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玉蓉
摘 ?要:對于高中生而言,高中數學的內容量、抽象程度、理解難度都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度。在這樣的情況下,提高高中生的解題能力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數學成績的重要舉措,也是新課程標準改革下的教學重點之一。本文從提高高中生數學解題能力的幾個方面展開分析和探討,希望可以為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一些支持和思路。
關鍵詞:高中;數學;解題能力
引言:經過小學、初中的數學學習后,高中數學的難度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所涉獵的數學知識點眾多,解題過程中需要應用大量的數學思想、定義、公式、解題方法,數學學習的復雜程度、抽象程度、綜合程度已經完全暴露出來,一些基礎不扎實、思維不靈活、不能夠舉一反三的高中生在數學解題上舉步維艱。提高高中生的數學解題能力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點之一,必須引起高中數學教師的重視。
一、培養高中生的審題、讀題能力
在教師、學生群體中,始終存在著認為語文與理科課程的學習沒有關系的思想,但其實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讀題、審題能力,影響學生捕捉關鍵信息、關鍵詞的能力。審題審不明白,怎么能解好題呢?高中數學教師要注意培養高中生的審題、讀題能力,充分引導學生發揮從語文課堂上學到的閱讀理解技巧,高效捕捉關鍵信息,把握好題干與問題之間的關系。只有當學生準確把握題干關鍵信息,正確理解問題所求,才能夠正確搭建已知條件與未知條件之間的聯系,提高數學定義、概念、公式的應用質量,提高解題效果。
二、培養高中生回歸概念的解題思路
在高中數學解題過程中,回歸思路是十分重要的,大部分數學題目的解題思路都可以從已知條件、未知條件的概念上得到突破。因此,回歸思路能夠有效提高高中生解題的速度,提高解題的質量和準確度。高中數學教師要訓練學生看到關鍵信息、已知條件就反射性回歸其定義、概念的習慣。比如: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正弦函數,高中生要能夠在第一時間回歸正弦函數的定義、性質、圖像、值域、最值、周期性、奇偶性、單調性、對稱性,然后根據題目所求來進行應用和求解,提高解題的質量和效率。當高中生習慣這樣的解題思路時,還有助于幫助高中生建立數學知識網絡,進一步提高高中生的數學學習質量。
三、培養高中生對于數學思想的應用
到了高中階段,高中生基本能夠接觸所有的、常用的數學思想,比如數形結合、方程思想、極限思想、建模思想、隱含條件思想、化歸思想等。這些數學思想不能學完就忘,高中數學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帶領學生回顧、應用、強調,幫助學生建立數學題目與數學思想應用之間的橋梁,提高對數學思想的應用質量。以數形結合思想為例,這是一個在數學領域中應用十分頻繁的數學思想,函數領域中尤為常見。數學關系式與函數圖像之間的轉換,往往是解決函數問題的關鍵。教師在講解有關函數的問題時要注意強調數形結合思想,引導學生有意識使用數形結合思想,這樣能夠逐漸使高中生習慣于數學思想的應用,提高解題的速度和質量。
四、帶領學生接觸不同的解題思路
數學是一門十分靈活的課程,得到數學題目答案的道路往往并非唯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帶領學生多接觸不同的解題思路,為學生轉換解題思路奠定基礎,避免學生鉆牛角尖,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碰到一些能夠一題多解的題目時,要注意評估這些解題思路、方法、過程是否都能夠被高中生所接受,用這樣的題目去開拓和訓練高中生轉換解題思路的能力,開拓學生的思維,避免學生在考試時遇到困難就鉆牛角尖。當然,一題多解要量學生的能力進行,有些基礎不牢、能力不足的學生不要強求他們掌握一題多解。
五、利用“題海”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們不難發現,有一部分學生總是在一個類型題上出錯,怎么講、怎么練就是過不去這個坎,題型稍微變一變就卡殼。這樣的情況很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不利于學生學好數學。針對這樣的學生,高中數學教師不要一味地進行講解,要把主動權還給學生自己,讓學生自己找到解這類題時存在的問題。出現這種情況的緣由往往是學生的思路不對,對概念的掌握有缺失,對已知條件的應用不全面。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解題時將自己的每一步想法、計算過程都列出來,再為學生選擇一本解題過程詳盡的練習題冊,讓學生對照自己的解題過程和練習題冊的答案解題過程,去發現自己解題過程中真正出問題的步驟,到底是對概念的掌握問題,還是對已知條件沒有全部應用。當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時,他們會一直記得成功瞬間的喜悅,對該知識點的掌握也會更進一步,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周麗華.淺析如何提高高中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J].南北橋,2017,(21):34.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034.
[2]郭建斌.從教學出發,提高高中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J].數學大世界(上旬版),2019,(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