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雪娟?黎宇婷?阮浩賢



1 調研背景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將其總要求明確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引起人們對于鄉村發展越來越多的關注。基于2017-2018年短視頻行業流量基礎快速增長的趨勢,短視頻在用戶規模以及用戶粘性上實現了流量的快速積累,并進入成熟發展時期,進入變現轉化階段,指導營銷方向,具有市場意義和巨大發展潛力。
通過影視宣傳來提升美麗鄉村知名度、提升鄉創企業品牌,推廣鄉村生態旅游,促進鄉村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具有現實意義。
為了制作更好的鄉村宣傳視頻帶動鄉村發展,了解群眾對鄉村主題視頻的認知和喜好,我們開展了本次鄉村主題視頻在短視頻趨勢下發展狀況的調研,為鄉村主題視頻的內容和發展提供一定的方向性和指導性。
2 調研目的
1)為了收集足夠真實且有效的信息,通過影視宣傳來提升美麗鄉村知名度,為促進鄉村經濟發展的其他活動和策略所服務,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項目提供依據。
2)為鄉創文化傳媒工作室后期助力發展鄉村經濟、傳播鄉村文化制定長遠性的戰略性規劃提供基礎。
3)了解用戶觀看鄉村視頻的方式,選擇最適合的渠道分布視頻內容進行宣傳。
4)從問卷調查中挖掘觀眾對于鄉村視頻的愛好種類,并從其中調整發展方向。
3 調研對象
我們在微信上實行問卷調查的方式,主要面向的對象為二十至三十五歲的人群。這類人群是微信以及各類視頻軟件的主要使用者。通過對他們的調查,我們可以得到比較有代表性的數據。
4 調研方式
在本調研中,我們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我們圍繞——人口統計學特征、觀看渠道、觀眾對鄉村視頻內容反饋、觀眾對農產品推廣的反應的四個方面設置了如下的問題:
5 調研過程
在朋友圈及群聊中發放問卷。最終回收129份樣品。
6 調研結果
6.1 人口統計學特征(問卷1-4題)
收集的129份問卷的年齡多為20-35歲的人群,鄉村視頻逐漸從25以下青年向25-35歲中青年用戶群體中滲透。
從圖一看,觀看鄉村視頻女觀眾為76.74%,占比高于男性用戶。從圖二看,鄉村類視頻觀眾為一線城市居多,有逐漸向三四線城市滲透趨勢。
6.2 觀看渠道(問卷第6題,多選題)
從圖三可見:多以B站,微博,再以觀看視頻app? (抖音,快手)為多。
根據觀看渠道的特點,觀眾偏好以輕松,享受的10-30分鐘的中時長消遣。
6.3 觀眾對鄉村視頻內容反饋(問卷第5、7-10題)
據圖四可見,視頻應該多還原鄉村生活中的真實點滴,突出鄉村的區域特色,發揮創意,吸引觀眾。
據圖五可見,團隊應注重拍攝和剪輯的質量,帶給觀眾美好的視頻享受,展示鄉村的美好。還要應針對不同村子,了解文化和特點,從特點化出發。
6.4 觀眾對農產品推廣的反應(問卷第11-13題)
圖六、圖七可見,購買看重產品內容展示吸引人為最多,再到價格,因此對產品宣傳的內容要把關好,也要考究產品的品質和價格(鄉村農戶產品多為價格便宜),產品在美食博主推薦下,觀眾對農產品推廣反應較好。
7 小結
結合本次調研數據及其他參考材料得出以下結論:
1)鄉村在未來發展的空間幅度很大,鄉村視頻在現狀短視頻浪潮中具有超大的發展潛力,在鄉村帶貨中市場廣泛,人們接受網購和養生觀念等崇尚綠色,自然,無污染的觀念日益增高,城市快節奏,鄉村消失引起人們對于鄉村事物的向往。
2)對于制作鄉村主題視頻的啟發。
(1)根據當地鄉村特色,實現特色地域營銷推廣,減少視頻內容相似度。
(2)對于視頻內容堅決抵制拍攝剪輯粗糙,重視觀看感受和視覺享受。
(3)宣傳內容化,好的內容激發感觸,真實、質高視頻增加信任,提高觀眾粘性。
(4)對于平臺屬性進行選擇,選擇鄉村視頻觀眾或者潛在觀眾多的平臺,并根據不同平臺微調整視頻方式。
3)對于鄉創文化傳媒工作室的應對策略。
(1)鼓勵成員在自己領域(剪輯,拍攝,策劃等等)進行的更多學習。
(2)加大前期對不同鄉村的特色調研,選擇出最好的地方特色進行宣傳。
(3)對視頻的宣傳營銷和引流要重視,塑造品牌形象。
(4)對影視輸出的質量把關要更加嚴格。
參考文獻
[1]韓春秒.鄉音 鄉情 鄉土氣——管窺鄉村原創短視頻傳播動向[J].新媒體·新業態,2019(3):21-24.
[2]蔡竺言.媒介景觀:作為“他者”的鄉村 ——鄉村美食類短視頻的文化解讀[J].新聞傳播,2019,61:62.
通訊作者
張婷婷,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