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力遜·拜都完
摘 要:時代發展與社會進步的表現之一即是民眾思想自由程度的加深,具體則表現在專門用以表達思想與抒發情感的文學作品中。因之,宋詞,也叫“長短句”,相較于唐詩而言,其打破了后者嚴格的格律及用語高度凝縮的要求,使得思情的傳遞更為充分與自由。因此,在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科中必得進行的情感教育背景下,宋詞則可稱為實施此種教育的有效平臺---之一。本文亦便就“高中語文以宋詞為平臺的情感教育模式”的話題做出了分立:在意境鑒賞中品味情感、在口頭吟誦中品味情感、在散文化的書寫中品味情感此三方面的闡述。
關鍵詞:高中語文 宋詞 情感教育
高中語文閱讀課程包含著諸多類型的文本,如唐詩、宋詞、新詩、散文、小說、戲劇等,各類文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著思想和情感,但以語言限制程度為參照,時代歷史的進步帶來用語限制的放松,與此伴隨的則是各類在用語自由基礎上的文體形式的興起。因此,宋詞相較于唐詩而言情感更為外顯,而相較于散文或者小說等而言則更為含蓄,而可以使得現代學生在進入宋詞情感世界的基礎上又具有著廣闊的情感品味空間。這使得“以宋詞為平臺的情感教育”教研話題成立。依據宋詞特點與學生的學習接收規律,具體的教育模式則可由以下三者進行建構。
1.在宋詞意境鑒賞中品味情感
意象、意境和情感作為詩詞及詩詞鑒賞考察的三要素存在,即詩詞傳遞情感的主要媒介便是由意象構成的意境,同理,對詩詞情感的品味則亦當從意境賞析處切入。在以往教學條件落后的狀況下,意境賞析只得通過想象來完成,而由于學生想象能力的各異,加之想象本身的不可見聞性,學生所體味得到的情感亦不濃郁。值得慶幸的是,現代多媒體教育的普及恰能夠依憑其圖文聲并茂的功能彌補上述缺漏,而當為以宋詞為平臺的情感教育所充分利用。
例如:在《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一詞的教學中,在基本的詩詞創作背景與詞句意義解明之后,我則利用多媒體向同學們播放了一段有圖、有樂、有字、有朗誦之聲的視頻。此則將每一句詞所對應的意象與絕美意境鮮然呈現于同學們眼前,“辭以情發,情以物遷”,這是作者作此詞的心路順序,即“見物”是“情發”的前提,“辭”則是“情發”的結果,“心同此心”,同學們見到與作者所見之景相同的景色,其所生之情亦將與作者所生之情趨同,加之與圖景氛圍相協調一致的音樂之聲的渲染與和情感起伏相一致的朗誦之聲的刺激,在詩詞意義基礎之上的詩詞情感便漾溢于滿屏、充滿于學生心靈。
2.在宋詞口頭吟誦中品味情感
被靜態化的字詞結構出的一首詞或一篇文中所含的思想與情感因素是來源于作者其人而多元、深厚的,所以,一般讀者在為數不多的幾次閱讀之后所習得的情感大多是膚淺的、模糊的。而解決此問題的有效途徑則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詩詞不同于散文等文體,其用語的凝縮性、在意象、意境與語言形式等方面的美學性皆要求此“讀”必得為“吟誦”,即在慢速、有感情的朗讀中,深入體味詩詞意義與美學韻味,深入品味在此中回蕩著的詩詞情感。
例如:在《雨霖鈴(寒蟬凄切)》一詞的教學中,繼按照上述形式的多媒體意境賞析視頻播放之后,同學們對于此詞的意義和情感感知已經上升到一個較為鮮明的程度,但亦存在對此程度加深的空間,因為單純的意境賞析給予學生的只是片刻性的感官刺激,而還需要其自身在脫離感官刺激之后的內化與慢慢品味,這便是吟誦之于情感品味存在的緣由。在具體的吟誦過程中,同學們會重復調動留存在腦海中的詩詞意境畫面、重復理解詩詞字句的含義,而在伴隨著意境想象與字句理解的吟誦行為中,慢慢體味著由意境與語言共同傳遞的美與含蓄的情感。如在重復的吟誦下,同學們則能夠懂得“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中所包含的無奈、寂寞、思念等的多重思緒。
3.在宋詞散文化書寫中品味情感
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僅在使學生具備一顆對生命、自然與美易感的心,而亦能使其具備表達情感的能力。而此通過語言表達情感的過程則是澄清和梳理由上述意境賞析與口頭吟誦得來的整體性、含蓄性情感感受的過程,是深化情感感知的過程。因此,以宋詞為平臺的情感教育的另一方式便是進行散文化的宋詞詮釋和書寫,即是運用現代化的語言進行詩詞鑒賞與情感感悟。
例如:在《望海潮(東南形勝)》一詞的教學中,在上述兩個環節后,我則讓同學們進行寫下自己對這首詞的賞析。同學們書寫的過程則為對詩詞意境想象描摹的過程、自然地融匯與澄清詩詞情感的過程。如,對于“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的畫面,一位同學則賞析道:“煙籠的柳樹,彩繪的橋梁,擋風的珠簾,翠綠的帳幕,自然美與人文美渾然一體,而在這輕巧明艷的美景之外,則是宏大的聚集起來的高低錯落的十萬戶人家。”如此,賞析過程中的用詞用語皆需以寫作主體的想象與情感驅動為基礎,而最終表達成功的結果便是其之于詩詞情感的深化感知。
總之,宋詞作為中國文學藝術天空里的一顆閃星,其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文學成就,而當得到現代高中語文教育應有的重視,而基于其思情抒發的含蓄性與相較于唐詩而言在一定程度上的開放性,而亦可成為情感教育的重要平臺。
參考文獻:
[1]謝順. 高中語文宋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9.
[2]鄧華. 論高中語文宋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途徑[D].華中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