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在鋼琴教學中注重的是對學生彈奏技巧的培養,他們認為學生只要掌握了鋼琴的彈奏技巧便可以彈奏出美好的音樂樂章,但是他們卻忽略了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音樂表現力才是音樂的核心,在彈奏鋼琴的過程中如果沒有音樂表現力那么鋼琴彈奏便失去了靈魂,教師在鋼琴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本文提出了鋼琴教學的現狀并且根據現狀提出了解決策略,為教師的鋼琴教學工作提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鋼琴教學;音樂;表現力
【中圖分類號】J624.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5-0148-01
【本文著錄格式】劉馨澤.鋼琴教學中的音樂表現力研究[J].北方音樂,2020,03(05):148,150.
音樂表現力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演奏具有豐富的表現力,那么演奏的音樂就會感染到傾聽者,讓傾聽者融入到音樂表現力所營造的氛圍中,這樣的鋼琴演奏才是有靈魂的。教師在實踐中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結合課堂內外的知識積累,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為出發點,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增加學生的音樂理論知識,擴寬學生的事業,提升學生音樂表現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鋼琴教學中的音樂表現力的現狀分析
(一)學生的整體水平限制了音樂表現力的培養
學生的鋼琴水平都是具有差異性的,有些學生經常利用周末去上鋼琴課或者在空閑時間就會加強學習鍛煉,而有些學生雖然也練習過鋼琴但是因為不是經常練習所以技藝有些生疏,學生的年紀較輕經驗較淺,對于生活、人生的理解不深,對于各式各樣的音樂的理解有限的,所以在演奏鋼琴時很難正確把握情感,也很難蘊含較深情感去彈奏,只能將自己學習到的樂譜知識以及彈奏技巧展現出來,這樣的鋼琴彈奏只是干巴巴地按照樂譜進行機器人似的行為,這樣的鋼琴演奏是不具有任何美感的,也不具有任何音樂的表現力,限制了對學生音樂表現力的培養。
(二)教師的綜合素質影響音樂表現力的培養
教師只是注重讓學生學習彈奏鋼琴的技巧,讓學生不斷地練習,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對學生表現力的培養,而且學生的上課時間都是有限的,因此好多教師對學生的管理都會比較松散,有些教師作為學生鋼琴課的教導者卻只是單單為了賺取學生為了學習鋼琴課程所交的錢而已,這樣教師對學生的教學質量就會大打折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
(三)考試不注重音樂表現力的考察
現如今,教師對于學生的音樂考試注重的是音符是否彈錯或者學生是否有能力獨奏一首完整的曲目,如果學生在彈奏的過程中每個音符都正確以及可以堅持一整首曲子完結,那么音樂的分數就會相當高了。教師對學生的音樂水平考試不側重學生音樂表現力的考察,不關注學生是否在彈奏的時候傾注了感情,也不管學生的彈奏是否營造了某種音樂或者感情氛圍,只是根據學生的技巧去打分,這樣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將更多的精力傾注在彈奏的技巧演練中,持續忽略音樂表現力,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提升音樂表現力的途徑
(一)加強學生基礎音樂知識的教學環節
學生具有基礎的音樂知識是至關重要的,這是提升音樂表現力的基礎環節,因此教師在實踐中應當加強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讓學生夯實基礎為提升音樂表現力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應當多教導學生正確讀譜,正確讀譜可以奠定基礎,教師給學生提供經常使用的常見樂譜,讓學生掌握這些基本知識;其次對于比較難的符號,教師應當基于擴寬學生眼界的目的去引導學生認識,為學生打好基礎。
(二)組織學生觀看經典的演奏視頻,培養學生的音樂內涵
我國著名的鋼琴演奏家郎朗的作品堪稱經典,不僅可以正確彈奏出各種音符,也可以完整地彈奏每一首曲子,更重要的是在演奏的過程中傾注了自己的思想情感,使音樂極富音樂表現力。教師應當組織學生觀看郎朗等音樂家的演奏視頻,讓學生感受他演奏時所投入的情感,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深受影響,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內涵。
(三)欣賞優秀的音樂作品增加學生樂感
世界上優秀的鋼琴音樂作品很多,其中不乏一些極具表現力的作品,因此教師應當多讓學生欣賞優秀的音樂作品增強學生樂感,例如拉赫瑪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以及貝多芬的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月光”等,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分析內涵或者融入的音樂元素等,可以增強學生的樂感。
(四)培養學生分析作品感情的能力
學生具有良好的分析作品感情的能力后才可以掌握作品所表達的感情,才可以將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學生分析作品感情的前提是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跡以及人生理想或者人生抱負等,只有了解了這些基礎的作者背景信息之后才能準確分析作品所要表現的思想感情,準確把握作品的內涵和真正所要表達的內容。
(五)加強學生演奏心理素質的培養
古往今來,學生在考試的時候或者遇到各種大事、自己在意的事情時心理往往都會很緊張,心里一直緊繃不放松,導致演奏時出現錯誤,更加不利于彰顯音樂的表現力。教師為了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就應當采取適當的方法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以保證在日后的演奏中時刻保持穩定的心理。例如教師可以讓全班的學生組成一個小集體坐在舞臺下,讓學生輪流去舞臺上獨奏一首鋼琴曲,如果學生可以接受的話,便可以將兩三個班級組織起來圍坐在舞臺下,再讓學生輪流上去演出,這樣隨著人數的增多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會越來越強,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逐漸熟悉演出場地和演出人數,這樣學生在將來的演奏過程中就會對人山人海的演奏現場習以為常,并且這樣會減少學生的緊張度,讓學生可以安心在舞臺上進行演奏,加強了學生心理素質,有利于學生彰顯音樂表現力。
(六)倡導學生進行實踐
不管教師如何教,教學水平如何都是需要學生去實踐的,學生只有不斷實踐才可以提升自己的彈奏水平。教師應當給學生創造獨奏的機會,讓學生自己一個人在舞臺上演奏,讓班級的學生都圍坐在舞臺下觀看和欣賞,在一個學生表演完成后讓其他學生進行評價,指明學生在本次演奏會上的優點,指出學生的缺點并且指出應當如何更好地避免,學生發表完后教師進行總結,教師提出自己的建議讓學生進行討論,如果覺得一直可行的話讓學生試著去改變,在下一次學生的獨奏過程中便會改變,這樣每一次演奏后就會指出學生的缺點,學生也會積極去改正,長期下來,學生的缺點逐步減少,優點也越來越多,這樣有利于學生提升綜合素質。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生只有在日常中不斷加強練習,掌握各種基礎的音樂理論知識,為自己提升音樂表現力奠定基礎。學生通過不斷實踐也可以發現自己的缺點,讓自己熟悉每一個音符和各種音樂表現形式,這就要求教師要倡導學生不斷練習,不斷進行實踐。
三、結束語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只要注重教導學生學習基礎的聲樂知識,而且要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鋼琴彈奏只有融入了感情才可以彰顯音樂表現力,營造感情氛圍,感染觀眾,讓觀眾完全投入到鋼琴演奏的氛圍中,體會其所帶來的感染力。學生也應當在實踐中不斷加強練習,掌握更多的音樂理論知識,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為提升音樂表現力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喆.高校鋼琴演奏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音樂表現力[J].戲劇之家,2019(24).
[2]陳霖,劉群.鋼琴教學中音樂表現力的培養[J].北方音樂,2018(23).
[3]宋芳.試析鋼琴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J].中國民族博覽,2019(1).
[4]劉寧.淺析高校音樂專業鋼琴教學中學生音樂表現力的培養[J].陜西教育(高教),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