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璐瑤
摘 要 新手教師是教師隊伍中的新鮮血液,在入職初期進行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評價是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基于教育評價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本文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在結(jié)合專家教師的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通過嚴密的模糊數(shù)學方法對新手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進行科學、合理、全面的評價。
關鍵詞 新手教師 課堂教學能力 模糊綜合評價法
中圖分類號:G451?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1.022
Abstract Novice teachers are the fresh blood in the teaching team. Th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 ability in the early stage of employment is a significant part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fuzziness and uncertainty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this paper adopts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expert teachers, and conducts a scientific, reasonable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bility of novice teachers through strict fuzzy mathematics.
Keywords novice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 ability;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yè)放在優(yōu)先位置,加快教育現(xiàn)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在教育領域,教師是培育學生的主體之一,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是影響教育質(zhì)量的關鍵因素。因此,打造一支優(yōu)秀的教師隊伍對于提升教育水平,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具有重要意義。每一位教師在職業(yè)發(fā)展道路上都要經(jīng)歷從“新手教師”向“專家教師”逐漸轉(zhuǎn)變的過程。新手教師是指入職時間不長、教學技能不夠熟練、尚處于職業(yè)發(fā)展初期階段的教師。[1]相比之下,專家教師具有豐富和組織化的專門知識,能更有效率地解決教學領域的問題,并且在教育領域更富有敏銳洞察力和創(chuàng)造力。[2]
在入職初期,學校會對新手教師們進行課堂教學能力的考核并提供相應的課堂教學培訓,以促進他們盡快適應教師角色,提升教學能力,為教師隊伍的建設注入新鮮血液。
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評價作為教學管理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評價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兩種,但這兩種方法都存在著各自的缺陷和不足。定量評估強調(diào)評價的客觀性,但是這種方法應用到充滿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的教育問題中會遇到一定的局限;定性評估則無法克服主觀隨意性所帶來的誤差。針對這一問題,本文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新手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進行評價,在保留專家經(jīng)驗的基礎上,利用嚴密的數(shù)學方法盡可能地排除主觀成分,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判。
1 模糊綜合評價法介紹
1965年,美國控制論專家扎德(L.A.Zadeh)發(fā)表了著名的論文《模糊集合》,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用“模糊理論”來處理人類生活中一些模糊不確定的概念。自此,模糊理論在眾多領域展開應用。模糊綜合評估法是在模糊集合論的基礎上提出的,在客觀事物的模糊性中求得清晰、精密性的一種科學評價方法。[3]它融合了定性和定量兩種方法,是“以人為本”的定量方法,或者說是建立在定量方法基礎之上的定性方法。本文應用模糊綜合評價法,用科學的定量手段來刻畫課堂教學中的定性問題,從而更加科學準確地反映新手教師真實的課堂教學能力。
模糊綜合評價的基本原理是首先選取合適、全面的評價因素構(gòu)建模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再運用層次分析法或Delphi法確定各個指標的權(quán)重;建立合適的隸屬函數(shù)計算各個評價因素的隸屬度,再構(gòu)造模糊評判矩陣;最后通過多層的復合運算確定最終的評價等級。
2 新手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模糊綜合評價體系
現(xiàn)以浙江省某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考核為例,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構(gòu)建一個專家教師評價模型,對新手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
2.1 建立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評價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體系,在本文中我們嘗試構(gòu)建一個二級指標綜合體系,試圖從多方面考核教師的教學能力。一級指標分為“教學態(tài)度”、“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四個方面,每個一級指標中包含具體的各個二級指標共14個,如表1所示。
2.2 確定各層評價因素間的權(quán)重分配
在構(gòu)建了完整的評價指標體系之后,接下來最關鍵的是要確定各個評價因素之間的權(quán)重關系,權(quán)重分配反映的是教學能力在不同方面上的側(cè)重,不同的權(quán)重分配會直接影響到最后的評價結(jié)果。比較典型的指標權(quán)重劃分方法有層次分析法和Delphi法。本文主要采用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把要研究的復雜問題看成一個大的系統(tǒng),通過對系統(tǒng)的多個因素進行分析,劃分出各個因素間相互聯(lián)系的有序?qū)哟?再請專家對每一層次的各個因素進行客觀的判斷后,給出相應的重要性的定量表示;進而建立數(shù)學模型,計算出每一層次全部因素的相對重要性權(quán)值,并加以排序,最后根據(jù)排序結(jié)果進行決策和解決問題。[4]
假設有某一規(guī)劃決策目標u,其影響因素有Vi(i=1,2,…,n)共n個,且Vi對規(guī)劃決策目標的重要性權(quán)數(shù)分別為wi(i=1,2,…,n),則u=wlVl+w2V2+…+wnVn。由于影響因素Vi對目標u的影響程度即重要性權(quán)數(shù)wi不一樣,因此,將目標u的n個因素就其影響程度兩兩比較,其全部比較結(jié)果可用矩陣A表示,即
我們稱A為判斷矩陣。若A滿足一致性條件,則解特征值問題Aw=nw所得到的w=(w1,w2,…,wn )T 經(jīng)歸一化處理后,可以作為目標u的影響因素V1,V2,…,Vn的權(quán)重。本文假設經(jīng)過層次分析法后得到的各個因素的權(quán)重如表2所示。
2.3 建立評語集
在評價指標以及指標對應的權(quán)重確定之后,需要建立評語集,也就是明確從幾個等級對這些評價指標進行判定。本文設定將評價結(jié)果分成四個等級,即V={V1,V2,V3,V4}={優(yōu)秀,良好,中等,及格}。
2.4 計算評價因素在各等級上的隸屬度
前三個步驟完成后,專家教師可以根據(jù)新手教師的教學表現(xiàn),對每一個評價指標進行“優(yōu)秀,良好,中等,及格”四級打分,接下來對每個指標在四個等級中的歸屬度進行模糊化處理,計算出相應的隸屬度,也就是說根據(jù)專家的打分情況統(tǒng)計每個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屬于“優(yōu)秀”、“良好”、“中等”、“及格”。
模糊統(tǒng)計法仿照隨機事件概率的計算方法來確定隸屬度。在經(jīng)典概率統(tǒng)計中,若對事件A的發(fā)生與否作n次試驗,統(tǒng)計事件A發(fā)生的頻率=(A發(fā)生的次數(shù)/試驗次數(shù)n)。[5]在本文中,隸屬度的計算也采用概率的計算方法。假設有10位專家參與評價打分,針對“u11課前備課充分,有規(guī)范教案或講授提綱”這個指標,10位專家中有4位專家打分“優(yōu)秀”;5位打分“良好”;1位打分“中等”。那么u11指標在“優(yōu)秀”等級上的隸屬度為“4/10=0.4”;在“良好”等級上的隸屬度為“5/10=0.5”;在“中等”等級上的隸屬度為“1/10=0.1”。并且稱u11指標在V上的模糊子集為R11=[0.4,0.5,0.1,0]。按此原理,本文所有評價指標的隸屬度如表3所示。
2.5 構(gòu)造模糊評判矩陣R
在表3的基礎上,構(gòu)造評價因素與評價等級之間的模糊評判矩陣如下:
2.6 進行多級綜合評判
模糊綜合評價是在確定評價因素、因素的評價等級標準和權(quán)值的基礎上,運用模糊線性變換的原理和最大隸屬度原則,構(gòu)造模糊評判矩陣,通過多層的復合運算,最終確定評價對象所屬等級。下面我們首先對二級指標進行第一次綜合評判,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第二次綜合評判。
2.6.1 一級綜合評判
2.6.2 二級綜合評判
按照模糊數(shù)學中的最大隸屬原則,可以看到隸屬度最大為0.469,屬于“優(yōu)秀”等級,所以對這位新手教師最后的模糊綜合評價為“優(yōu)秀”。如果想要得到清晰的分數(shù),可以對評語集進行賦值為{100,80,60,40},故綜合評價值為87.1分。
3 結(jié)語
模糊綜合評價法善于處理不精確的、模糊的信息,模擬人的綜合判斷能力,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之間建立聯(lián)系。采用此方法對新手教師進行評價,可以獲得新手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整體的和科學的認識。同時,可以根據(jù)評價指標的具體信息,了解新手教師在各個方面的實際表現(xiàn),哪方面做得出色哪方面有待加強,從而為剛步入職場的青年教師提供針對性的專家建議,促進其教學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完成從新手教師向?qū)<医處煹霓D(zhuǎn)型過渡。
參考文獻
[1] 康翠,鞠慧敏.新手教師教學設計專長培養(yǎng)策略——基于專家教師教學設計專長特征的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1(8):100-3.
[2] 曾濤.專家與新手教師的研究及培養(yǎng)啟示[J].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5.25(03):114-5.
[3] 劉睿.模糊綜合評估法在教學質(zhì)量評價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14):190-2.
[4] 丁家玲,葉金華.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判在教師課堂教學質(zhì)量評價中的應用[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56(2):241-5.
[5] 鄒舒,劉洪偉,曲曉波.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法在評價教學質(zhì)量中的應用[J].江蘇理工學院學報,2009.1: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