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梅



摘 要:對于帶鉤的名稱,學術界有多種說法,如鉤、帶鉤、犀毗、鮮卑、師比等,而帶鉤在古代中原地區一直被稱為鉤或者帶鉤。帶鉤的發展不是和褲子聯系在一起,而是和外衣的發展聯系在一起的,它是古人在衣的外面用來系束的鉤子,這是帶鉤最基本的功能。根據對考古報告中帶鉤的出土位置及考古學家的分析,戰國時期帶鉤的用途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用于鉤系束腰,另一種則是用于佩戴飾品或者佩戴物品。
關鍵詞:帶鉤;藝術形式
對于帶鉤的名稱,學術界有多種說法,如鉤、帶鉤、犀毗、鮮卑、師比等,而帶鉤在古代中原地區一直被稱為鉤或者帶鉤。帶鉤的發展不是和褲子聯系在一起,而是和外衣的發展聯系在一起的,它是古人在衣的外面用來系束的鉤子,這是帶鉤最基本的功能。根據對考古報告中帶鉤的出土位置及考古學家的分析,戰國時期帶鉤的用途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用于鉤系束腰,另一種則是用于佩戴飾品或者佩戴物品。
帶鉤的紋樣不是單獨存在的,它是在造型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或簡單或復雜的紋樣,使帶鉤更有藝術形式。戰國時期帶鉤上的紋樣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單獨紋樣、連續紋樣和適合紋樣。帶鉤的單獨紋樣是帶鉤造型內僅有一種紋樣,其目的是為了增強這一造型的辨識度。連續紋樣是將一種或者多種不同的紋樣按照二方連續、四方連續等規則附著于帶鉤之上。適合紋樣是將紋樣適合于該帶鉤的造型輪廓內,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帶鉤的紋樣在應用時多和它的造型相輔相成,一種紋樣或者多種紋樣結合使用,形成了這一時期特有的帶鉤風格。
單獨紋樣構成也就是在帶鉤上由一種紋樣構成,它既可以獨立使用,也可以用作適合紋樣、連續紋樣的基礎圖形,具有相對的完整性和獨立性。它的外形沒有受到限制,紋樣結構也很自由,一般可以分為對稱和均衡兩種,造型很完整。對稱的單獨紋樣是以一條橫向或縱向的直線為中軸,兩側的紋樣一致,或者是以一個點為對稱的中心點,它的上下、左右完全相同。均衡的單獨紋樣則更富有流動感,它的組織形式和空間安排都很活潑,較之于對稱的單獨紋樣,充滿了主觀的人為思考,也因為這種主觀性使紋樣容易松散、零亂。如圖1的仿繩形帶鉤,鉤身由繩紋構成,單獨構成的繩紋突出了這一帶鉤活潑、流動的特征。
連續紋樣是在一個基礎紋樣的基礎上向上下左右四周連續排列。連續紋樣有三種構成形式:散點構成、連接構成、疊加構成。帶鉤因其本身的屬性,紋樣在疊加構成的使用上一般用陰刻、陽刻和浮雕工藝結合。如圖2所示的帶鉤就是鑲嵌有松石的連續紋樣帶鉤,它由圓點紋和圓圈紋連續組合而成。圓點紋是所有的紋樣中最簡單的一種,它的基本圖形就是一個圓點,圓點有凹點、凸點。凹點一般是用鏨子在金屬帶鉤上鏨刻而成,凸點也叫乳釘紋,一般是用范鑄法在金屬帶鉤上澆鑄而成。由于圓點紋太小,不具備單獨使用的價值,所以在使用中常常由點連成一條線或者連成一片使用。
適合紋樣適用于一定的外形之內。它是將紋樣根據一定的組織方式,完整的布滿整個形狀之內,如方形、圓形、多邊形等。當紋樣外圍的輪廓去掉之后,紋樣還呈現這個形狀的特點。如圖3這枚銀質的螭紋帶鉤,它是由螭的形態置于帶鉤的造型之內,形象逼真,鉤身中間有圓點紋裝飾,雕工精致,是一件罕見形狀適合紋樣的帶鉤珍品。帶鉤由于其自身特點,紋樣一般都是適合紋樣,或一種紋樣,或多種紋樣的組合形式,但它都依托于單獨的紋樣和連續紋樣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