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麗霞


【摘 要】目的:探究質量控制應用于血液凈化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1月到2019年11月本院80例行血液凈化治療的患者,根據雙盲法分組標準分成兩組各40例,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管理,實驗組采取護理質量控制管理。比較兩組護理質量評分和不良事件發生率。結果:實驗組護理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高于實驗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血液凈化護理質量管理中采用質量控制效果顯著,能提高護理質量,減少不良事件,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質量控制;護理質量管理;不良事件;血液凈化
【中圖分類號】R457.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290-02
血液凈化為臨床上治療急性水腫、腎衰竭等疾病的常用方式[1]。血液凈化操作復雜,風險較大,血液凈化室在實施臨床治療過程中是最容易出現治療風險的地方[2]。因此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臨床研究發現[3],對血液凈化工作加強護理質量管理控制,能夠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保障血液凈化工作順利進行。為進一步提高血液凈化護理質量管理效果,現對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1月80例接受血液凈化治療的患者采用不同護理質量管理措施的可行性進行探究,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于本院接受血液凈化治療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樣本納入時間由2018年1月開始,到2019年11月結束,均分成兩組,常規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41~75歲,平均(52.14±3.84)歲;實驗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40~73歲,平均(52.87±3.0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符合研究要求。
1.2 方法
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管理,內容如下: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密切觀察,提供知識宣教、飲食指導、心理疏導和運動指導等干預措施,血液凈化前后對各項儀器嚴密消毒;此外,還要定期檢測儀器;患者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需對其各項指標進行監測,若發現異常,需及時處理,必要時停止治療。
實驗組采取質量控制管理:(1)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質量管理制度,根據重癥醫學科的實際情況,參照血液凈化標準執行各項操作,建立如凈化操作規章、血液凈化流程等可行性高的質量管理制度。(2)細化職責:明確科室護理人員的職責,根據重癥醫學科特點,結合管理要求由科室討論以細化量化具體職責,以明確每位護理人員的工作職責。(3)加強培訓:重視對護理人員開展的培訓工作,建立血液凈化小組,對所有成員進行理論和上機操作培訓,理論培訓內容為:血液凈化工作原理、工作模式、內環境管理及抗凝方案等,完成培訓后進行考核;同時,還要系統化培訓相關負責人,培訓內容為:消毒管理、過程把握及故障處理等,使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進而提高血液凈化質控管理水平。(4)規范操作技能:加強護理人員技能培訓,增強其無菌意識,使護理人員熟練上機操作,及時準確處理故障。(5)心理干預:與患者加強交流,幫助其減輕心理負擔,使患者放松身心,積極配合治療。(6)嚴格消毒:醫護人員需嚴格遵照無菌操作規范完成各項護理工作,嚴格執行手衛生,避免外源性感染;另外,為防止出現交叉感染,護理人員為患者穿刺時需采用一次性物品;若深靜脈置管時出現滲液滲血等情況,每日應定時換藥,以保證置入管干燥清潔。(7)加強感染控制:重視環境管理,調節好室內溫濕度,每日通風時間 1h,空氣消毒機消毒時間 2h;每一季度還要進行醫護人員手細菌培養和空氣培養檢測。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護理質量:參考《護理質量評分表》[4]評估,主要評價內容為服務態度、患者舒適度、護理專業程度,采用百分制,評分與護理質量呈正比。(2)比較兩組不良事件:阻塞、出血、感染、熱源反應。
1.4 統計學方法
借助SPSS 20.0統計數據,%表示計數資料,檢驗; 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P<0.05有統計學差異。
2 結 果
2.1 護理質量分析
常規組護理質量評分與實驗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良事件分析
實驗組不良事件與常規組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3 討 論
血液凈化是臨床治療急危重癥患者的綜合療法,治療時需將血液引出體外,并對血液行凈化處理,這種療法涉及的儀器及設備較多,技術要求及風險高[5];另外,患者治療期間抵抗力明顯下降,無法有效抵御外界侵襲,因此極易發生感染。為保證血液凈化效果,在患者治療期間,護理人員必須加強護理管理工作,嚴格遵照標準及規范開展各項操作,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證。
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護理質量評分與常規組相比明顯提高,而不良事件發生率與常規組相比明顯降低,表明實驗組采用的護理管理措施在提升護理水平、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方面有顯著作用。推測原因可能在于質量控制十分重視規章制度的作用,通過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能使監督工作落實到位,還能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心,使其開展的操作更加合理化與規范化;另外,護理人員感染意識增強,能有效調整治療室環境,為患者創建舒適的外部治療條件,減少院內感染,最終使患者取得理想療效。
綜合上文得出,在血液凈化護理質量管理中運用質量控制效果確切,安全性高,值得采納。
參考文獻
[1]李和利.血液凈化護理質量管理中質量控制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24):156-158.
[2]蔣繼珂.探討質量控制在血液凈化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效果[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14):187.
[3]陳麗.血液凈化護理質量管理中質量控制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23):5-7.
[4]王霞,李小紅.質量控制在血液凈化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18):2595-2596.
[5]張麗麗,羅麗敏,朱麗萍.質量管理在血液凈化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05):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