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娟
(呼和浩特市蒙醫中醫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急性期腦梗塞的實際臨床診斷中,通過對患者頭部進行MRI 掃描的方式,并與彌散加權成像相結合,可使陽性率、確診率有效提高,能夠為臨床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1]。但近些年來,實際臨床應用中,發現彌散陰性表現患者呈逐年增長的趨勢。本次研究將我院一定時間內于我院接受治療的急性期腦梗塞患者作為研究樣本,通過對這些患者影像學檢查結果的詳細分析,對該疾病彌散加權像假陰性表現進行分析,并探討臨床相關性,具體內容如下。
選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急性期腦梗塞患者60 例,其中男性39 例,女性21 例,年齡為50~80 歲,平均(67.39±8.33)歲?;颊叩呐R床癥狀表現分別為:嗆咳有7 例,頭暈頭痛有6 例,語言障礙有7 例,肢體障礙有35 例,意識不清有5 例?;颊咭酝∈贩謩e為:外傷史有5 例,一氧化碳中毒有5 例,以往身體健康有17 例,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有33 例。所有患者中有31 例存在既往腦梗塞情況,其中有5 例患者經過數字化減影血管造影術(DSA)檢查后確診為腦血管栓塞情況。所有患者均為自愿參與,且簽署過知情同意書。
所有患者均于發病后的3 d 內接受MRI 檢查,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檢查設備為超導型檢查系統,并與頭顱SENCE線圈相結合進行有效檢查。本次研究中影像學檢查掃描參數:以450~460 作為SE 序列中的TR 標準,以15 ms 作為TE 標準,以90 s 作為檢查的標準掃描時間。
數據納入SPSS 23.0 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 檢驗,并以(±s)表示,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表示,通過Logistic 多因素進行分析,P<0.05 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本次研究的60 例急性期腦梗塞患者的MRI 表現為:有41 例患者存在腦內腦梗塞灶,而彌散表現無陽性;有19 例患者為無磁共振陽性表現。其中腦內梗塞灶為長T1與長T2,彌散結果顯示呈現為等或者低信號情況。
經Logistic 多因素分析顯示,入院據發病時間<2 d、性別、后循環梗死、血壓<140/90 mmHg、無既往吸煙史、空腹血糖<7.0 mmol/L 及無既往卒中史屬于急性期腦梗塞彌散加權像陰性相關影響因素,見表1。

表1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
MRI 彌散加權成像方法能夠對急性期腦梗進行準確診斷,其敏感度較高,并且對腦組織缺血情況具有高度敏感性,屬于世界范圍內腦卒中檢查的首選方法[2]。根據相關資料顯示,DWI 方法對于早期腦梗塞診斷的敏感度很高,可達到90%以上,其特異性可達到100%[3]。彌散加權屬于一種無創性磁共振技術,能夠對組織內水分子運動情況進行有效檢測,該方法與常規MRI 檢查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處,這種差異性就在于:可通過彌散加權成像方法對分子彌散運動情況進行準確反映,并通過隨機無規律自由擴散運動的方式,對檢查后所獲得的影像學圖像通過彌散系數的方式進行有效測量[4]。
當患者的腦梗塞處于早期階段時,就會導致其中的細胞膜Na+-K+泵出現功能缺失的情況,進一步促使細胞外的Ca2+與Na+進入細胞內部,當細胞內部的滲透壓出現升高情況后,通常情況下會使水分子進入細胞內部,并進一步導致細胞毒性水腫情況發生,當細胞外間隙出現縮小趨勢后,會導致存在缺血情況的腦組織彌散程度出現減小情況,此時的DWI 可表現為高信號特征[5]。在實際臨床治療中可通過該原理對急性期腦梗塞進行有效診斷,為后續臨床治療提供重要參考依據,使患者預后情況得到改善。
在臨床診斷與治療過程中,許多患者臨床癥狀較為明顯,同時存在腦梗塞相關危險因素(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后患者病情仍然未能得到緩解,在磁共振彌散上主要表現為陰性,但經過相關檢查后可進一步確診為急性腦梗塞,通過針對性治療后患者癥狀得到顯著改善。
根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急性腦梗塞患者發病后的48 h 內MRI 彌散加權成像的陰性率為6.0%左右[6]。對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進行詳細分析后,可總結出其假陰性表現的具體原因:①在患者接受MRI 檢查時,其腦血流量出現降低情況,使得區域內神經功能無法得到有效維持,進一步導致神經功能出現損傷,不過與自由水彌散抑制的臨界閾值相比仍然更高;②病灶過小,或者腔隙性與循環腦梗死早期DWI 表現為陰性;③患者疾病發作后的早期階段,其病灶區信噪比過低,可能是由于磁敏感偽跡導致患者腦干變性,進而使圖像模糊,最終影響臨床診斷效果;④當患者接受MRI 檢查時,發生病變情況的腦組織其梗死區域再灌注得到有效回復,自由水表現為自由彌散性,但仍然無法對腦梗塞發展情況進行阻止;⑤當患者腦白質長時間處于亞臨床缺血狀態時,由于腦組織長時間的缺血預處理,使其對于缺血耐受性進一步增強,以防止細胞毒性水腫情況發生,最終導致早期階段的DWI 表現為陰性[7-8]。
通過研究可發現,60 例急性期腦梗塞患者的彌散成像為陰性,其中入院據發病時間<2 d、性別、后循環梗死、血壓<140/90 mmHg、無既往吸煙史、空腹血糖<7.0 mmol/L 及無既往卒中史屬于急性期腦梗塞彌散加權像陰性相關影響因素。
綜上所述,當急性期腦梗塞彌散表現為假陰性時,可能會導致影像漏診并對臨床治療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在對患者進行確診時,需將影像與臨床進行結合,通過影像學表現與患者的臨床癥狀等方面的資料進行分析。通過磁共振灌注成像方法進行確診,有效防止漏診情況發生,有助于臨床診斷效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