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薛
摘 ?要:近年來,農村小學隨遷子女人數越來越多。小學生由于心智尚未成熟,自控能力較弱,家長不夠重視等原因,容易對網絡產生依賴,沉迷于網絡之中。本文通過對農村小學隨遷子女沉迷網絡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治理策略,為大家提供借鑒。
關鍵詞:農村隨遷子女;網絡使用;治理策略
隨著現代科技信息化的發展,當今的小學生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現象較為普遍,網絡已經成為他們學習和生活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網絡不僅給小學生的生活帶來了便捷,還給他們的學習帶來了益處。但是農村小學隨遷子女對網絡的不當使用導致網絡成癮,影響學習和身心健康。作為老師,如何引導農村小學隨遷子女正確使用手機、電腦,成為當前教育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農村小學隨遷子女沉迷網絡的主要原因
如今農村小學隨遷子女沒有正確使用手機,把學習時間大量花在玩游戲、刷抖音、聊天工具上,影響了日常的學習和生活。通過調查分析了解到農村小學隨遷子女之所以沉迷網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一)學生的自我管控能力弱
農村小學隨遷子女由于年齡小、身心發育不完善,還沒有具備和成人一樣的管理能力和自控能力。他們在面對網絡世界的各種新鮮玩意兒,充滿了好奇,不能控制自己使用手機、電腦的次數和時間。除此之外,農村沒有城市里的各種娛樂項目和休閑場所,農村小學隨遷子女不能像城市里的小學生,可以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參加各種興趣班,他們在家的空閑時間較多,自然接觸手機、電腦的時間就多,長期玩耍,導致自己沉迷網絡。
(二)家長缺少關愛和監管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年輕人進城務工,隨遷子女進城讀書的學生人數不斷增高。進城務工的家長忙于工作,沒有時間在家陪伴自己的孩子學習和玩耍,與孩子之間缺少交流。當孩子需要手機時,家長專門準備一個手機為孩子完成作業提供幫助,卻沒有對孩子使用手機進行嚴格管控。最終導致這部分孩子在家長時間使用網絡看視頻、聊天、打游戲等,出現逆反心理,陷入網絡從而厭學。
(三)網絡平臺的不良誘惑
在網絡信息高速發展的當下,網絡平臺上出現各種不良圖片、視頻、游戲等。小學生對各種未知的東西都充滿了好奇,不能準確甄別網絡信息的優劣。網絡管理者沒有對未成年人使用設置權限,即便有設置,也缺少嚴格的管理制度,當中也存在漏洞。使得這些沒有自我管控能力的小孩子沉迷其中。
二、預防農村小學隨遷子女沉迷網絡的治理策略
孩子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正處于初步形成階段,這時,家長和老師的教育引導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對農村小學隨遷子女網絡成癮要及早預防,教育孩子正確使用網絡。對孩子這方面的教育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多方共同努力。
(一)家長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和關愛
和諧良好的家庭氛圍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參加各種親子活動,促進親子關系更加親密,拉近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家長平時多關注孩子在學校和家里的表現,了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及時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尤其是孩子在家使用手機、電腦,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幫助孩子認識到網絡給他們帶來的利弊。監管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頻度和時長,避免孩子沉迷網絡世界。同時,家長需要加強對孩子的教育理念的學習,閱讀相關的教育書籍、文章等,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方面的知識,結合孩子實際情況,對其做出正向引導,教育孩子合理使用網絡。
(二)老師對學生做好教育和引導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老師會利用網絡讓學生完成手機平臺作業。然而,農學小學隨遷子女容易把更多的時間用在耍游戲、看電視劇,忽視了學習。基于這種情況,老師盡量減少布置不必要的網上作業,即使要布置手機平臺作業,也要明確學習任務要求,讓學生明白使用手機的目的。老師需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的學習,提升對學生心理輔導的能力。當學生出現反常行為時,老師要善于察覺,發現學生的問題,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狀況,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利用學習網絡專題課,引導學生明確網絡的利弊,正確使用網絡,文明上網。“綠色上網”不只是高呼的口號,更應當付諸實際行動。
(三)豐富校園文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校是學生日常學習的主要陣地,可以通過舉行各種文藝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為學生提供精神食糧。例如合唱節、運動會等有助于學生釋放學習帶來的壓力;開展書法、繪畫、寫作等比賽,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校的文化建設上,打造書香文化校園,修建讀書吧,制作各種讀書標語,開展班級閱讀活動等,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進一步推進廣泛閱讀。培養學生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把玩手機的時間還給閱讀。讓學生有自己的喜好,他們才會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上。從而減少學生上網的時間,避免沉迷于網絡世界。
(四)網絡管理者擔負重責,設置網絡使用權限
健康、安全的網絡平臺,肯定離不開網絡管理者的有效管理。農村小學隨遷子女沉迷網絡,與網絡管理者對網絡的管理不到位有一定的關系。因此,網絡管理者應該擔負起應有的職責,設置網絡使用權限,監管未成年的網絡使用情況,杜絕不良網絡信息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三、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農村小學隨遷子女沉迷網絡的教育是任重而道遠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攜手形成教育合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不斷反思總結教育方法和經驗,從而形成科學的治理策略,為將來可能遇到學生沉迷網絡的心理健康問題,提供有效的實踐經驗借鑒。
參考文獻:
[1]張樹輝.齊抓共管預防學生沉迷網絡[N].人民日報,2018-05-31(18).
[2]武健.主題化——互聯網時代的網絡教學[J].人民教育,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