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安清
摘 ?要:小學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基礎階段,在此階段里面學生除了學習基礎知識以外,同時也需要重視德育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和道德品德。文章闡述了小學德育工作中情感體驗教學的策略,包括基于理解展開教學、基于尊重展開教學、基于感化展開教學和基于關心展開教學。
關鍵詞:小學德育;情感體驗教學;實踐活動
傳統德育教學工作實踐過程中,教師只是簡單地將德育的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并不關注小學生具體的理解與認知程度,導致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并不能對小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因此,基于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師應遵循情感體驗教學的理念,以情感體驗為核心,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內化德育知識,這對于實現德育工作的價值與作用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基于理解展開教學
小學生年齡小、經歷少,辨別是非能力差,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人格的發展上都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關注、耐心與引導。教師只有真正地走進學生的內心,與學生進行角色互換,理解學生的行為,感受學生的情緒變化、內心發展,才能夠在德育情感體驗教學中制定科學的教學內容,讓德育的先進思想與理念深深地影響學生。例如,在“熱愛勞動,艱苦奮斗”這部分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小學生理解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的思想,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身體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是自身獲得發展的基礎,沒有勞動,社會就沒有創造與發展。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契機,在給學生進行理論知識分析后,組織一場簡單的勞動,規定每名學生的勞動內容與勞動時間。通過一個學生的勞動出現問題就會影響整個集體的勞動進度與勞動效果的實際,讓學生理解熱愛勞動與艱苦奮斗的內涵。
二、基于尊重展開教學
現階段,隨著教學改革的發展,師生之間的尊重不單純局限于學生對教師的尊重,教師也要給予學生尊重,如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思想。從情感教育的角度來講,基于尊重展開德育教學,對學生理解與吸收德育知識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在德育教學中,對于學生表達的想法與觀點,教師應及時回應和贊美,并積極開發學生的潛能,指導學生將自己的思想正確地融入自身的行為活動,使學生個人品質得到提升,做出對社會發展有益的行為。以“文明禮貌、遵守紀律”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深入社會踐行文明禮貌與遵守紀律。在地鐵站排隊買票時,有一名學生與前面的阿姨發生了爭執,這時,教師趕到現場后不應第一時間指責學生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而應及時了解情況,并與另外一方進行協商:“您好,由于學生年齡較小,且爭執對于解決問題毫無意義,我是他的老師,希望可以通過了解事情的真實情況來解決問題,給予您與我的學生一個滿意的結果。”通過了解,是該女性因趕時間未與學生打招呼就直接插隊,學生指責了這種行為,該女性不僅不道歉,還與學生起了爭執。對于這種情況,本質上學生并不存在錯誤,但是其行為欠妥,教師應幫助學生解決該問題,讓學生心平氣和地與該女性進行溝通,并指出她的錯誤。如果其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問題,那么雙方道歉,問題解決;如果其未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教師可以爭取地鐵站秩序維護人員的幫助,幫助學生維護權益。這樣的處理方式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及理性的維護,教師也用自己的行為踐行了“文明禮貌、遵守紀律”。
三、基于感化展開教學
與其他學科的教學相比,德育的內容大多重于理解,知識性并不強,大部分小學生對德育學習都有很強的興趣。因此,教師在德育中可以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契機,滲透德育內容,引導學生開展正確的情感體驗活動,及時糾正學生思想上的偏激與錯誤。例如,很多學生升到小學高年級階段后,由于學習內容難度陡然增加,學生幾次考試成績始終不理想,就認為教師不喜歡自己,自己特別笨,從而對自己產生了懷疑。在“努力學習、熱愛科學”這部分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學習,端正態度,積極地面對學習上的挫折。講解理論知識部分時,教師可以以自我求學經歷為例,從生活的角度加強引導,讓學生了解到所有人的學習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但面對挫折時一定不能氣餒,要堅定信心,因為只有通過挫折的檢驗才能實現自我的成長。教師通過講解親身經歷,表達自己遭遇挫折時無助悲傷的心情,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感化學生,讓學生對教師“堅定信心、克服困難”的說法產生信服,最終化解學生在學習上的困境。
四、基于關心開展教學
由于小學生處于成長發育的階段,生活中很多都不能獨立照顧自己。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中難免會碰到很多困難,這時候都需要老師進行關心,老師只有發自內心地關心學生,讓學生感受到關愛,這樣更能夠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比如天氣冷的時候老師發現學生穿的太少,可以聯系家長給學生送來衣服,天氣熱的時候,老師可以燒點綠豆湯送給學生降暑;學生在學校期間生病了,老師可以帶學生去醫院等。這些雖然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但是都能夠在學生心理留下暖暖的愛意,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不僅有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作用,還要引導學生人格發展、品德樹立等。但鑒于小學生的年齡與認知特點,教師應認識到情感體驗式教學的優勢,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情感體驗,理解德育理論知識。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實踐強化學生對德育知識的掌握,使德育的價值與作用真正發揮,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曙祖.小學德育工作中情感體驗教學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
[2]吳麗紅.談情感體驗教學法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的實踐[J].亞太教育,2018(07):96-97.
[3]王娜敏.情感體驗在小學德育中的意義及實踐途徑[J].科技創新導報,2010(1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