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劉利勝
摘 要:新能源汽車實訓基地營造生產、服務、管理的企業化實訓環境,把企業車間的生產管理、工程案例、責任理念和職業經驗引入學校教學,在實訓基地運營中培育學生良好職業道德。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實訓基地;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企業精神,是凝聚、激勵企業各級經營管理者和員工歸屬感、積極性、創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論,更是企業的靈魂和精神支柱,是企業的無形資本。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并遵守的,帶有本組織特點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價值觀和經營理念,以及這些理念在生產經營實踐、管理制度、員工行為方式與企業對外形象的體現的總和。
新能源汽車實訓基地企業文化建設是高等高職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和展示高職院校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規劃、建設、運行及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學校大力倡導的技能文化建設的重要抓手之一。實訓教學對職業教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實訓基地是職業教育實訓教學的一個重要載體。
1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人才需求
汽車工業迅速發展,汽車數量的劇增,空氣污染日漸加劇,造成環境危機,而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可以有效緩解這一危機。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迅速發展也將帶來人才需求,新能源汽車領域崗位人才需求必將同步加大,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持續擴大,特別是直接從事新能源汽車技術服務的人員將面臨更大的技能人才缺口。按照汽車工業發達國家慣例,汽車產能與汽車制造從業人員比例為1:0.6,汽車保有量與直接從事汽車技術服務的人數比例約為30:1。以此推算至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能力預計達到200萬輛,而相對應的從業人員也將達到120萬人左右,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為500萬輛,我國新能源汽車人才需求在85萬人左右,將面臨68萬人左右的缺口。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景可期,勢必將造就一批熱門就業崗位。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行業人才需求巨大。而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人才普遍匱乏,我國高職院校的教學資源優勢還未完全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釋放出來,在新能源汽車專業設置和科研人才培養方面還遠遠落后于市場需求。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成為限制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因素。
從事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銷售、維修高技能型人才緊缺,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作為培養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職院校應適應企業和市場的需求,加快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銷售、維修人才的培養。
2 新能源汽車實訓基地企業文化建設
新能源汽車實訓基地營造新能源汽車實訓基地生產、服務、管理的企業化實訓環境,把企業車間的生產管理、工程案例、責任理念和職業經驗引入學校教學,在基地運營中培育學生良好職業道德,養成質量及服務意識等內涵建設。
新能源汽車實訓基地企業文化建設,具體體現在新能源汽車實訓基地企業環境的真實、形象的藝術性、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設,新能源汽車實訓基地充分發揮應用的功能和效益,使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應有的提高。
實踐教學是高職院校專業教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貫穿于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是提高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實現高職教育目標的關鍵環節。新能源汽車實訓基地是實施實踐教學的基礎和首要條件,汽車實訓基地企業文化建設模式是職業教育的創新舉措,是提高職業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新能源汽車實訓基地企業文化建設,彰顯新能源汽車實訓基地性質和功能,有利于培育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打造新能源汽車實訓基地品牌,有利于發揮實訓基地功能,有利于新能源汽車實訓基地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對于其他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實訓基地建設具有引領和示范作用。
2.1 實訓基地企業文化建設思路
校企合作不僅要搭設校企間知識技能的橋梁,更要搭建校企間文化融通的橋梁,這也是校企合作的關鍵所在; 而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文化融通應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只有建立良好的企業合作伙伴關系,才能發揮企業的指導作用,使學生今天在學校學習的方式與未來工作的方式保持一致,以提升校企合作的層次,實現校企文化融通。
開展實訓基地企業文化建設,應充分利用校內實訓基地資源,以實際的工作任務為載體,在崗位設置、生產方式、技術標準、管理規范等方面,注重引入現代企業運行機制,引進企業文化,營造職業氛圍,突出教學、生產、管理、規章制度、品牌意識等方面的生產性實訓,以高職文化和企業文化為結合點,圍繞高職育人理念、職業素質教育、安全文化建設等方面,全面開展建設,達到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培養學生專業技能與崗位適應能力的目的。
2.2 實訓基地企業文化建設內容
實訓基地企業文化建設根據企業規范和標準科學制定各實驗實訓室名稱及簡介;實驗實訓項目編制項目簡介;項目教學指導書和項目教學計劃;開發項目化實訓教材;編制實驗實訓項目安全操作規程;編制實驗實訓室管理規章制度;建立完善資產設備賬務卡管理制度,以及教學運行管理臺賬等制度。
按照企業規范做好實訓基地景觀設計;合理布局室內設備、設施及裝置;合理設計室內地板、墻面色彩及采光等,努力營造干凈、整潔、有序、舒適的實訓教學環境;合理懸掛實驗實訓室銘牌、功能牌、制度牌、安全警示牌;并結合學校的育人理念,創造更加真實的工作場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
實訓基地實施6S規范管理,提升管理意識、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可以實現實訓基地設備整潔,窗明地凈,各類物品擺放合理有序,各類標識規范齊全,鮮明醒目現場管理目標,而且也會使師生心情愉快、精神飽滿,更加注重養成安全、環保習慣,全面提升職業素質。
參考文獻
[1]馬云貴.新能源汽車實訓基地的建設標準初探[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2).
作者簡介
徐艷(1972-),女,漢族,吉林長春人,吉林大學、汽車運用與工程專業、本科,研究方向:汽車檢測與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