導,社會對傳統音樂教育宣傳的缺乏,內部因素中傳統音樂形式和內容缺乏創新,導致吸引力下降都是阻礙中國傳統音樂進一步發展和傳承的主要因素。
綜上所述,我們在高校進行中國傳統音樂教育時,應該關注現在教學中所發現的問題,對傳統音樂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學校和社會要多多對傳統音樂進行宣傳,讓更多人了解并想要學習。還要對教學形式進行改革,讓學生們喜歡并樂于接受。
作者簡介:周小泉(1963—),女,漢族,四川自貢人,青島科技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白洪(1994—),女,漢族,山西太原人,青島科技大學藝術學院研究生;佘慧瑛(1994—),女,漢族,山東青島人,青島科技大學藝術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