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奎珍
[摘 要] 縣級植物檢疫機構是基層植物檢疫的基礎性機構,植物檢疫機構的工作質量直接關系著基層植物的預防性保護效果。但是,當前我國縣級植物檢疫機構的工作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其作用的發揮。本文以云南省云縣為例,簡要分析云縣檢植物檢疫機構工作存在的問題,探討相應的改善策略,以期有助于提升云縣乃至我國縣級植物檢疫機構工作質量。
[關鍵詞] 植物檢疫;檢疫機構;檢測技術;檢疫執法
[中圖分類號] S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03-42-2
1 植物檢疫的重要性
植物檢疫(Plant Quarantine)是以法律、行政和技術的手段,防止危險性植物病、蟲、雜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人為傳播,保障農林業安全,促進貿易發展的措施。植物檢疫是世界范圍內普遍實施的一項制度,中國的植物檢疫開始于20世紀30年代。1949年以后,國家對外貿易部門下設了植物檢疫機構,建立了中國統一的植物檢疫制度,頒布了《輸出輸入植物病蟲害檢驗暫行辦法》,并陸續在中國海陸口岸開展對外植物檢疫工作,國內植物檢疫則由農業農村部管理。
植物檢疫是一項特殊的植物保護措施,涉及法律法規、行政管理、國際貿易、信息管理和技術保障等,是一個綜合性的管理體系。植物檢疫十分重要,是一項傳統的植物保護措施,又是一項預防措施。植物檢疫,有利于從宏觀整體上預防一切(尤其是本區域范圍內沒有的)有害生物的傳入、繁殖與擴散;有利于以某些病原物、雜草、害蟲等生物學特性和生態學特點為理論依據,根據其分布的地域性、可能的有害區域、傳播途徑、寄主植物的選擇和環境的適應性等,以及原產天敵、包裝材料、進口地區、進口口岸等,進行病、蟲、雜草、種子和苗木等的檢疫,杜絕、鏟除、防止危害植物的危險性病、蟲、雜草的傳播與蔓延;植物檢疫也有利于對本國、本地區的農林業有重大危害的生物危害進行多方面評價,預防和治理生物危害,保護我國農林業健康發展;當出現重大農林業疫情時,植物檢疫有利于盡快確定疫情源頭、種類、危害,及時啟動防疫、治療預案,保障區域民眾及農林畜牧業安全;植物檢疫也是進口農產品檢疫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植物檢疫有利于防止生物入侵,保障國內生態安全[1]。綜上所述,植物檢疫十分重要,應積極發揮植物檢疫機構的作用,加強植物檢疫工作,保障人民安全。
2 縣級植物檢疫機構工作存在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的植物檢疫工作取得了很大進步,縣級檢疫機構的工作質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仍存在很多問題,制約了基層檢疫工作質量的進一步提升,應引起重視。下面就云南省臨滄市云縣植物檢疫機構的工作情況進行簡要探討。
2.1 植物檢疫重視不足
基層很多地區沒有意識到植物檢疫的重要性,云縣同樣如此。縣級一些部門領導、植物檢疫機構工作人員、當地企業管理人員等缺乏植物檢疫意識,所以在政府財政投入、人員配備、設備更新和檢測內容上沒有足夠的投入和保障,檢疫機構工作人員對購買的植物種子、苗木及相關產品沒有條件做到全面依法依規開展檢疫工作,當地企業對有關產品的流入流出沒有進行主動報備檢疫,檢疫機構缺乏對相應的防疫預案的規劃和制定,導致突發性疫情發生時沒有及時采取應急措施,給當地造成了一些損失,影響農業收益。
2.2 檢疫隊伍建設不足
我國一些縣級檢疫機構沒有配備專業的檢疫人員,檢疫機構不是獨立的法人機構,檢疫人員往往身兼多職,變動頻繁。而隨著世界貿易的不斷發展,國內種苗流動頻繁,尤其是花卉、藥材以及一些名優蔬菜、瓜果頻繁跨區域調動,對檢疫工作、檢疫人員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現階段,很多縣級檢疫機構的工作人員還不能滿足檢疫需求。云縣是西南邊區的一個縣城,植物檢疫工作由當地的植保站負責,但是當地的植保站人員少且文化程度、技術水平有待提高,設備落后,無法滿足檢疫需求。
2.3 檢測技術落后
我國縣級檢疫機構的整體檢測技術都相對較為落后。疫情調查手段、檢測技術還比較欠缺,很多基層的檢疫停留在目測、種苗生長期田間觀察,才能對疫情加以簡略判斷,效率低下,也不符合防疫要求。加之植物病蟲草害種類繁多,除一些常規的病蟲害能通過肉眼準確識別外,絕大多數病蟲草害需利用先進的儀器設備和檢測技術才能檢測出來。而且由于近年來調運活動頻繁,調運檢疫隨之增多,原有的針對區域的檢測技術已無法滿足調運檢疫的需求。加強技術革新,采用先進的檢疫方法十分必要,云縣也不例外。
2.4 植物檢疫執法不足
雖然我國的植物檢疫工作開展時間較長,但是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完善。《植物檢疫條例》中,調運檢疫有名無實,很多植物、植物產品、帶包裝的果蔬基本不進行檢疫,只對種子、苗木等進行產地檢疫。所以,有時候病蟲草害隨著調運的植物進入了非疫病區,導致了疫病的擴散和傳播。云縣地處普洱、大理、臨滄三市交界處,貿易往來頻繁,植物檢疫執法需求更加緊迫,檢疫執法任務更加艱巨。
2.5 國內檢疫和國外檢疫聯系不緊密
國內檢疫和國外檢疫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檢疫針對的區域、側重點是不一樣的,國外檢疫主要在于對外貿易,縣級檢疫主要在于行政區之間的調運檢疫及有害生物的入侵性檢疫,管理體制存在一定差異,但是二者是緊密聯系、相互支持的,應加強信息的溝通交流,共同加強入侵性生物的檢測與防控。但是,目前我國縣級植物檢疫機構與海關檢疫之間聯系不緊密,各管各的、各做各的,缺乏足夠的合作與交流,不利于我國植物檢疫工作水平的提高。
3 提高縣級植物檢疫機構工作質量的建議
3.1 增強檢疫部門的植物檢疫意識
縣級植物檢疫機構工作開展效果不佳,與對植物檢疫工作重要性的認知不足、缺乏防疫觀念關系密切。要想提高檢疫工作質量,必須增強檢疫部門的植物檢疫意識。以云縣為例,云縣相關領導應充分重視植物檢疫,完善植物檢疫部門的建設,為檢疫部門配備專業的設備、人才,制定完善的植物檢疫工作制度,保障能順利開展日常對種子、苗木、蔬菜、水果等的檢疫工作以及相關病蟲草害病原菌的研究,加強對銷售、購買、調運過程中相關植物的檢疫,提高檢疫質量[2]。2019年,云縣植保站開展植物檢疫工作中,共出動執法人員50人(次),設立宣傳點2個,發放宣傳資料640份,開展巡回檢查宣傳咨詢活動17天(次),開展培訓4場(次)138人(次),充分體現了云縣植保站對植物檢疫宣傳教育的重視。
3.2 加強檢疫隊伍建設
我國縣級植物檢疫機構隊伍建設是很不完善的,一方面與檢疫機構的設置有關,另一方面與檢疫人員本身的綜合素質有關。云縣植物檢疫機構與我國絕大多數縣級檢疫機構一樣,長時間以來都存在職責不清的問題,雖然國家頒布了《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農業部分)和《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林業部分),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苗木、花卉、藥材、果品的檢疫權限出現了交叉,林業有害生物檢疫和農業有害生物檢疫出現了交叉重疊,導致縣級植物檢疫機構設置較為混亂,絕大部分沒有專門的植物檢疫機構,有的隸屬于防疫站,有的隸屬于種子管理部門,有的隸屬于農業推廣中心,制約了植物檢疫工作的開展。植物檢疫機構的定位不清晰,也間接導致了配備的檢疫人員不專業、綜合素質不高。對此,縣級檢疫機構必須積極定位,盡快成立專門的植物檢疫機構,聘請專業的植物檢疫人員,對現有檢疫人員進行能力提升培訓,提高其綜合素質,以滿足越來越繁雜的植物檢疫需求。
3.3 加強檢測技術研究
我國的植物檢疫工作起步較晚,發展還不夠成熟。但是,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區域間的貿易往來頻繁,新的病蟲草害又不斷產生,種類復雜,植物檢疫形勢十分嚴峻。與廣大的縣級植物檢疫機構一樣,云縣植保站必須積極加強檢疫技術研究,采用先進的檢測工藝,配備先進的檢測儀器,引入優秀的植物檢疫人才,根據國際相關標準,提高植物檢疫效率和質量。2019年,云縣植保站切實加強產地檢疫和市場檢疫工作,認真開展外來有害生物調查、監測、防控。在工作檢查中,對縣內15個農作物種子經營門市部、27個農作物種子品種、3戶花卉苗木經營企業、14戶果批發經營戶進行了植物檢疫,對水果生產基地、蔬菜生產基地進行了檢疫。
3.4 加強植物檢疫法律法規建設
對于當今的植物檢疫形勢來說,我國現行的《植物檢疫條例》已相對落后,應積極進行補充與修正,加強法律法規的細化、法律責任的界定等。為了應對復雜的國內外植物檢疫形勢,可考慮建立專門的植物檢疫署,或成立全國性質的植物檢疫機構,建立由國家、省、市(區)、縣等組成的自上而下的檢疫組織體系,并將農業、林業、對外檢疫三者進行聯合,建立完善的植物檢疫信息系統、信息平臺,加強信息的及時交流與共享,提高檢疫質量[3]。近年來,云縣發生紅火蟻疫情550.00 hm2,防治906.67 hm2;發生柑橘黃龍病52.00 hm2,防治123.00 hm2,防控433.33 hm2。近年來,雖然云縣植保站植物檢疫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今后還應積極加強植物疫情,建立防疫檔案以供參考,提高突發疫情、外來疫情的防控質量。
4 結語
植物檢疫十分重要,我國縣級植物檢疫機構承擔著基層植物檢疫的重要義務。但是,目前我國縣級植物檢疫機構工作存在很多問題,上文以云縣為例對此進行了簡要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改善建議,為行業工作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何根養.對縣級植物檢疫管理問題的探討[J].農技服務,2017(1):203.
[2]米海寧,屈江麗.農業植物檢疫工作中突出問題的探討[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4):178-179.
[3]余繼華,張敏榮,張寧,等.基于縣級植物檢疫機構工作的思考[J].植物檢疫,2018(3):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