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路

摘要:在新媒體的大背景下,新聞采編工作面對諸多的挑戰和沖擊,而眾多新聞工作者只有真正適應新媒體的環境,才可以讓當今時期的新聞產業更好更快地發展。基于此,筆者將結合自己的經驗,就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工作者采編工作進行分析,希望可以為廣大新聞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新聞工作者;采編工作
一、新媒體環境下新聞采編工作的特征
新媒體時代的基本特點就是信息傳播的節點十分多。所有互聯網用戶都能夠變成信息傳播的主導者,也可以變成新聞信息的加工人員。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工作起始點就是按照新聞信息的源頭去對信息達成獲取與采集,新媒體時代讓新聞來源十分復雜,采編工作也受到了大量的不良影響。新聞采編工作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想要讓新聞更加精準、可靠、實時地呈現在受眾的面前,采編工作人員一定要隨著新聞事件的推進情況開展跟蹤報道,又或是針對社會上的某一個焦點事件進行采訪。新媒體環境中所存在的信息量尤為大、傳播的速度更是非常快,采編工作人員必須要進行采訪工作,不止要推測出新聞傳播的關鍵點,還應該在眾多的信息當中挑選出有價值的新聞內容,這部分因素就讓采編工作的困難程度逐漸提高。
二、新媒體環境下新聞采編工作中
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一)新聞時效性低
新聞擁有輿論引導的作用,不管是廣播還是報社,都是借助新聞報道對整個社會上的焦點話題又或是民生類的事件去開展傳播,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把這部分信息做好專業化的處理,就可以讓受眾直接觀看信息,并知曉社會焦點話題背后的真實意義,這正是新聞引導社會輿論的重中之重。然而在新媒體的大環境下,受眾接收新聞信息的途徑十分多,社會上的重大事件有很大概率會利用當事人的口述又或是圍觀人員的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快速地傳播出去,而報社新聞報道的時效性并不是很高,這就早已變成如今新聞采編工作當中存在的重要問題。導致此種情況產生的因素就是新媒體的傳播形式要比報社新聞傳播的速度更加快,而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則要尋找到新聞事件出現的源頭,按照線索來收集大量的資料,再對資料開展歸納和編輯,這一環節需要浪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傳播速度更加快速,但采編工作卻需要耗費十分多的時間,這就讓眾多新聞在報社開展傳播時就早已是“炒冷飯”,受眾對這部分新聞信息的注重程度也有了大幅度的下滑。
(二)新聞價值容易受到質疑
在新媒體的大背景下,爆炸式的信息以及各個主體互動式的新聞傳播形式極易隱瞞社會事件的真正狀態,輿論的導向也無法精準地把控,新聞價值就時常受到廣大群眾的質疑。導致此種情況產生的主要因素就是新聞價值的賦予主體出現了根本性的改變,受眾可以借助眾多平臺又或是其余各種辦法來參與到對新聞進行傳播的環節中,更是可以變成話題的引導者乃至于主導話題的走向與趨勢,而采編工作人員的想法在此種的互動平臺中卻無法發揮出較大的優勢,新聞價值也就由此而廣受質疑。
(三)新聞采編的專業性被沖擊
新聞采編工作人員通過新聞專業課程的學習或者是專業性的采編工作培訓以后直接上崗,在報社以及其余媒體平臺承擔著新聞采集以及編輯工作,他們的工作不只是自己新聞敏銳度與采編水平的體現,更意味著報社對這類社會焦點話題的態度以及對民生類事件的注重角度,所以,新聞報道擁有較高的專業性。然而在新媒體的大背景下,采編工作人員所收集到的部分信息有很大概率早已被二次加工過,采編工作原本的專業性就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導致此種情況出現的主要因素就是新媒體時代催生出了眾多的自媒體,這部分媒體也變成了新聞事件的制造人員或者是傳播人員,采編工作人員甚至還要借助自媒體去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但是自媒體平臺的運營者大部分都并非是一個專業的團隊或者是個人,他們對于新聞信息所進行的處理也并沒有處在新聞學專業的角度去開展。
三、新媒體環境下新聞采編工作
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打破慣性、創新思維
在新媒體的大背景下,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應該積極掙脫傳統思維形式的禁錮,轉換采編理念,契合新媒體時代對新聞報道所提出的速度快、效果好的實際要求。只有真正適應社會不斷發展的趨勢及潮流,才可以更好地承擔新聞采編工作的職責。并且,在新媒體的大背景下,新媒體平臺的采編工作者一定要高度重視增強新聞傳播的時效性,有效提高新聞采編工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只有不停地強化新聞采編本身的時效才可以面對節奏更加快速的新時代。
與此同時,新媒體背景下新聞的爆炸式傳播也導致了新聞采編工作中傳播速度慢的問題,新聞采編工作人員一定要和互聯網的傳播速度進行競爭,只有如此才可以真正保障新聞及時有效地到達受眾眼前,但這顯然很難達成。所以,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就能夠參考新媒體平臺的傳播方式,并對自己的新聞獲取渠道進行擴充和更新,讓爆炸式傳播真正變成“爆炸式輸入”。
(二)明確重點,加強培訓
在新媒體時代下,新聞采編工作人員一定要知曉重點、有的放矢。并且,真正踐行黨和國家對新時期新聞傳播工作所提出的各種要求,把新聞采編的關鍵點放在受眾們關注、社會各界人士關注、媒體產業聚焦的地方。多多對社會改革方面的事件、職工工作生活方面的等事件進行報道,主動探究廣大群眾周圍的所有素材,防止出現高大上的新聞內容,著重關注接地氣、民生類的焦點話題,使新聞素材變得充滿活力。在新媒體時代,人們也對新聞信息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與標準,所以,這就需要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更加要對自己進行嚴格要求。新聞采編人員一定要不停增強自己的整體素質和專業能力,才可以有效應對新媒體時代對眾多新聞采編工作提出的多種要求。
簡而言之,其一就是要對所有新聞采編工作人員自身的政治素養進行培訓,提高新聞采編人員的政治理念、大局觀以及責任意識,進而準確把控輿論導向,切實形成積極的社會輿論,以最大程度來讓干部群眾形成共識,將廣大群眾的意識甚至是行動統一起來。其二就是要對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技術技能開展培訓,也能夠組織舉辦專業性的新聞采編技巧方面的培訓,使采編工作人員在整個培訓或者是實踐的環節中慢慢知曉各種技巧要領,真正讓所有新聞采編工作者變成高能力、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知曉怎樣促進各個媒介資源、生產要素之間的有機結合,讓信息內容、技術運用和平臺終端整合起來,把黨的基本路線、思想、制度、政策、戰略等用眾多群眾樂于接受的方式報道出來,不停擴大正面的傳播輿論空間。
(三)增強新聞采編工作者的溝通引導能力
群眾加入到信息傳播的環節中早已變成新媒體時代下不可避免的事實,社會熱門事件與焦點話題通過社會輿論的發酵有很大概率會讓新聞價值出現一定的變化,這就需要采編工作人員增強自己的信息互動水平,變成信息互動過程中的引導者,掌控新聞話題的輿論走向,積極引導社會輿論,這不止是確保新聞有著充足價值的重要方式,還是新媒體時代對眾多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所提出的具體要求。需要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把參與互動真正列成平時工作內容的一部分,借助和群眾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來呈現出新聞人員的專業操守,傳播積極能量以及新聞價值觀。自媒體對整個新聞報道帶來了較強的沖擊,其能夠借助對自媒體進行運用來達成解決,簡單來說,就是讓采編工作人員切實變成自媒體的實際運營人員。大部分報社都早已開始應用自媒體開展新聞的采訪編輯工作,比如,報社在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平臺都開設了官方賬號,和廣大群眾進行一定的交流和互動,借助粉絲效應收集新聞信息的同時,也利用官方賬號去對各種新聞事件開展宣傳,應用自己本身的輿論引導力和社會感染力,去從根源上減少自媒體對整個新聞采編工作造成的不利影響。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飛速發展,新媒體技術也被普遍運用在各個行業中,新聞采編工作更是將要面對巨大的挑戰和沖擊。在此種情況下,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就一定要打破慣性、創新思維;明確重點,加強培訓;增強自己的溝通引導能力,從而為創作出能夠吸引越來越多受眾的新聞內容,真正為報社更好更快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