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
摘 要:說明當前社區重性精神病人健康檔案管理制度存在機械性、隨意性、主觀性、滯后性等問題。提出實現社區重性精神病人健康檔案管理制度規范化的措施,專人專項、責任落實到人,完善病人信息管理制度,明確隨訪評估章程,分類干預規范化,確立病人體檢與貧困病人幫扶政策等。
關鍵詞:重性精神病;健康檔案;管理制度
當前的社區重性精神病人健康檔案管理制度,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一方面不利于社區關于重性精神病人健康檔案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開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社區內重性精神病人得到來自社區的幫助。因此,社區應積極進行自查自省,完善檔案管理制度,以便更好地為社區人民服務。
一、當前社區重性精神病人健康檔案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
1.機械性
當前社區重性精神病人健康檔案管理制度普遍缺少靈活性和“人情味”。管理制度僵化、死板、千篇一律,有時甚至是直接照搬照抄相關或類似的管理制度,缺乏對本社區實際情況的結合和考量。同時,機械性的管理制度,因為在制定時往往不用心,所以常常出現套詞官腔、內容空泛無物、缺乏具體可操作性等問題,使社區工作人員看完一頭霧水,喪失了對社區工作人員的健康檔案管理工作的指導意義。
2.隨意性
內容仍顯粗略,對責任劃分不夠明確,缺乏具體的獎懲措施。這樣的工作制度,就導致在檔案管理工作中,缺乏專人專項的管理,崗位調動隨意,檔案的完善、交接等環節容易出現問題。一旦出現問題,往往互相推諉,一方面,難以對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解決,另一方面,也難以明確相關管理責任人并對其進行追責。長此以往,不利于健康檔案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3.主觀性
重癥精神病人健康檔案管理制度的主觀性,是指在制定檔案管理制度時,雖然制度內容看似詳細、規范,卻缺乏對本社區內現有精神病人尤其是重癥精神病人的具體情況方面的調查了解,所以導致制度內容詳而不實,制度同樣缺乏實用性和指導性。
4.滯后性
當前社區對重癥精神病人的健康檔案管理制度,缺乏與時俱進的精神,對檔案的質量要求和查詢便捷度較低,致使社區的健康檔案管理仍停滯在做做筆記,寫寫工作記錄表等形式。
二、實現社區重性精神病人健康檔案管理制度規范化的措施
1.專人專項,責任落實到人
想要實現健康檔案管理制度的規范化,首先要求制度對具體工作執行做出專人專項的要求,責任要劃分明確,具體落實到個人。避免出現混亂管理、隨意變更工作人員的情況,注意對工作人員專業素質的培養,并注重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管理制度規范化最忌諱指向不明、責任人模糊的情況。必須要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對工作進行管理和執行,才能保證具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工作被落到實處。專人專項,不僅能夠保證社區重性精神病人的健康檔案得到連貫、詳實、有效的管理,有利于對重性精神病人中有困難需要社區幫助的病人及其家屬得到及時救助,而且有利于對社區專業性人才的集中定向培養,有利于提升社區管理和社區服務質量。
2.完善病人信息管理制度
完善病人信息管理制度是社區對重性精神病人的健康檔案進行管理時,工作中的核心內容,必須要引起社區工作人員的高度重視。一方面,要求社區工作人員對社區內重性精神病人的信息進行詳細記錄,并建立專項電子檔案,隨著后期走訪評估等工作的展開,應對健康檔案信息進行及時更新和完善,保證檔案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1]。另一方面,要確保在調查、走訪、建立檔案過程中對病人信息和隱私的保密工作,不得向非相關人員透露病人的信息,避免對病人及其家屬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影響。除此以外,完善病人信息管理制度,還可以及時跟進病人當前的病情及后續的治療計劃等,確保病人主觀上積極治療、客觀上積極接受治療,從社區的服務角度對病人及其家屬提供必要的幫助,同時也起到督促作用,以及確保病人受到了應有的照顧和監管,以免病發時對他人造成危害。
3.明確隨訪評估章程
社區的健康檔案管理制度,還應該明確關于對重性精神病人進行隨訪和評估的章程,確定具體的隨訪間隔,以及具體的評估體系和評估標準。確保社區工作人員的隨訪評估工作做到實處,做出效果,避免走走形式敷衍了事。在對重性精神病人進行隨訪評估時,至少要保證每季度一次隨訪,并在隨訪中檢查和判斷病人的精神狀態,主要是對病人的自知力方面進行評估,以及知覺、思維、按絕、情感、思維還有意志力等方面。要對病人的精神狀況和身體狀況都進行仔細了解,同時還需要了解的是病人當前的治療情況,包括正在服用的藥物、最新治療進程以及治療中遇到了什么困難等。隨訪評估的目的主要是對病人的危險程度進行了解和判斷,以便社區做好社區管理和防范措施。
4.分類干預規范化
分類干預規范化是檔案管理規范化的重中之重,是對社區重性精神病人進行管理的核心工作。社區對病人的健康檔案管理工作,應在管理制度中明確分類干預的標準[2]。一般,可以適用以下分類干預的標準:
(1)病情穩定?;緵]有精神方面的癥狀表現,擁有較為正常的自知力,學習或社交能力較為正常甚至是表現良好。對藥物沒有嚴重的不良反應。身體上的病狀沒有繼續惡化趨勢??雌饋頉]有什么異常。這種情況的病人只需要按治療方案繼續治療就可以了,不需要社區的重點關注。但是仍要進行定期回訪。
(2)病情基本穩定。如果病人有大喊大叫行為,對別人有口頭威脅表現,但沒有在行為上的具體破壞性,沒有損毀財物行為;或者雖然有損毀財物、破壞東西的行為,但是并沒有對人的攻擊表現,并且這些行為只發生在家里,而且經過勸說后會停止這些行為,那么病人就屬于病情基本穩定的情況。這時候的病人往往表現為自知力較差,精神癥狀不佳,或者出現社交或學習障礙等。對于這種情況的病人,要調查該病人此種表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例如,有可能是因為當前使用藥物的療效不符合預期,或者是因為病情出現了起伏,也可能是服藥造成的不良反應,或者身體狀況因為病情進一步變差了等。對于這種情況,社區要督促病人進行積極治療。除了定期的回訪時間之外,還應該增加隨訪次數,至少兩周回訪一次,對病人給予更多關注,必要時提供幫助。
(3)病情不穩定。這種情況的病人是比較危險甚至是十分危險的,社區對于病人應給予高度關注,隨時回訪。病情不穩定的重性精神病人一般有明顯、持續打砸行為,可能不僅對財物有損毀行為,甚至會對人進行攻擊。嚴重時,甚至使用管制性武器,對他人勸阻沒有良性反應,有自我傷害或者傷害他人的傾向,甚至會出現自殺和殺人的行為。這種情況的病人對場所沒有顧忌,對他人和社會存在威脅性甚至是嚴重威脅性。這時候社區只進行隨訪評估和重點關注已經不能滿足工作需求,如果情況嚴重,可以向公安機關報警,求助民警協助,將病人送到醫院進行及時的治療。如果病人沒有住院,那么社區人員在進行兩周內回訪時,必須有民警和精神醫生等專業醫療人員陪同,以免發生意外情況。
三、結論
綜上所述,社區在進行社區內重性精神病人的健康檔案管理時,必須要具備完善的健康檔案管理制度,全面實現管理制度的規范化。規范的管理制度是檔案管理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和開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加強制度規范化研究,發現當前管理制度中的漏洞并予以修正,有利于社區服務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陳德露.精神病人犯罪后三方問題研究[J].武警學院學報,2019.35(07):54-60
[2]丁菊.我國社區精神障礙康復服務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南方醫科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