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圳
摘要:隨著科技與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國出現了很多的科技型小微企業。科技型小微企業即小型微利科技企業的簡稱,我國企業97%都為小微企業,它們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促進科技的創新、提供了眾多就業崗位,是國家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國政府也越來越重視科技型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目前,我國的科技型小微企業生存與發展都面臨眾多的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科技型小微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問題。在我國經濟轉型的大環境下,為使科技型小微企業健康的發展下去,就必須要重視解決小微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難的問題。
關鍵詞:科技型小微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20)18-00052-03
1 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的相關理論概述
1.1 科技型小微企業的概念
科技型小微企業,指的是符合國家產業、技術政策,從事高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的小微企業。這類小微企業最具創新活力,是技術創新的主力軍,所涉及的行業和領域比較多,擁有較強的核心競爭力。符合專、精、特、新發展特點的科技創新型小微企業。[1]
1.2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概念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是一種相對新型的融資方式,它和傳統的以不動產作為抵押物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的方式不同,是企業或個人以合法擁有的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經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后作為質押物,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申請融資貸款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科技型小微企業可以獲得極大的資金支持,對于促進地方經濟增長、推動技術創新和培育新興產業也具有重要意義。
2 我國科技型小微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現狀與問題
2.1 我國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現狀
我國的科技型小微企業當今融資難的近況主要體現在了以下四個方面:首先,科技型小微企業內部融資比較匱乏,小微企業起步初期多是靠自身的積累、親戚朋友的借助等方法來獲取資金,而企業在發展之后,這些資金就遠遠不夠,對于進一步補充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只能起到很小的作用;其次,通過類似銀行等外部融資途徑獲得資金的困難程度也比較高。[2]另一面,除了銀行外其他金融融資方式占比很大,融資的風險也高、并且融資成本也高。受到我國國情的影響,我國普遍的儲蓄率高,民間資本非常充足,滋生了很多不正規的民間借貸,貸款風險很高;最后,我國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渠道很少,辦理手續也十分的復雜。
2.2 我國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2.2.1 內部融資不足。現今,我國絕大多數科技型小微企業是由科研開發人員自己利用自主的知識產權創辦的企業,或利用自主知識產權和民間資本合作創業,融資方式資金供給有限。隨著科技型小微企業一步一步的發展,僅僅依賴內部融資就顯然不夠了,需要其他途徑的融資才能解決企業資金問題。據統計我國科技型小微企業資本來源中40%以上都是企業內留存收益的資本。因此,內部融資只適合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初期使用。而且過度依賴內源融資,對小微企業主以及小微企業自身的發展都有弊無利。
2.2.2 通過金融機構融資困難。科技型小微企業一般是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為融資渠道。2011年小微企業調研報告提出,全國36個城市中3 231家小微企業里只有30%的小微企業申請過借款,即使這樣還是有86%的小微企業承受著4倍的法定基準貸款利率。我國統計局在抽取了近4萬的小微工業企業中發現,工業行業中小微企業只有15.5%能申請到銀行借款。并且在通過銀行貸款時,銀行一般都要求企業進行抵押貸款。但科技型小微企業一般固定資產較少,且知識產權價值評估較慢,因此銀行對于小微企業遲遲難以放貸。
2.2.3 非正式金融融資比例大、風險高。我國因為文化和經濟等原因,存在居民儲蓄率高的現象,民間的資本充足,民間借貸市場活躍。根據數據,民間的資本早已突破了12萬億,而我國的國有資產總規模僅為11萬億元。目前,民間資本投資增速正在放緩,這反映了資本市場不健全使得投資者逐漸失去信心。另外,科技型小微企業沒辦法順利的得到金融機構的融資,就必須借助于非正式的金融機構,然而,非金融機構的融資多是不正規的,沒有規范的詳細的法律、法規的約束,資本市場的不健全,帶給了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高風險。
2.2.4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渠道較少,手續復雜。根據我國知識產權局2019年統計,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40.1萬件,共授權發明專利45.3萬件。截至2019年底,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共計186.2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3件,質押項目7 060項,同比增長30.5%。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雖然每年的專利數量十分龐大,但可以通過知識產權質押來獲得融資的數量卻很少,而且大多是通過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評估以后再從銀行獲得貸款,獲取貸款的途徑比較單一,并且在獲取資金過程中手續復雜。
3 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分析
任何事物都有內外兩種因素,本文分析了科技型小微企業知識產權融資難的內因和外因,為之后的建議提出奠定基礎。
3.1 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內因
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難的近況是多方因素造成的,而科技型小微企業的自身欠缺是融資難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了以下三點。
3.1.1 財務制度不夠規范,內外融資能力偏弱。我國科技型小微企業普遍存在著財務管理不健全甚至于缺失的情況,往往是因為管理理念和經驗的欠缺、縮減成本等一系列原因導致。財務管理不僅可以幫助企業梳理財務關系,了解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態,其實對于融資也起著極大的幫助作用。
3.1.2 企業管理能力弱,缺乏可持續經營能力。科技型小微企業具有投資小,建立門檻低的特點,所以很多科技型小微企業建立起來,但是缺少科學合理的管理經營,管理水平良莠不齊,大部分的科技型小微企業經營管理理念落后,遇到突發變故很難有效規避風險,維持企業正常的運轉。另一方面,我國絕大多數科技型小微企業都是家庭式的管理方式,這樣也比較難吸收到優秀的人才促進企業的發展。
3.1.3 科技型小微企業資本匱乏,缺少抵押擔保資產。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經營存在著較大的風險,在融資的各種渠道中,經常被需要為所貸款的金額進行一定的擔保,但是根據調查,我國科技型小微企業因為沒有方法承擔擔保但被拒絕貸款的比重達到了24%,沒有辦法抵押而被拒絕的比例高達32%,總計達到了半數以上。在各種融資渠道中,都傾向于非流動資產的抵押,但是科技型小微企業的資本相對較少,無法提供足夠的可以抵押的資本,而知識產權質押很難計算出準確的價值,因此在融資渠道中,獲得貸款的可能性就更小。[3]
3.2 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外因
3.2.1 政府缺乏對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重視。我國政府在政策上,并沒有對科技型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給予一定傾斜。在法規制度的建立上,我國政府和地方政府對科技型小微企業的政策支持主要停留在了稅收優惠政策上,忽視了科技型小微企業在融資方面遇到的困難。因此,關于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的法律法規并不完備、政策幫扶體系也較欠缺,資信調查體系發展也比較緩慢。
3.2.2 我國資本市場發展不健全。為了公司更好的發展,公司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已成為了一種極為普遍的方法,甚至更為有效的融資渠道。目前,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比較晚,存在著一定的缺陷,資本市場沒有辦法反映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真正價值,所以有投資價值的科技型小微企業很難被真正發現,同時科技型小微企業也得不到投資。
而在上市融資的這種融資方法來看,上市企業有著很嚴格的條件,主板主要面向的是大型企業,創業板面對的雖然是中小企業,但是科技型小微企業想要上市還是非常困難的,所以采用上市融資這種模式的,只有一些高新技術企業。
3.2.3 知識產權質押評估體系不健全。現如今,我國的科技型小微企業遍布于全國各地,但知識產權評估機構的數量比較少,并且對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知識產權價值不能很好的作出評估,因此會影響到銀行對于科技型小微企業的價值評估,進而無法對其進行貸款。[4]
4 我國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解決對策
4.1 增強科技型小微企業內部融資實力
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難有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的原因,解決融資難的問題,關鍵要從科技型小微企業內部著手,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管理水平進步、加強企業的信用建設。
4.1.1 完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科技型小微企業雖然業務量少,經營簡單,但是完善的企業財務管理,可以對內提升企業自有的經營效率,資本利用效率,對外可以給放貸機構可信、詳細的財務數據,提升企業的信用形象。
4.1.2 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目前,我國的科技型小微企業經營管理理念相對比較落后,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弱,這也是導致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
4.1.3 樹立良好的企業誠信形象。企業在成長中都需要建立優良的企業形象,不但可以幫助企業成長的更好,也會幫助企業更容易得到融資。科技型小微企業相對于大中型企業來說,可供擔保的資本不足是硬傷,需要長期的努力來提升企業的硬實力,因此,科技型小微企業就可以通過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幫助自己得到融資。
4.2 建立有利于科技型小微企業外部融資的環境
4.2.1 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改善中國科技型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不能僅僅依賴自身的努力,國家也必須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首先,政府可以完善相關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的各項律法、在法律法規上先設立一個穩定、健康、適合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的外部環境。其次,政府可以出臺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扶助措施幫助科技型小微企業進行融資,例如可以從為科技型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服務的金融機構入手,出臺一些扶助措施,激發這些機構擴展小微企業業務的積極性。[5]
4.2.2 健全我國的資本市場。解決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外部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即為健全我國資本市場,為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提供穩健環境。目前,我國的資本市場首先要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創業板,準確定位創業板,使其為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其次,逐漸完善監管機制,使保薦機構的管理逐漸規范;最后,完善交易制度,創立健全科技型小微企業的退市軌制,遏制資本市場的投機和違法違規行為,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4.2.3 完善我國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體系。我國科技型小微企業受到自身條件的限制,缺乏可用于擔保的資本,只能通過知識產權來進行質押融資獲得資金支持。但是我國的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體系并不完善,因此我國當局可以在下面三個方面改進:①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知識產權質押環境給予可靠的法律保證。②完善相關的擔保機制,新的擔保機構可以對科技型小微企業進行監督,并對其知識產權出具具備法律效力的意見書,降低銀行貸款給科技型小微企業的風險。③創新多種擔保方式與多元化的保證渠道,發展對于科技型小微企業專門的政策性擔保,增大政策性擔保的占比;同時支持商業擔保機構的成長,鼓勵互助形式的擔保體系。
5 結語
在我國的經濟成長中,科技型小微企業起到促進經濟成長、緩解社會就業壓力、促使科學進步等重要作用,是無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我國科技型小微企業的成長還存在不少的阻礙,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問題便是阻礙科技型小微企業成長的最主要的困難。只有通過企業自身、社會、金融機構等各方共同努力,才可以一步一步的走出科技型小微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難的困境,推進科技型小微企業更好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李明.試析科技型小微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困境與出路[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11):437-438.
[2] 姜芳蕊.小微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問題與對策[J].法制博覽,2018(06):60-61.
[3] 徐文.科技型小微企業專利權質押融資模式研究——以四川省為例[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3(03):80-88.
[4] 帥曉林,葉海琴.中國科技型小微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探析[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6,39(02):76-79、82.
[5] 孫華平,劉桂鋒.科技型小微企業專利運營體系及融資模式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30(18):13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