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熊

【摘要】 目的 評估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退變性腰椎滑脫癥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70例退變性腰椎滑脫癥患者, 依據隨機對照原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3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圍術期護理, 觀察組采用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的圍術期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并發癥發生情況、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功能障礙指數評分。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1.43%高于對照組的65.71%, 并發癥發生率5.71%低于對照組的28.5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下床活動時間(26.43±2.22)h、住院時間(14.23±3.12)d短于對照組的(33.26±3.21)h、(19.35±2.16)d, 功能障礙指數評分(26.35±2.31)分低于對照組的(32.26±3.16)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退變性腰椎滑脫癥患者治療中應用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的圍術期護理, 可加速患者下床活動, 縮短住院時間, 改善各項功能障礙, 其護理滿意度顯著提高, 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關鍵詞】 加速康復外科理念;退變性腰椎滑脫癥;圍術期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8.083
退變性腰椎滑脫癥是因長時間下腰不穩或應力增加使小關節磨損, 進而發生退行性改變, 造成關節突變水平, 再加上椎間盤退變、前韌帶松弛, 導致滑落發生, 但峽部完整, 又稱為假性腰椎滑脫, 常病發于老年人, 其臨床表現為腰骶部疼痛、間歇性跛行及坐骨神經受累等。臨床大多數采用手術治療, 其操作具有一定的風險性, 可能出現休克、呼吸困難、肺部感染及深靜脈栓塞等, 故需密切監測患者病情, 給予有效的針對性處理[1]。因此本文以70例退變性腰椎滑脫癥患者為研究對象, 探討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圍術期護理的應用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選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70例退變性腰椎滑脫癥患者, 依據隨機對照原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35例。觀察組男11例, 女24例;年齡47~80歲, 平均年齡(63.67±8.65)歲。對照組男10例,?女25例;年齡41~78歲, 平均年齡(65.26±8.62)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依據臨床相關病癥診斷標準確診為退行性腰椎滑脫癥;②患者對本次實驗探究過程及目的知情, 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③無外傷史及腰椎手術史;④均接受手術治療。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腎、肺等器官急性或慢性疾病者;②不遵醫囑治療及護理者;③精神或智力功能障礙者;④患有溶骨性腫瘤、椎體骨折及峽部不連者。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采用常規圍術期護理, 給予患者術前評分護理、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導;術前12 h囑咐患者禁食, 8 h禁水;術中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術后去枕平臥, 禁食6 h;必要時給予患者鎮痛藥物止痛。
1. 2. 2 觀察組 采用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的圍術期護理, 具體如下。①入院護理:a.健康教育模式:由護理人員親切溫和的接待患者, 介紹病區環境, 了解患者病情, 耐心解答患者疑問;保持患者居住環境的舒適度, 定期通風, 保持溫度、濕度適宜, 限制病房內進出人數, 以免影響患者休息;在拿到患者各項檢查報告, 向患者講解病癥的病因、治療方案及護理措施等相關知識, 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b.治療環境及注意事項:由手術室護理人員及麻醉科以上術前進行訪視, 借助圖片、健康手冊等工具, 向患者介紹手術所用的儀器、設備, 講解手術中的體位及配合要點, 減少患者因手術室環境陌生而產生緊張情緒, 影響手術治療效果。②術前準備:a.術前禁食:手術前6 h禁食, 2~4 h禁水, 可喝溫熱的10%葡萄糖溶液500 ml或在手術前2 h向患者靜脈滴注10%葡萄糖鹽水溶液500~1000 ml;b.通便護理:若患者出現通便不暢, 及時給予患者藥物輔助。手術前日仍未恢復正常排便, 給予患者灌腸劑協助。③術中護理:護理人員輔助患者保持手術體位, 由麻醉師實施麻醉手術, 全過程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 若出現任何異常, 及時告知主治醫生。④術后護理:a.早期進食、進水護理: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解禁食禁水的目的及意義, 告知禁食較久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及早期進食的優勢, 鼓勵患者早期進食、進水。依據患者病情的實際情況, 確保胃腸功能正常, 生命體征恢復, 其麻醉作用消退, 意識清醒, 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應用溫開水10~30 ml, 無吞咽困難, 可進食半流質類食物;進食保持患者側臥位, 選擇少量多次, 進食一次不可超過150 ml;b.早期下床活動護理:患者在術后由護理人員護送回病房, 保持平臥位6 h后, 可輔助患者進行被動肢體活動鍛煉, 輔助患者進行翻身;術后第1 天, 指導患者進行臥床健康操鍛煉, 若患者感到疲勞或疼痛, 立即停止;術后第3~5 天, 患者佩戴腰部輔助器, 由護理人員在旁注意保護患者安全, 術后第1天鍛煉1次, 第2天鍛煉2次, 依次類推, 循環漸進, 若出現頭暈、乏力等情況, 立即送回病發休息。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 3. 1 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 以本院自擬滿意度調查問卷為標準, 包含服務態度、護理專業、環境護理等多個方面, 問卷當場收回, 其回收率100%, 囑咐患者依照自身真實想法選填滿意或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總例數×100%。
1. 3. 2 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 并發癥包括肺部感染、深靜脈血栓、切口感染及壓瘡。
1. 3. 3 比較兩組患者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及功能障礙指數評分。功能障礙指數評分采用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問卷表(ODI)進行評定, 包括疼痛強度、干擾睡眠程度、步行及提物等10個問題, 每個問題最高得分5分, 分數越高, 功能障礙越嚴重。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及功能障礙指數評分比較 觀察組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 功能障礙指數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退變性腰椎滑脫癥的發病率隨著患者年齡增長而不斷提高, 而我國老齡化問題愈加嚴重, 臨床病發率逐漸上升。病癥帶來的腰椎不穩、滑脫和側彎,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 但臨床并沒有針對性高效的治療措施[2, 3]。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可顯著提高患者病癥的治療效果, 本文實驗結果也表明, 采用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的圍術期護理可有效緩解患者手術創傷的應激反應, 維持其內環境平衡, 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加快患者術后康復。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的圍術期護理方式可從術前宣教、術前準備、術中護理和術后康復鍛煉、盡早進食等多方面的整體性護理, 有效促進患者術后功能器官的恢復, 從而縮短患者住院時間, 提高護理滿意度, 促進患者早日康復。而常規的圍術期護理需長時間禁食, 易造成患者饑餓、脫水等不適癥狀, 再加上手術帶來的機體能量消耗, 導致患者能量攝入不足, 其抗感染免疫力下降, 進而影響患者術后恢復。而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的圍術期護理可有效縮短患者禁食時間, 提高其自身免疫力, 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 提高臨床護理效果[4, 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 功能障礙指數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相較于常規圍術期護理, 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的圍術期護理的應用可有效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提高護理滿意度, 加快患者各功能障礙的恢復, 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綜上所述, 對退變性腰椎滑脫癥患者治療中應用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的圍術期護理, 可加速患者下床活動, 縮短住院時間, 改善各項功能障礙, 其護理滿意度顯著提高, 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 王書君, 王紹美, 李連泰. 加味補陽還五湯聯合手法治療退行性腰椎滑脫癥臨床觀察. 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6, 30(4):43-46.
[2] 宋艷麗, 陳勝敏, 吳璐梅. 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退變性腰椎滑脫癥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河北醫藥, 2016, 38(15):2369-2372.
[3] 王成偉, 魯世保, 孔超. 單節段退變性腰椎滑脫與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椎旁肌橫截面積的比較研究. 中華外科雜志, 2018, 56(4):303-304.
[4] 陳少華, 藍梅妍, 鄭延華.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Quadrant通道下椎間融合手術治療腰椎滑脫癥中的應用效果. 廣東醫學, 2013, 34(12):1949-1951.
[5] 羅琨, 袁凌, 丁巧俊.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在腰椎退行性疾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 安徽醫藥, 2018, 22(8):1617-1620.
[收稿日期:20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