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員干部永遠保持斗爭精神是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們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有力思想武器。黨員干部要從馬克思主義立場中錘煉斗爭本領,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汲取斗爭智慧。
關鍵詞:斗爭精神;馬克思主義;斗爭本領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為中央黨校學員講授的第一課中,“斗爭”一詞高頻出現多達56次,強調干部要有“斗爭性”是其此次講話的重中之重。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時,習近平總書記著重強調黨員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要“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既是對年輕干部的諄諄教導,也是對廣大黨員的再號召和再動員,為全體黨員干部在今后工作實踐中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提供了思想和行動的指南。
一、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是馬克思主義固有的精神特質
斗爭精神、斗爭本領從哪里來?從根本上來講,學懂、學精并能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才是黨員干部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的理論源泉。黨員干部以“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頑強意志永遠保持斗爭精神,是當前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內在要求。
黨員干部的斗爭精神源于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信仰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本色,馬克思主義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具備了為人類解放而斗爭到底的崇高品格。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以及畢生追求的偉大事業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也是當前我們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永恒的價值追求。中國共產黨人懷著馬克思主義的崇高信仰,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人民幸福民族復興的大業之中。正如恩格斯在其著作中所說:“斗爭是馬克思生命的要素”,中國共產黨人繼承了馬克思的斗爭精神砥礪前行,新時代我們需要大力弘揚的就是這種斗爭精神。尤其是在當前,面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各種考驗,部分黨員干部政治意識出現偏差,突出表現在對原則問題的把握上、對重大政治問題的敏感度上以及黨內的各種斗爭問題上。因此加強黨員干部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是一項長期而迫切的政治任務,黨員干部深刻領悟馬克思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的思想內涵,一定會經受住任何艱苦斗爭的考驗。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風險與挑戰并存,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必須發揚斗爭精神,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牢牢掌握這個有力的思想武器。
二、黨員干部要從馬克思主義立場中錘煉斗爭本領
馬克思非常注重斗爭精神,“斗爭”這個詞僅在《共產黨宣言》一文中被提到就多達32次,馬克思將斗爭精神融入到了共產黨人的血液和靈魂,是全世界共產黨人錘煉斗爭本領的宣言書。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領導干部要在復雜嚴峻的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真正鍛造成為烈火真金。”事實證明,只有在各種各樣的斗爭實踐中歷經錘煉,黨員干部才能夠真正地增強斗爭本領。斗爭本領指的是黨員干部不僅要擁有在實踐中敢于斗爭的精神,同時還要在思想上打牢善于斗爭的理論基礎,這就要求黨員干部必須真正地學懂弄通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只有牢固掌握馬克思主義的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才能真正做到時刻保持共產黨人政治上的堅定和理論上的清醒。黨員干部增強斗爭本領離不開斗爭精神這一重要載體,斗爭不是用嘴說的,而是實實在在的付諸行動。習近平指出,“當嚴峻形勢和斗爭任務擺在面前時,骨頭要硬,敢于出擊,敢戰能勝”。這種嚴峻的形勢和艱巨的任務要求黨員干部要在實踐中多承擔急難險重的工作任務,把實踐作為增強斗爭本領的重要渠道,始終保持敢于斗爭、樂于斗爭的鮮明政治品格和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努力錘煉敢于較真碰硬的斗爭本領,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和毅力經受住各種重大斗爭的考驗。
三、黨員干部要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汲取斗爭智慧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隨著時代的發展、實踐的檢驗和科學的進步而發展。實踐證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其形成之初和之后的發展中,一直堅持“革故鼎新、一往無前”的斗爭精神和“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奮斗精神,并且在這種斗爭精神鼓舞的“艱辛理論探索”中領悟斗爭智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始終牢記優秀的革命傳統,保持昂揚向上的斗爭精神,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丟掉斗爭精神都是不行的。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場偉大的社會革命,習近平總書記也在各種場合一再強調,“領導干部要主動投身到各種斗爭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劍,在矛盾沖突面前敢于迎難而上,在危機困難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風邪氣面前敢于堅決斗爭。”這就要求全體黨員領導干部無論在實踐中面對什么樣的困難和挑戰都必須首先安心做好本職工作,同時還要在工作中始終保持英勇無畏的革命斗爭精神。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工作就是斗爭。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就是為著解決困難去工作、去斗爭的。習近平總書記說在梁家河七年的上山下鄉生活中,毛澤東同志說的話對他影響至深,他說“這是我獲益終生的東西”。他在《之江新語》中曾引用過毛主席這段話,今天讀來可謂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余志勇.在斗爭中夯實思想根基.遵義,2019.18
[2]董振華.發揚斗爭精神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領導月讀,2019.10
[3]何思紅、趙小元.進行偉大斗爭必先深刻理解其精神特質.理論與當代,2019.11
[4]劉冠君.把握和踐行發揚斗爭精神的時代要求.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9.,12
[5]李立峰、徐岑琛.始終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群眾,2019.19
[6]蔣乾麟.從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理解和踐行初心使命.中國黨政干部論,2019.11
作者簡介:
王靜(1969--)女,河北唐山人,中共唐山市委黨校文史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哲學、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