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燕
摘 要:醫療保險關乎民生大事,與參保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而醫療保險檔案管理負責對參保人員進行登記,能夠對保險制度的落實提供保障。本文通過分析醫保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探究新形勢下優化醫療保險檔案管理工作的策略,滿足醫療保險檔案對參保人員“跟蹤一生、記錄一生、服務一生”的目標。
關鍵詞:醫療保險;檔案管理;保險制度
新形勢下醫療保險檔案是記錄參保人員和單位具體信息的文件,能夠證明各種醫療保險數據和相關待遇,也是醫療保險制度有效落實的關鍵。完整的醫療保險檔案應記載著參保人員從參保之日到死亡的全部數據。因此,加強醫療保險的檔案管理對于維護參保人的合法權益和保險待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新形勢下強化醫療保險檔案管理的重要性
1.1 保護參保人員的合法權益
醫療保險的參保者自辦理手續至退休、死亡階段的繳費、待遇需要詳盡地記錄在醫保檔案中。某些參保人員既參加了基本醫療保險,又參加了商業保險,此時會出現兩頭報銷的問題,增加檔案管理工作難度。部分參保者沒有留存、復印發票和醫療費用明細清單的習慣,事后還需要到人社局或經辦機構借調檔案,對于這些問題,若檔案管理工作不到位,會對參保人員的切身利益產生消極影響,甚至威脅到社會和諧。
1.2 為政府提供科學依據
險種業務數量的增多使得報銷人員數量顯著提升,政府的社保檔案信息承載量也在逐漸增加。醫保政策落實的前提是擁有準確、高品質的資料數據,從而方便管理人員對其進行完善、制定、決策,突出社保政策的可行性、科學性、實際性。
2 新形勢下強化醫療保險檔案管理的策略
2.1 構建多維度醫保檔案管理制度
多維度管理制度是信息化時代醫療保險檔案管理工作開展的外部保障,能夠對檔案信息實現系統化安全管理,避免參保人檔案資源丟失、信息泄露問題。因此,在數字化環境中對醫療保險檔案進行管理時,應制定檔案管理針對化機制,要求檔案管理人員按照標準完成信息記錄、統計以及報銷憑證的核算,依據“人頭式”責任落實制度,將管理人員的薪資考核與部門醫療保險工作質量相關聯[1]。此外,借助“刷臉”、“無線終端”等安全監控程序,將數字化技術與區域醫保檔案管理相結合,提升管理安全系數,突出檔案存儲和應用的有序性和可靠性。因此,檔案管理部門應提升在職人員對于數字化技術的適應能力,最大程度的發揮信息技術在醫保檔案管理中的積極作用。
2.2 壯大醫療保險檔案管理人員隊伍
檔案管理人員應自覺提升專業能力,積極主動學習新知識、新政策,提升計算機操作能力。同時,醫療保險檔案管理人員需要具備責任心和較高的政治修養,熟悉檔案管理政策,具有扎根檔案管理基礎工作的決心和信心,管理人員應自覺學習檔案專業技能,結合新形勢對于檔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在信息化時代中加強技術學習,了解現代數據挖掘、大數據技術等新型信息技術。
新形勢背景下,醫療保險檔案需要對“管理方法、數據庫服務器、紙質檔案”十分熟練的“三位一體”復合類人才,從而結合計算機知識、管理理念、檔案專業知識、信息技術知識對檔案管理工作進行管理。此外,建議工作人員借助現代網絡對檔案管理方法進行整合,可以為檔案信息化建設提供網絡保障。傳統醫療保險檔案管理工作較為枯燥,工作人員積極性不高,缺少工作熱情。因此,建議管理人員更新自身理念,使員工明確檔案工作的重要價值,通過競爭激勵機制,挖掘工作人員自身潛能,調動其工作積極性。通過組織檔案管理培訓會議或競賽,使檔案管理人員對工作給予重視,提升工作準確性。
2.3 構建數字化醫療保險檔案管理體系
新時期背景下,數字化醫療保險檔案管理模式可以展現對信息資源的應用價值。通過專業檔案管理程序代替人工記錄體系,能夠實現無紙化管理,促進醫療檔案的自動規制[2]。因此,建議構建 “輸入-匯總-應用-統計-輸出”的五位一體數字檔案管理體系,實現醫療保險檔案管理的有序對接。例如,某地區政府實現社會醫療產業的綜合調節,充分發揮數字化技術在醫保檔案管理中的價值。基于自動編程技術與本地醫療衛生部門合作,其中包含國家醫保報銷程序,同時又將報銷程序分為衛生所和醫院兩種類別,完成檔案信息的分層管理;將轄區內醫療保險檔案通過聯網互動模式,借助個案收集渠道與病例保險管理機制,充分了解參保人的醫療保險投保情況、就醫情況、確診情況,進而提升政府醫療保險檔案管理的效率。
2.4 加強檔案管理基礎設施建設
1)完善紙質檔案存儲設施建設。新時期,我國醫療保險檔案管理工作應秉持“提倡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原則,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因此檔案管理人員應綜合分析,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例如,部門具備內專業檔案室,不能與其他業務科室共用;必須配備復印機、打印機、計算機,配備必要的檔案柜;建議選擇檔案密集架,實現防盜、防潮、防塵、防光、防霉、防有害氣體;安裝必備滅火裝置、自動報警系統、除濕機、空調機以及防紫外線的窗簾,添置音像防磁柜,同時安排專人看管,避免出現檔案破壞、遺失、被盜的問題。
2)對醫療保險電子檔案進行歸檔和管理。新時期檔案的信息化管理主要依靠掃描儀、計算機等現代數據輸入設備將資料信息傳輸到數據庫服務器內,轉變為信息數據資料進行存儲和應用,便于管理人員的查詢和管理。因此,建議部門結合相關法律法規,科學制定醫療保險檔案管理規范,組織工作人員定期學習信息化檔案管理技術,及時修正文件管理誤區。同時,構建醫療保險檔案的目錄數據庫,創設相關電子數據索引體系,對醫保檔案進行數據化管理,實現檔案錄入,歸檔的信息化,保障電子檔案信息的科學化應用。另外,注意對特殊病號、報銷比例的電子醫療保險進行標記,便于管理人員有目的性、針對性地進行查找。
3)完成檔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共享。實現醫療保險檔案信息化管理,需要圍繞以下幾方面開展:其一,更新管理部門對于檔案信息化管理的意識,提升其對檔案管理的重視程度。管理部門應羅列當前開展檔案信息化工作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和優勢。例如,部分參保人在醫院就醫后,其病例信息可以立即在檔案管理系統中顯示,進而減少信息傳遞的時差,確保信息真實性。因此,建議實現醫療保險的信息共享,構建共享網絡。比如,實現檔案機構與醫院之間的就醫信息共享,在二者之間構建共享網絡,完成信息傳遞,并在信息共享過程中加強安全防護,如設置安全防護平臺、限制登錄查詢人數,解決醫療檔案信息在共享中存在的保密性問題。
3 結論
醫療保險的檔案管理工作對于我國政府醫療保險工作十分重要,可以促進醫療保險制度完善與保險事業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加強醫療保險檔案管理工作力度,保護參保人員的信息和數據,加快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提升我國醫療保險服務效率,保障參保人員切身利益,實現醫療保險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毅.新形勢下醫療保險檔案管理強化策略分析[J].辦公室業務,2019,(19):139-140.
[2]鄭德利.醫療保險檔案管理在新形勢下的強化策略[J].辦公室業務,2019,(1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