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健 姚雪娜 王培

【摘 要】目的:臨床中治療高血壓腦卒中先兆癥患者時,可應用西醫治療也可應用中醫治療,本文分析兩種治療方式聯合應用后所產生的臨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目標全部為高血壓腦卒中先兆癥患者,這些患者全部于2017年間在我院就診,同時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進行研究,對照組中有33例患者,而觀察組中有47例患者,兩組患者分別應用不同的方式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有效率。結果:經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要比對照組優秀很多,組間產生的差異十分明顯(P<0.05)。同時對治療兩周后血液的濃、凝、黏以及血液流變學后,發現觀察組改善的更加明顯。結論:如果患者出現了腦卒中先兆癥,那么則說明患者的腦卒中有著高度的危險性。此情況下應用中西結合的方式對患者治療,對于腦卒中的防治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中西結合;腦卒中;高血壓患者
【中圖分類號】R473.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181-01
在臨床中高血壓患者十分容易患上腦卒中,同時在神經內科中腦卒中也是十分常見的一種急癥,其主要包含腦血管出血和缺血性腦血管病這兩種類型[1]。此疾病在發作之前會出現一定先兆癥狀,所以,先兆癥狀的明確對于腦卒中的控制和預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參與研究的患者全部收治于2017年間,同時按照不同的治療方式將所有患者分成對照組(n=33)和觀察組(n=47)進行分析研究。在80例患者中,其年齡的區間為60歲-75歲,每個患者的患病時間并不相同,其中最短的有5年,而患病最長的則達到25年。兩組患者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一次性頭暈和目眩暈視以及耳鳴,甚至部分患者還出現了記憶力減退以及黑蒙和語言欠暢等情況,有些患者的手足指或是舌體存在麻木之感,而且還出現了舌暗紅或是紅紫的情況。通過對比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后,并沒有發現明顯區別(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對患者治療時應用采用丹參粉針劑,此藥物每支的劑量為40ml,將其加入到500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對患者進行靜脈輸注。每天對患者治療一次,一個療程為14天。
觀察組:此組患者治療時,西藥的方式是在50ml 0.9%的氯化鈉注射液中加入20ml的燈盞細辛注射液對患者進行靜脈輸注,每天對患者治療一次,醫療量程為半個月。同時還需在此基礎上對患者應用中醫辨證配合治療,如果患者屬于若肝陽上亢型,同時具有眩暈的癥狀,那么可以對其使用天麻鉤藤飲,其藥方主要包含10g的鉤藤和天麻,9g的黃芩、山桅,12g的杜仲、牛膝、棗皮,15g的黃精和桑寄生以及益母草。另外還需在藥方中添加9g的僵蠶和川芎。如果患者屬于氣虛血密型,同時伴有肢軟乏力和手足麻木以及步履不穩,而且經常出現頭暈目眩,這時可對患者應用黃芪四物湯,此湯劑中成分主要有10g的桃仁和西洋參,15g生地、30g黃芪及丹參、4g紅花以及9g川芎。對于痰火痕阻型患者來說,一般這種患者都為形體肥胖,同時具有頭暈和嗜睡以及頭重還有一側手足肢體沉重等癥狀,對其進行治療時可應用方施溫膽湯進行治療,此方劑中成分為12g竹茹和茯苓,8g清半夏、6g陳皮以及10g枳實。同時還需在此藥方中添加9g膽南星、澤瀉和10g的石菖蒲以及12g丹參、牛膝還有15g的山楂。
1.3 統計學處理
此次研究中所產生的各種數據全部使用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使用標準差形式表示研究的計量資料,然后使用t對組間的對比進行檢驗。如果研究中出現P<0.05的情況,那么則說明研究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3 討論
臨床高血壓患者十分容易出現腦卒中,同時在神經內科中腦卒中也是十分常見的一種急癥。在我國古代就已經有了未發病先預防的思想,同時這樣的思想也十分符合現階段預防科學,尤其對于腦卒中的治療和預防十分重要。如果患者出現了腦卒中先兆癥,那么就說明患者腦卒中發生的高度危險性。患者的臟腑氣血陰陽失調、痰、風火及瘀相互為患是這種疾病發病最為基本的原因,另外其發病的關鍵為血痰[2]。不管具體是實癥又或是虛癥,肝火、肝風或氣虛以及痰濁都十分可能會導致患者的血行滯澀,同時出現氣機失調和脈絡不通以及血瘀為患,最終導致患者患病。因為中老年人陰陽失調且氣血虛弱同時部分患者還肥胖多痰,所以臨床中腦卒中先兆癥一般較多發生于這種類型的患者身上,這種體質的人群屬于此病的高發人群。同時動脈粥樣硬化癥和高血壓癥以及高脂血癥還有糖尿病及肥胖癥一定程度上都屬于腦卒中先兆癥的易發疾病。在現代醫學中,高血壓高脂血癥患者其血液黏稠增高,同時患者動脈壁增厚、具有腦動脈硬化以及血管彈性較差逐漸形成管腔狹窄,都十分可能會引起患者出現腦卒中。另外血液流動緩慢以及血流受阻增加還有腦供血逐漸不足等情況也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腦卒中。
此次研究觀察組患者應用中西結合,中醫辯證血氣活血,同時化瘀通絡更可以燥濕祛痰。在現代醫學中,使用血管舒張和微循環改善以及血脂調節等方式,讓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得到降低,同時還可以使患者的血液流變學得到改善,燈盞細辛注射液有著很好的通絡化瘀和溫經散寒的功效,在臨床中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血壓,還可以讓患者的血漿黏稠度得到降低,并使患者體內脂質的具體含量得到改變,以此起到血管擴張及血液流變學改善的效果,同時還可以使腦血流量的作用有效增加。因此,臨床中面對高血壓腦卒中先兆癥患者時,應用中西結合的方式進行干預可以獲得十分好的效果,對腦卒中的防治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林建華.中西醫結合治療中西醫結合腦卒中先兆癥的臨床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28):82.
[2]李成男,榮根滿.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病腦卒中先兆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20):211-212.
[3]韓艷秋,賀啟俊.中西醫結合治療腦卒中先兆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雜志,2006(04):456.
[4]陳小花.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病腦卒中先兆癥的臨床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3(0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