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根據2017年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專門在德育目標“實施途徑和要求”中提到“協同育人”這一觀念。
1.為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協調一致的育人合力,營造積極向上的良好社會氛圍,加強家庭教育指導與構建社會共育機制,從而促進構建良好親子關系。
2.為了學生能夠形成自我認知,了解自我個性特征,初步了解專業、職業及職業環境,確定與個人才能相適應的高中生涯規劃和職業生涯目標,激發自我發展的內驅力和拼搏精神。
【學情分析】1.我校高中生以住宿學生為主,與家長交流時間不多,他們基本進入青春期,生理心理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自我意識增強,迫切需要社會對他們的重視和承認。但是面對孩子的變化,家長既沒有清晰的目標,又可能缺少科學的方法,導致很多家長在管教與培育方面有很多不足與缺失,可能從而激化彼此的矛盾。
2.面臨新高考背景下的專業要求和科目選擇方向,高一學生目標不明確,對未來感到迷惘,對高中的生涯規劃和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毫無頭緒,缺乏自我規劃意識。
【教學重點】
1.運用“樹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愿景、確立規范的家校成長共同體的運行程序、建立對話式的交流機制”的策略,完成通過“家校共育”的方式,在“積極教育”理念指導下幫助家長構建良好親子關系
2.學生形成自我認知,初步了解專業、職業及職業環境,確定與個人才能相適應的高中生涯規劃和職業生涯目標。
【教學難點】
1.在“積極教育”理念下構建良好親子關系的研究策略。
2.確定與個人才能相適應的高中生涯規劃和職業生涯目標。
【教學策略與手段】
1.邀請社會各行業領域的精英職業代表(家長、學長學姐)進校園交流親子關系的現狀和策略,并且進行生涯教育職業規劃介紹和分享。
2.學生提前整理問題,與嘉賓互動問答。
3.會后學生與嘉賓微信交流。
4.學生反思。
【教學過程】
1.歡樂時刻:我們為你唱首歌——高一(13)班同學唱歌歡迎嘉賓。
2.各行業代表嘉賓進行生涯教育交流演講:個人簡介、經歷的親子關系的現狀和策略、生涯規劃。
3.互動問答:學生提前準備好問題。
4.國家生涯規劃師徐惠主任的指導。
5.班主任總結。
6.嘉賓寄語。
【教學環境】
這次主題班會我和高一(13)班的同學們準備了兩個多月,還特別準備了鮮花和明信片送給每位嘉賓,明信片由林同學自己設計創作,每一張明信片都是她自己拍攝的僑中風景,題詞由有書法基礎的李同學書寫。同學們提前準備了提問的問題,自己設計了答謝的紀念品和感謝卡。
具體教學過程:
一、歡樂時刻:我們為你唱首歌
高一(13)班的學生代表合唱了一首歌曲歡迎嘉賓,班會在歡樂時刻中掀開了序幕。
二、各行業代表嘉賓進行生涯教育演講
鄭先生,僑中師兄,來自世界500強的外企高級工程師。鄭先生給大家帶來了人工智能領域的震撼,展示并講解了一塊價值非凡的晶體管。第一,他強調了良好英語在社會中很重要。第二,目標很重要,明確目標,什么是要的。而在學習中,你的大目標是生涯教育,你的興趣往哪個方面發展?那你今天的小目標就是一定要吃透老師教的。第三,堅持是良好的習慣,要高標準地嚴格要求自己。他鼓勵學生,人的潛力是無限的,不要設一個天花板給自己。釋放潛力,挖掘興趣。
三、互動問答
嘉賓演講完畢后,進入了互動問答環節,同學們提前準備了針對性強的問題,踴躍提問,提出了面對學業和未來的各種疑惑,例如如何選擇文科和理科,智能化行業對人才的要求,當迷茫、想放棄的時候怎么辦?父母會接受一個平凡的孩子嗎?如何有效進行親子溝通?等等實際性問題,各位嘉賓也一一耐心答復,現場氣氛活躍。
四、國家生涯規劃師徐惠主任的指導
徐惠主任(廣東省中學生心理健康“A級”持證教師、國家生涯規劃師、學生發展指導師、高考志愿規劃師)做出了畫龍點睛的總結。
五、班主任黃順和老師總結
十年前,師兄師姐是我的學生,我沒變,盡力幫助大家成長;十年后,他們回來了,他們變優秀了,他們和我一起盡力幫助大家通過生涯教育來成長。希望十年后,你們更優秀,再回來僑中,引領師弟師妹成長。同時引導學生思考:我想成為……和我能成為……,這兩者之間的橋梁就是好好規劃高中三年的生涯教育和在“積極教育”理念下構建的“良好的親子關系”,給自己強大的內驅力,以拼搏的行動和堅韌的意志砥礪前行!
六、嘉賓寄語
主題班會結束后,各位嘉賓特地寫下了對僑中學子的寄語。班會后,不少同學加了師兄師姐的微信來請教學習。
【學生反思】我在下一節班會課對這節主題班會進行了深化和升華,讓同學們分享體會。高一(13)班的同學也用心寫了精彩的反思,同學們表示參加完這次生涯教育的主題班會,很激動,很崇拜,然后成長。學生開始實實在在地靜下來思考自己的目標和行動,重新規劃高中,更明確了方向,有了學習的動力。
【跟蹤學生動態】
高一(13)班的期中考試成績不理想,是同一樓層同水平班級中成績最差的,可是,在這次主題班會后,同學們進行反思和重新的生涯規劃,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制定自己的時間規劃表,積極好問,以行動拼搏,早上提前到班里自習,晚修后爭取多留在班里問問題,學習小組之間制定公約互相督促,實實在在的在行動,一點一滴地在改變。在期末考中全班成績進步顯著,其中羅同學進步580名,名列高一年級第三名,沖進了年級前列,多位同學進步很大。這是我意料之外的,成績不代表一切,可是,我為他們的拼搏而自豪,我為他們的堅持而感動。
【教學反思】
同學們的反思寫得很精彩,學生這些跳躍的文字、澎湃的熱情、流淌的溫暖情感給了我無限的欣慰和動力,此刻,感覺再辛苦也值了。真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更多的人在這方面努力大膽嘗試,即使現在看不出有什么改變,但教育是長期的,教育的效果有時是延時的,它終究會以某種美好的方式在某個時刻開花結果,我們只是那個勤澆水的園丁和耕耘者,我熱愛我平凡的職業,熱愛我可愛的學生。這次主題班會踐行了生涯教育和在“積極教育”理念下構建良好親子關系這兩者給學生帶來的積極影響,甚至是長久的內驅力。內斂的湯同學激動地說:“這節班會課意義太非凡了,我要努力變得和師兄師姐那么優秀,讓父母驕傲,到時再回到你的班會課來給師弟師妹做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