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燕
重慶市樹人景瑞小學是一所建校10年的學校,但就是這樣的一所新學校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這些驕人的成績除了他們的教學課堂改革所做出的成績以外,他們構建了一個非常完整的具有蘭韻特色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1 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構建的背景
2002年教育部頒布實施《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要求對現有的評價體制進行有效改革,真正建立一套能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的評價體系。此后,全國各地關于對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進行了有益探索。樹人景瑞小學在建校初都在積極的對相關的評價體系進行構建,最終形成了一套系統的蘭韻特色文化體系。
2 綜合素質評價的意義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發展,特別是重慶市卓越課堂教學改革的推進。在小學實施綜合素質評價正是符合當前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后續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在小學實施綜合素質評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
2.1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進學生素質教育
在原有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對學生的評價相對單一,大部分都是以分評價,后面又加入了老師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但還是沒有擺脫單一的學業成績的評價。所以,我們現有的評價體制必需是擺脫單一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還應有學生的個人素質和個人能力的評價,也就是綜合素質評價,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2 改變教師傳統觀念,推動教育教學改革
在很多的老師觀念中,對學生能力的優劣只需看考試分數的高低,將分數作為評價學生唯一標準,導致教學目標單一,教學形式固化。實施綜合素質評價,讓教師主動地打破“分數至上”的傳統評價觀念,從而將教學目標由原來的單一分數轉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從而迫使教師積極主動地進行教學改革。教師由原來的主體地位變成了輔助地位,而學生的主體意識將會得到增強,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將發生相應的變化。從而切實地推動教學改革的進行。
2.3 優化學校全面工作,彰顯學校辦學特色
學校通過自己的文化來引領孩子,開發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且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發展特點的校本課程及校本評價,以此來達到培養人、發展人的教育目的。而實施綜合素質評價,需要學校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平臺,可以促進學校彰顯自己的辦學特色,形成獨特的學校文化。
2.4 提高教師教學效率,數據支撐學校發展
在原來的評價中,老師要做大量的前期收據收集和后期分析工作。現在的綜合素質評價除了評價體系借助網絡平臺支撐,走向大數據時代,減輕老師在評價數據上耗費的時間,專心進行教學工作,節省教育資源。
3 蘭韻特色評價體系的構建
樹人景瑞小學根據教育部關于中小學素質教育綠色評價指標5大評價內容20個關鍵指標,結合學校課程改革,建構了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學校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學校將傳統評價和現代化評價相結合,形成了特有的混合式評價。
3.1 構建科學全面的素質評價方案
2014年,樹人景瑞小學根據課堂改革的發展需求,結合教育部的評價指標和學校當前的學情,組織學校的骨干教師研究制定了具有學校特色,多維度,全方位的《蘭韻特色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此評價體系通過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和家長評價三位層面對學生在組內學習、班級學習和家庭學習進行了有機的整合,對學生的評價更加的全面。同時,學校制定了以“靈”“善”“雅”“慧”為基礎的,涵蓋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多維度的評價方案。通過這個評價方案的實施,真正從學生思想道德、學業發展、身心健康、興趣特長、實踐操作等全面進行評價。
蘭韻特色評價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蘭韻民主評價,促進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素養的形成。每月蘭韻民主評價,學生在這一個評價活動中,通過階段性的自評、互評、師評,家評等引導學生進行反思與總結,讓每一位孩子對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質和行為素養有一次全面的認識,有助于每一位孩子改正自己的不足,促進每一位孩子的進步。同時,讓家長參與到這一個評價環節,做到家校共育。
2)蘭韻發展評價,促進學生良好學習、行為習慣的養成。蘭韻發展評價,對學生每天學習和行為及時的評價,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學校結合學校的蘭韻特色文化及評價主體不同,設計了三大類不同的主觀評價:我的行為我展示、我的習慣我養成、我的成果我
分享。
通過蘭韻標志性評價,對學生的每一個方面,每一點的進步都能做到及時、有效、有痕的評價,同時規范教師管理行為,用激勵、賞識、理解、引導的方式教育學生。
3)蘭韻課堂評價,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探究能力的提升。蘭韻課堂評價,通過蘭韻課堂優化評價表,記錄下每一位學生的課堂表現,學生和家長都能通過這樣評價表,了解每節課的表現情況,實現多角度、過程性評價;同時運用學生自身和集體的力量,引導、幫助學生改變課堂學習的不良行為;也為教師提供一個適當、科學的方法管理、記錄課堂情況,從而規范教師的管理行為、提高課堂效率。
4)蘭韻素養評價,促進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蘭韻素養評價是為了培養學生責任感、集體榮譽感、自律意識、互幫互助的團隊意識。由大隊部和值周中隊一起,對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進行規范,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素養和品質,營造團結和諧、積極上進的學習、成長環境,提升班級管理,從而提升校園整體管理。
每一周大隊部會將當周的學生日常行為習慣中的加減分折算入各個班級的班級晉級中,成為對班級、對學生評價的一部分。真正實現學生是學校的主體。
通過上述四個評價活動的開展,將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習慣、品行等都進行了全面的評價,真正達到全面培養學生的目的。
3.2 制定合理有效的晉級競爭機制
學校為了保證課程改革的有效實施,全面落實小組合作學習,學校將個體與小組捆綁、小組與班級捆綁,采取晉級的策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其目的是將個人、小組、班級三方有機結合,形成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的力量,促使學生向上向善且全面發展。
1)小組間競爭促進步。學校現在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教學,為了加強小組內的團結性,所以設置了第一階段的競爭,就是各個班級中的小組之間有晉級競爭。
2)班級間競爭同發展。在前面各小組晉級的基礎上,學校設置了各班級的晉級,它是在小組晉級的基礎上,網絡系統自動生成晉級班級。從“蘭芽班”——“蘭草班”——“蘭花班”——“精靈班”,從而將班級和小組進行捆綁發展。
通過個人、小組和班級的捆綁晉級,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個體的積極性,激發了小組共進的團結意識,在班級中形成良性競爭,還提高了教師的教育熱情,在校園里形成了溫馨和諧的氛圍。
學校綜合素質評價是我們當前教育教學的一個重點。我們還需要在這上面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