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蕾
【摘要】在新時代、新視野、新背景下,我國的課程改革有了發展的新興通道。在小學德育課程中,不少學校針對一系列特殊的現象去進行新方式、新要求的延續變革。在課程進步的時代浪潮中,新的課程要適應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要在更加高效的課堂中利用好的思路進行效果的調整,依據具體的模式化建設、動態化效果進行廣泛的研究處理。
【關鍵詞】德育;晨會課;動態化教學
在我國的德育建設中,依據的是國家統籌建設的主體性方針,要求以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建設的主導。所以新的課改針對這樣的情況進一步提出了新的模式,讓教學的責任更加的具體化,讓教學的相關性任務貫徹在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我們從小學的晨會課入手,在大數據的依托下實現動態化的教學,讓學生的課程變得豐富多彩。同時,有著德育意義的晨會課堂有著包容開放的總體性性能,也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活力。這樣的一種方式對于課堂教學有著更高的要求,使得德育的教學氛圍更加的濃烈,改變了原有的方式,實現了一種動態化的成長。動態化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的一種互動,是分工合作的總體性融合。我們要在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的前提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依據相關的引導性措施,讓學生更好地學會探究式的知識獲取方式,在動態化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地利用學生的創造力進行各種發展。新課改中的晨會課是一種有效的方式,是德育實施的主要課程,有時間短、方式靈活等特點,是一種動態化的教育模式。本文以德育課程中的“小學德育”與動態化晨會課的構建為研究對象,對具體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情況進行統一的分析探究。
一、晨會課動態化教學的相關性原則
1.教學目的與原則的確定
德育課程是整個教學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是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道德素質、崇德向善品質進行塑造。在品德教育貫徹課堂教學的總體安排中,我們要始終依據道德精神模范作用以及提升學生總體素質為主要概念。一方面,需要教師樹立一種正確的教育思想意識,對德育的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掌握,針對具體的情況進行設計。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獨特的方式去傳授一種針對德育的教學。德育的相關性教學要用言傳身教的方式,切記不要急躁以及急功近利。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學生,同時,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1]。
2.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我國的教育大綱中明確地表示,我國的基礎教育就是要實現個人認知的全面發展。晨會課上的德育,應當更加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德育的發展就是讓學生在學習、實驗的過程中進一步成長,通過過程的洗禮能夠進一步認識自我,并且糾正一些錯誤。在晨會課的教育講堂上就是讓學生們不斷地超越自我,關心自己心理的相關性變化,更好地培養一種適應大環境發展的人格特點,依據良好的人文素質去進一步發展全面的人格。這樣的一種人格特征可以顯著提升學生適應環境的能力。在德育的發展中,要依據現實的種種情況,對禮儀、誠信等特征進行良好的分析。教師要教育學生不僅僅要認識到各種良好品質的重要性,而且必須依據相關的品質標準去要求自己,樹立新時代的學生風貌[2]。教師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要認識教化的重要性,針對實踐中出現的問題,要依據具體的措施進行方案的處置。晨會課堂的教學內容要經過詳細的討論,要把核心的問題進行反復的探究。
3.結合其他的活動來開展晨會
在晨會課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時間較短以及內容的限制性,我們在安排具體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內容進行詳細的探究討論。我們可以在晨會的課堂上開展一系列的主題討論,也可以向學生解讀一定的新聞觀點,還可以集中討論一些心理等問題,提升學生在生活以及學習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的解決能力。在這些基礎上去設立討論小組和興趣聯合小組,這樣的晨會就是一個豐富的知識體系結構。
二、德育課程發展模式下晨會的動態化模式建構
在教師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常常存在這樣的一種觀念:晨會課的時間短,無法發揮作用,對孩子的身心健康起不到很大的作用。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晨會課的作用其實非常大,在每天的教學過程中,晨會課都可以明顯發揮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要盡可能地珍惜晨會課堂中可以利用的時間,盡可能地提升課程的質量與相應的效率。我們要依托課程建設的大背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經驗為前提,進一步提升動態化的教學模式。
1.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選定一些德育精品課程
在德育發展的課堂中,依據學生品德素質發展的目標,進一步發展學生自身的道德素養水平,教師可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去啟迪發展學生的各個方面的素質。學生的晨課設計要進一步貫徹導向性方針,教師應充分利用晨課的特性進行培養培育,選擇一些優化的課程,通過特定的主題進行宣講。
在多樣化的課程主題的選擇上,要特別關注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要闡釋主題的鮮明性,在主題的確定上,比如“三好學生”,要統籌各個方面的發展,圍繞“三好學生”的相關定義以及意義,就如何成為“三好學生”,讓學生在具體的主題內容探究中學習到相關的內容,從而進一步形成一定的意識。其次要注意統籌的安排規劃,對于晨會課程的安排要充分地進行,要好好地準備[3]。最后,在實際的晨會德育的課堂上應緊緊地依靠合作的力量,選擇一些難度適度的課程,對一些基本的情況展開討論,加強講述溝通交流的力度。
2.統籌優化晨會課堂的教學模式
在具體實施的晨會課堂中,可以運用一種動態化的教學方式進行。依照開放、靈活的模式,不斷地進行經驗總結,可以更好地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晨會課堂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具備以下的三點能力:(1)在短時間的晨會課堂上述說清楚今日的教學內容;(2)晨會課堂的教學內容必須富含豐富的德育內容;(3)晨會課堂的內容要充分結合學生學習的特點以及課堂上必要的主題延伸。
綜合以上的內容,教師在進行德育晨會課堂教學的同時要做好準備工作,定期對工作進行總結,在實踐化的探究中進行經驗的探究摸索,不斷地學習相關的內容。
在新時代、新背景、新趨勢下,動態化的晨會課堂與傳統的教學有著很大的區別。動態化課堂教學更加的靈活,能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教學的延伸處理,在實踐中能夠不斷地摸索相關的經驗,依據現實中存在的情況隨時進行調整。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晨會課堂雖然是動態化的教學模式,但這樣并不意味著沒有相關的教學計劃;(2)動態化的晨課模式依然是建立在充分的計劃以及預期準備上的;(3)動態化的晨會課堂需要時刻關注教材的選擇以及學生的吸收領會情況;(4)教材的學習是教師教學的開始,動態化的教學模式要立足教材,要充分地發揮想象力,教師對于教材的講述要依照現實情況進行多方位的闡釋;(5)教師的課堂教學要緊緊地圍繞一個原則: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在設計每一個環節的同時要照顧到學生,要依照學生的情況進行,對于學生的提問要有精心的準備。
3.樹立學生為主體,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原則
晨會課堂要以樹立德育的相關品質為主,充分利用一切資源,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要積極地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可以在課堂學習中,進一步交流學習,在心情愉快的狀態下更好地學好相應的德育內容[4]。
在課堂的基本建設中,需要依靠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實現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要主動引導學生進行建設,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進一步了解學生學習的相關情況[5]。為了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要集中開展一些活動。如在主題的設置方面可以有:禮贊祖國、社會新聞、家庭美德、班風班貌。禮贊祖國這樣一個主題可以讓孩子們充分地了解祖國的大好河川、歷史文化、經濟發展,增強自己的民族自豪感;社會新聞這樣一個主題主要是聚焦社會熱點事件,通過交流與探究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家庭美德這樣的一個主題,學生通過回憶、講述自己家庭的美德故事,進一步加強對家的熱愛和對美德的傳承。在課堂氛圍中,通過一些互動交流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增強學生對社會種種情況的認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為學生的健康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綜上所述,一個人的發展離不開道德修養的培育,通過不斷學習和生活中的事件啟迪,我們可以很好地培養自己的道德修養。德育的養成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以及社會風貌的逐漸轉型,我們教育部門以及教育人員更應該重視德育的相關課題。在新時代、新背景、新形勢下,教師也要通過理論化的探究探索,逐漸積累起一些相關的經驗以及方式方法,在充分把握一定的技巧的同時,通過創新的模式去實現動態化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張美娟.奏晨會序曲 享精神早點:淺談晨會課中的微德育[J].小學教學研究,2017(8):82-83.
[2]沈娟.晨會微型課,德育大收獲:探微高效晨會課的構建策略[J].學子(理論版),2017(2):45.
[3]王琴.小學晨會課的德育策略[J].考試周刊, 2015(18):163.
[4]左黎洲.動態生成,讓小學語文教學更精彩[J]. 學周刊,2013(7):117.
[5]殷志霞.整合資源,提高晨會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上),2012(5):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