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成
摘 要:眾所周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我國民營企業以后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依據,推動了民營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民營企業也應提高自身的實力,在社會經濟轉型的新時期,民營企業如何在新的繼續抓住機遇,改善自身的缺陷,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民營企業內部控制水平的低下成為國民經濟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文從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出發,提出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民營企業;內部控制;財務信息
民營企業的發展不僅依靠國家政策的支持,也有自身獨特的優勢支撐,民營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有效的內部控制。民營企業由于自身規模小、制度不健全、控制意識薄弱等缺陷,應對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在面對外部市場的壓力和內部控制改革的需求,民營企業要取得更大的成績,需要做出更多的改變,企業管理者應重視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使企業得到發展。
1 民營企業建立有效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保證企業財務信息的準確性
財務信息可以看出企業日常運轉的情況,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信息從兩個方面來反映出日常經營活動,一方面是企業獲得經濟效益的高低,另一方面也反映企業管理者的能力,從財務信息可以看出企業的整體運營質量,通過財務信息做出合理的決策,有利于降低企業的決策失誤,減少企業經濟損失。準確的企業財務信息是企業管理者做出決策的依據之一,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發揮重要作用,促進管理者投資結構的優化,確保企業資金的優化配置。一個企業要想長期保持良好、穩定、具有競爭優勢的市場地位,企業內部必須擁有真實可靠的財務信息支撐,充分發揮財務信息的應有價值。
1.2 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性
企業自身應對風險的能力來源于內部控制和外部抵御風險兩個方面,內部控制是完整的營運狀態的動態反映,企業的正常運轉和未來的企業規劃都離不開企業資金的安全,完整的資產報告可以為民營企業吸收資金而注入,為企業的發展帶來新的社會資金力量,促進企業規模擴大和充足的資金儲備。資金安全提高企業應對的市場風險的能力,謹慎預測企業在運營中可能遭遇的風險,及時建立風險防范和應對措施。因此,建立完善有效內部控制系統是民營企業在未來發展中必須重視的一部分。
1.3 保證企業內部高效快捷運轉
科學的內部控制有利于保證企業經營活動的高效:有效內部控制可以做到合理安排員工的崗位,員工的工作、業務的完成可以按照內控制度辦事,使企業真正做到財務信息的準確性、企業資金的安全性。預防經營中的各種風險,有足夠的資本應對可能發生的危險,確保企業內部的不受外來風險的威脅;有效的內部控制為企業帶來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民營企業需要采取較為科學的管理機制,加強內部各部門的協調工作,促進各部門的共同進步,共同為企業創造利益。
2 我國民營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2.1 民營企業缺乏內部風險評估制度
民營企業沒有準確尋找自身的市場定位,盲目追求市場現有供需關系的“熱點”,對未來缺乏規劃和風險預測能力。民營企業要想在眾多競爭中求的穩定發展,就需要加強對風險預測和評估的重視度,對風險的控制意識和評估能力的缺失成為企業經營的主要隱患,風險意識的提高不是僅僅簡單從經濟活動信息記錄的提取,是需要對市場信息進行專業的分析和預測能力,基于民營企業的發起者或者投資者身份和文化背景的差異,在做出重要的企業決策時只是依據自身的經驗和盲目的跟風來擴展業務,給企業未來的發展帶來致命的打擊。企業缺乏對自身抗風險能力的合理評估,有些是家庭內部作坊式模式,缺乏合理統一標準和方式為化解和規避風險提出建議,突發經營情況沒有應急措施,降低了民營企業的自身風險抵御能力,很容易被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淘汰。
2.2 缺乏合理的財務內部控制結構
企業不顧自身財務狀況,盲目擴大業務規模,而忽視自身能力的承受范圍,過度依賴融資活動維持企業的發展,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受到國內外競爭局勢的影響,民營企業的盈利能力出現下降,現有資金的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也直接影響到企業在融資時的商業信用,降低企業授權信用的能力,造成企業的以后到成熟階段利用商業信譽融資時的困難。另外,很多的民營企業沒有專門的會計人員,大多是形式上的崗位,導致企業無法真正控制財務風險,財務制度的不健全影響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在程序性的流程中降低效率,比如應付款項、稅收申報等方面不能及時應對。這些民營企業缺乏財務控制能力,對財務出現的問題無法合理解決,也不能及時對企業以后的財務發展提供可行的方案,加劇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2.3 缺乏有效的信息透明制度
現在的社會發展趨勢是建立信息化時代,信息平臺的建立對企業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民營企業在信息化上已經處于落后地位,未能成為先進信息系統的先占者,信息系統不但要控制外部信息對內部的影響,必要外部事件的處理可以減少企業的負面形象,同時注意信息對內部控制潛移默化的影響,促進信息的及時有效的溝通。現在民營企業很多還是家族企業,家庭權力在決策時的盲目性,缺乏對企業未來的思考能力,這種管理模式對信息披露的不重視以及信息的失真留下了空子。信息資源不夠豐富也影響著企業未來發展方向和未來發展趨勢,無法針對現有的信息進行整合消化,信息的溝通和真實性對管理者的決策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我國民營企業不注重信息資源的利用,必然會導致大量有利于企業未來發展的信息流失,缺乏合理的信息傳遞渠道以及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企業面臨被時代所拋棄的命運。
2.4 缺乏系統的內部監督體系
內部監督系統作為建立有效內在控制的重要環節之一,是現代化企業的內在控制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性作用。民營企業因為本身規模小,國家對于民營企業這方面也沒有強制性的要求,部分民營企業為了節省成本沒有設立相關的審計部門,缺乏對企業內部的監督,即使部分民營企業設置了財務審計系統,由于企業自身的局限性,崗位設置不合理或者不認真執行相關的財務審計工作,重會計輕審計的情況下難以保證內部監督的獨立性,難以發揮指導和約束的內部監督作用;在企業的管理過程中也不可能做到客觀公正,對員工的考評具有偏向性,考核標準的不統一打擊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不利于人才的培養和企業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