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歷史是中學階段中一項重要的人文學科,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各個學科都進行了改革探索,歷史科目也同樣經歷了這一步。在課程改革的推廣下,各個學校對歷史課程進行了一系列教學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已有成績的背后,初中歷史教學還存在不少問題,急需得到解決。本文就針對當前歷史教學現狀所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策略進行分析,希望可以通過分析提升初中歷史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歷史? 教學現狀? 存在問題? 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7-0063-02
初中歷史是一門趣味性很強的科目,是培養學生積累歷史知識和文化知識的重要學科,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學生不僅可以了解到中外古今的歷史演變,還能在古今歷史興衰的學習中,逐漸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一、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分析
在素質教育得到廣泛應用的教育新時期中,各個中學雖然對初中歷史教學的改革進行了不少嘗試,也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但是由于過去積累的問題比較多,很多固化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仍在繼續影響著歷史教學。
(一)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及時更新
新形勢的教育觀念要求教師摒棄陳舊的灌輸教學,并將學生視作課堂學習的主體,采用有效的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和傳統的教學觀念有著不少的沖突,很多教師還沒有辦法去接受新的教育理念。通過多年的研究調查,筆者發現,雖然素質教育已經實施了多年,但是很多地區的教師仍舊沒有更新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中依舊“我行我素”,不顧及學生的接受情況,一味地填塞知識,讓學生去消化吸收。這種情況在全國呈現一種不平衡的狀態,在經濟欠發達的地區,比如說內陸地區和山區、農村等地,這種傳統的觀念仍舊占據主要比重,而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或者大城市中,教師的觀念更新比較好一點,可以按照新課程標準去開展教學活動。
(二)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固化
很多教師在教學時,不注重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將歷史教學當作記憶教學,在課堂中注重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而不是理解和拓展。這種教學方法具有很強的目的性,那就是為了考試服務,只關注學生記了多少,不關注學生真正從學習中學到了什么。在這種固化的教學方式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了嚴重的壓制,學生把原本可以有趣理解的歷史知識看成了需要大量記憶的枯燥文字,對歷史學習不能產生興趣,也就缺乏足夠的動力,只有在教師的催促監督下,學生才會主動去學習,這種情況給初中歷史教學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三)教師不注重學生課外知識的擴展
由于初中歷史不是學生的主要科目,屬于小科目,所以教師一般不會給學生留太多的作業,只是讓學生將書本中的知識記牢就好,更不注重課外的知識擴展。歷史和語文比較類似,需要充分的積累才能學好,因為歷史的很多規律都有相通性和演進性。就以封建專制制度的學習為例,學生只有在了解歷代封建制度的演進,才能更好理解某個朝代的封建制度特點和成因。比如說秦朝的郡縣制,并非秦始皇首創,他也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發揚光大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比如說明朝朱元璋廢除丞相,不單單是因為胡惟庸案的影響,還是由于之前歷朝歷代皇權與相權的爭斗所致,尤其是之前的元朝,皇權經常受到相權的制約,正因如此,他才會做出這項決定。因此,學生要想學好歷史,光是學習書本知識是不夠的,只有大量進行課外積累,才能獲得整體的理解框架。
二、初中歷史教學的改進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
不管是以前的教學還是現在的教學,教師教學的重點內容都應該是教材中的內容,有些教師對教材內容研究不夠,或者受錯誤的觀念影響,只注重學生課外知識的擴展,不注重學生教材基礎的學習,都不利于學生有效的學習。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分清楚教材中的重難點,并和其他的歷史教師組建成歷史教研組,分享彼此之間的教學經驗,一起開展備課工作,對教材內容“吃透挖空”。
(二)不斷創新教學模式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越來越多的教學方式興起發展,這些方法形式新穎、趣味性強,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學效率。比如說情境創設法、導學案教學、分層教學等,另外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也給當前的教學活動提供了更多輔助工具,利用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創新更多的教學方法去指導學生學習。還能豐富教學內容的形式,讓歷史知識通過音頻、視頻、圖片等方式呈現出來,使得知識更加形象生動,教師還可以利用教學軟件將各個知識串聯起來,構建一個系統化的知識框架體系,便于學生學習。
(三)擴展歷史教學空間
歷史是人類在長期的發展中逐漸形成的,它反映的是人類發展的歷程,通過歷史學習,學生可以了解更多的過往事情,并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因此,歷史的教學絕不是脫離整體的教學,它是人類發展歷程的講述,更有其時空效應,需要教師去擴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歷史教學的發展是一個持續的發展過程,雖然在發展期間會存在不少問題,而且隨著舊問題的消逝,新的問題又會出現,但只要教育工作者們堅持更新觀念,改進方法,歷史教學工作就會不斷進步,培養更加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陳修良.淺談初中歷史教學現狀及對策[J].新課程(中),2013(9).
作者簡介:
李彪忠(1966.10-),男,漢族,大專,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